它們的來歷·是什?
壯族民間工藝品,五彩繽紛、品種繁多,常見的有壯錦、壯族墊肩、壯族兒帽、壯族繡品、壯族花鞋、壯族銀飾等。在我國民間工藝百花園里,它們閃爍異彩,絢麗奪目。 壯錦是壯族的傳統(tǒng)編織工藝品。它的經線是素色細紗,緯線為彩色絲線或絨線,經過心靈手巧的壯家姑娘一縷縷、一線線地編織,一幅幅構圖別致、色彩艷麗的壯錦就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
壯錦有民族特點,贏得了國內外客商的贊譽。壯錦歷史悠久,古你談布。明代萬歷年間,它被列為貢品。到了清代,織壯錦的織布聲遍及各鄉(xiāng)村。壯錦是姑娘出嫁時的嫁查。故女孩子長到十多歲就開始學織,為自己準備嫁妝,壯鄉(xiāng)沒有不懂織壯錦的姑娘。入夜,織布機的嚏嚏聲與姑娘的歌聲匯成一支支小夜曲,抒發(fā)著姑娘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壯錦的傳統(tǒng)圖案大多選取寓意卒福的花紋。方紋、水波紋、萬字紋等立體感強;花、草、蟲、魚、鳥、獸等造型夸張,形象可愛,充滿生命活力;丹鳳朝陽、鳳穿牡丹、雙龍戲珠、喜獅滾球、蝴蝶戀花、魚躍龍門、喜鵲鬧梅等寓意吉祥。壯錦的著色講究重彩,以紅、黃、藍、綠為主。
關于壯錦的配色,壯族民間諺語云:配綠,不能俗,深地亮花好看,淺地暗花也不丑。”如今古老的壯錦不僅作為幸福的象征,在婚、嫁、生育時互相贈送,也用于衣飾、窗簾、壁掛、從而為現(xiàn)代家庭增添了民族傳統(tǒng)文化色彩。 壯族銀飾為金屬工藝品,有銀梳、銀替、銀錫、耳環(huán)、項圈、項鏈、胸排、腳環(huán)、戒指等。
胸排為長方形,透雕,花式為鳥、獸、花卉,下垂有小鏈穗,用銀鏈掛在脖于上,胸前閃著銀光,走在山道上,銀飾叮悄作響,一路遠遠蕩去,與漱石的山泉融匯成一支山野小曲;銀錫是用銀打成的一指多寬的薄片,上面刻縷藤狀,纏繞著枝葉,其寓意如情歌所唱,山看見藤纏樹,出山又見樹纏藤,樹死藤生纏到死,藤死樹生死也纏。
在壯族,銀錫是男女愛情的信物,那銀蜀上的圖案含蓄地表達了姑娘心中的愛情。在對歌擇偶中,姑娘若對小伙子有意,手錫才懇讓小伙子搶去;銀梳是用豎韌木料做成的梳子,外裹銀質薄片,銀片上的圖案多為花草。插在發(fā)髻上的銀梳,在烏發(fā)上閃著銀光,美觀大方,格外醒目。
壯族兒童的銀飾別有一番情趣。制作者根據孩童的特點,在胸排下沿垂吊一排小鈴擋,童趣盎然。
上一篇: 有關內蒙古的資料了解那里的風土人情
下一篇: 壯族過什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