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山風景區現在是否開放2024年
神龍山景區是河南焦作的一個5A級景區,這個景區可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景區的風景也是非常的美麗。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景區都采取的是臨時關閉措施,那么神農山現在是開放的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2024-05-22
廣州余蔭山房(廣州余蔭山房景點介紹)
最近有些日子沒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廣州余蔭山房”的話題。如果你對這個話題還比較陌生,那么這篇文章就是為你而寫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余蔭山房與滄浪亭的區別
2.清代舉人鄔彬的余蔭山房的四大奇觀指的是什么?
3.余蔭園位于哪里?
4.廣州余蔭山房地鐵怎么去
余蔭山房與滄浪亭的區別
地理位置不同,滄浪亭江蘇省蘇州市城南地標之一。余蔭山房在廣東省廣州市番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余蔭山房又稱余蔭園,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東南角北大街,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余蔭山房為清代舉人鄔彬的私家花園。滄浪亭,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
滄浪亭于1982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古典園林增補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余蔭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園中亭臺樓閣、堂殿軒榭、橋廊堤欄、山山水水盡納于方圓三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表現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宇宙觀。余蔭山房深柳堂的檀香木雕屏上刻有晚清三大才子梁山舟、張船山、翁方綱等人的詩句和乾隆大學士劉墉的書法手跡,園內還有清代名士陳允恭所書的對聯。
清代舉人鄔彬的余蔭山房的四大奇觀指的是什么?
1、余蔭山房,又稱“余蔭園”,建成于清同治六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了,與順德清暉園、佛山梁園、東莞可園合稱廣東四大名園。園占地總面積約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瓏、布局精細的藝術特色著稱,充分表現了古代嶺南園林建筑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余蔭山房與順德清暉園、東莞可園、佛山梁園一道合稱為嶺南四大園林,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余蔭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園中亭臺樓閣、堂殿軒榭、橋廊堤欄、山山水水盡納于方圓三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表現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宇宙觀。余蔭山房深柳堂的檀香木雕屏上刻有晚清三大才子梁山舟、張船山、翁方綱等人的詩句和乾隆大學士劉墉的書法手跡,園內還有清代名士陳允恭所書的對聯。
余蔭園位于哪里?
1867年,19歲的廣州番禺南村人鄔彬考中舉人,為鄉試第一。后官至刑部主事,任五品員外郎。后來,他的兩個兒子也先后中舉,有“一門三舉人,父子同登科”之說。
一家出了3個舉人,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于是,鄔彬于1867年,以其祖父鄔余蔭之名在番禺南山腳下、其宗祠旁邊的空地上,建造了余蔭山房,又叫余蔭園。
表示紀念和繼承祖先的余蔭,讓子孫后世更加榮華富貴。為了造好余蔭山房,鄔彬聘請了許多造園名師,花費了近3萬兩白銀,歷時五年,才終于在1871年竣工。
余蔭山房在廣東番禺南村,占地1598平方米,坐北向南,布局精巧,它吸收了北方和蘇州園林的特色,以“藏而不露”和“縮龍成寸”的手法,將畫館樓臺,軒榭山石亭橋盡納于三畝之地,布成咫尺山林,造出園中有園、景中有景、書香文雅、幽深廣闊的絕妙佳境。
余蔭山房通過名工巧匠的精雕細刻,使全園的文飾做到豐富而精致、素色而高雅,給人們一種恬靜和雅淡的美感,如置身于“波暖塵香”之中。
園中之磚雕、木雕、灰雕、石雕等四大雕刻作品豐富多彩,盡顯名園古雅之風。更有古樹參天,奇花奪目,頓使滿園生輝。而園中“夾墻竹翠”、“虹橋印月”、“深柳藏珍”和“雙翠迎春”等四大奇觀,使游人大開眼界,樂而忘返。
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有兩個:一是“縮龍成寸”.園內的建筑布局精巧有致,藏而不露。彈丸之地,把亭、臺、樓、閣、堂、軒、橋梁、廊提、石山碧水、浮蓮全都包含其中,且回廊、花窗影壁相互借景,游入其中感覺園中有園,景外有景,好一個曲徑幽深。
二是“書香文雅”。不離居室,滿園的詩聯、佳作文采繽紛濃郁,真可謂嶺南園林建筑藝術中的精品。
下雨天是賞園最佳時間,淅淅瀝瀝的小雨灑在碧綠的睡蓮塘中,在深綠的蓮葉上滾著,在淡綠的睡蓮花瓣上沾著,滿園都是淡淡的睡蓮香氣,幾條碩大的紅色錦鯉在花間穿行,周圍都是如綠云般的竹葉在雨中沙沙地響著。
各建筑以風雨廊連接,圓門、漏窗、楹聯、牌匾、花壇和假山,渾然一體。余蔭山房以小巧玲瓏的藝術特色著稱,它與順德的清暉園、東莞的可園、佛山的梁園一道,合稱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而且是四大名園中原貌最好的古典園林,是嶺南園林藝術的杰出代表。
余蔭山房正門門額為“余蔭山房”。正門內,遍植四季花木。往右入一道圓形拱門,迎面是磚雕“壽”字;在門后一短廊的夾墻內種著一排竹子與外界分隔。
相傳造園時,園主人鄔彬受了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影響,于是決定要在園內種竹。
但在不足三畝的地方內又怎能種竹呢?園主人最后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在墻與墻之間,先種上翠竹,然后才建墻和房。這一來,竹子既不占用庭園的面積,又能控制它的生長蔓延,并且可以擋住園外的塵土,一舉三得。
更妙的是,由內院觀之,修篁如在園外,由外圍賞之,又分明是園中景物,亦內亦外,暗合“亦是亦非”的審美哲學,乃園林“借景”手法中的高明招數。
這些竹子大都已有140多年的壽命了,但仍然青翠欲滴,因而為余蔭山房的第一大奇觀“夾墻翠竹”。
穿“夾墻翠竹”之竹徑,經余蔭山房的第二道門、山房的花園門入園。門旁兩側,有園主人鄔彬親自題寫的對聯一副:
余地三弓紅雨足;
蔭天一角綠云深。
這副對聯,巧妙地把園名“余蔭”兩字嵌了進去,并點出了余蔭山房的特點:布局合理、小巧玲瓏、書香文雅。
在上聯中,“弓”即是箭,古人以一箭之地來比喻100步的距離。三弓就是300步的距離,意思是這個園林的面積很小;“紅雨”,暗指整個余蔭園四季花果不斷。
下聯中則“蔭天一角綠云深”,把園內綠樹成蔭的環境表現得淋漓盡致。上下聯中的“足”字和“深”字,深刻表露了園主人鄔彬對余蔭山房的摯愛和深情。
余蔭山房二門里,有一道30米長的石拱風雨廊橋,把整個余蔭山房園林的建筑劃分成了東西兩區。余蔭山房西半部有深柳堂和臨池別館;東半部有玲瓏水榭、臥飄廬、楊柳樓臺、孔雀亭和來薰亭。
余蔭山房西半部,又以長方形石砌荷池為中心,將其分成了南北兩部分,池北為主廳深柳堂;池南為臨池別館。荷池使園林更加有層次,因而形成了余蔭山房的第二大奇觀“虹橋映月”。
深柳堂是園主人鄔彬曾經讀書的地方,堂前的石柱左右兩邊分別纏繞著兩棵蒼勁的炮仗花和古藤,花兒怒放時宛若紅雨一片,襯托著深柳堂,十分絢麗。
深柳堂面闊三間,因為園主人曾在北方做過官,所以他用白色和紫色的玻璃來裝飾窗子,從堂內看出去,是嚴冬下雪的景致,讓人感受北國風光。在深柳堂前有一副楹聯:
鴻爪為誰忙,忍拋故里園林,春花幾度,秋花幾度;
蝸居容我寄,愿集名流笠履,舊雨同來,今雨同來。
深柳堂是余蔭山房的主題建筑,也是該園木刻工藝和書法繪畫精品的集中之地。深柳堂珍藏有很多精品,包括堂前兩壁古色古香的滿洲窗、廳上兩幅大型紫檀木花鳥通花花罩栩栩如生、刻在長4米的樟木板上的咸豐帝圣旨、側廂32幅桃木扇形格畫櫥、碧紗櫥的幾扇紫檀屏風,紫檀木雕屏的名人墨寶等,皆為著名的木雕珍品。這是余蔭山房的第三大奇觀“深柳藏珍”。
其中,引人注目的首先是清乾隆時期大學士劉墉的書法手跡,為通花木雕:
閉門讀易程夫子,宴坐焚香范使君。
顧我未能忘世樂,綠樽紅芰對斜曛。
隔蓮池相望,有造型簡潔的臨池別館遙相呼應,建筑細部裝飾玲瓏精致,兼有蘇杭建筑的雅素與閩粵建筑的曼麗。臨池別館是園主人鄔彬寫詩作畫的書齋,夏日憑欄,風送荷香,令人欲醉,環境清靜素雅。
門前有一副對聯:
別館恰臨池洗硯有時鷗可狎;
回廊宜步月尋詩不覺鶴相隨。
余蔭山房東半部的中央為一八角形水池,池中建有八角亭一座,是園內第四所建筑,名“玲瓏水榭”,俗稱“八角亭”。該亭曾是園主人鄔彬會見客人、吟詩作對的地方。
水榭呈八角形,八面全是玻璃窗戶,結構高雅,既能八面通風,又可以八面觀景,有清雅而瑰麗的氛圍。對于八角亭的八景,8個方向景致各不相同,有一首五律詩曾概括說:
丹桂迎旭日,楊柳樓臺青;
臘梅花開盛,石林咫尺形;
虹橋清輝映,臥瓢聽琴聲;
果壇蘭幽徑,孔雀盡開屏。
我國園林建筑藝術風格獨特,強調詩情畫意。“玲瓏水榭”之所以遠近傳名,就是因為它八角玲瓏,既有詩情,又有畫意。八角亭里的楹聯是園主人鄔彬的墨寶:
每思所過名山坐看奇石皴云依然在目;
漫說曾經滄海靜對明漪印月亦足瑩神。
在“深柳堂”左側,建有一間供賓友休憩的廬舍,是園中的第三所建筑,也是余蔭山房的精華所在,名叫“臥飄廬”。室內的大窗,名為“滿洲窗格”,可推拉閉合,能通風透氣。大窗通格上鐫嵌著的彩色玻璃,朝向庭院的滿洲窗可讓人一日看盡四時美景,堪稱一絕。
鄔彬與其兩個兒子都是舉人,閱歷豐富,財力雄厚,筑園時充分調用中西材質,如西洋花紋地磚、意大利進口彩色玻璃,俱為時新花樣。而半透明的土產“玻璃”,則是將蚌殼的內側磨成平滑均勻的薄片,與云母片拼嵌而成,富有嶺南特色。
透過一層藍色玻璃看園中,門欄窗欞好似披上薄薄一層冷霜,猶如冬日雪景;若將兩扇疊在一起,通過兩層藍色玻璃看室外,滿院枝葉頓時轉為赭紅,酷似秋日楓林;而推開窗戶,南國春夏景致,撲面而至,迎窗開卷,字皆鮮碧。
在玲瓏水榭東南,沿園墻布置了假山。“楊柳樓臺”溝通內外,近觀南山第一峰,遠接蓮花古塔影。東西兩半部的景物,通過名叫“浣紅跨綠”的拱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在玲瓏水榭東北,點綴著挺秀的孔雀亭和半邊亭,叫“來薰亭”。來薰亭半身倚墻而筑,周圍還有許多棵大樹菠蘿、臘梅花樹和南洋水杉等珍貴古樹。
余蔭山房的南部是相對獨立的瑜園,是園主人鄔彬的第四代孫鄔仲瑜后來建造的,曾是他日常起居和讀書的庭院。
瑜園以船廳為中心,后來是女眷居住的地方,所以又叫“**樓”,分兩層。首層有橋、亭、池、館等建筑,二樓是**的琴房和閨房等,樓中布置清雅,是琴棋書畫、梳妝刺繡、拜佛念經等清代女子生活的地方,過去除女子這外,一般朋友是不能進內的。
余蔭山房的北部是均安堂祖祠,堂門外有兩棵酸楊桃樹,和堂內的龍眼樹和紫荊花樹組成“子孫成龍”的意思,表示園主人鄔彬希望其子孫后代都能繼承先祖的余蔭,使鄔氏后世昌盛繁榮。
廣州余蔭山房地鐵怎么去
余蔭園位于位于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
余蔭園,又名余蔭山房,始建于清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園占地面積1958平方米,距今已有130多年歷史。為清代舉人鄔彬的私家花園,是嶺南園林的代表,與清暉園、可園、梁園一道合稱為嶺南四大園林。
余蔭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園中亭臺樓閣、堂殿軒榭、橋廊堤欄、山山水水盡納于方圓三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表現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宇宙觀。
余蔭園主要景點介紹
1、善言鄔公祠:對聯“惟孝友乃可傳家,兄弟休戚相關則外侮何饒而介入;舍詩書無以貽后,子孫見聞不俗雖中材未至為非耕”,兩邊側門“揚烈”、“誦芬”匾額和青云巷的“鳳起”、“蛟騰”匾額,以及祠堂大門上的六國大封相、封神榜故事人物木雕裝飾等,都是宗族文化的體現。
2、深柳堂:園主會客之所,取名源自唐詩“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它是余蔭山房主體建筑,形制歇山,堂外開闊檐廊和庭階直透池面。
3、臥瓢廬:硬山頂風火墻建筑,是園主賓客憩息之所,窗戶設計別開生面。后排的百葉窗,通過擺動窗葉可達到通風采光的效果。
你要問的廣州余蔭山房坐地鐵怎么去?根據查詢百度地圖可知:
1、廣州地鐵7號線至員崗站B出口,轉乘番30路(余蔭山房總站下)。
2、廣州地鐵7號線至板橋站A出口,步行約20分鐘。
好了,關于廣州余蔭山房的問題到這里結束啦,希望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哈!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標簽:
相關文章
神龍山景區是河南焦作的一個5A級景區,這個景區可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景區的風景也是非常的美麗。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景區都采取的是臨時關閉措施,那么神農山現在是開放的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2024-05-22
與年輕人相比,老人便秘更常見。據統計顯示,門診中60歲以上的病患,有1/3的人長期受便秘之苦,整天腹脹不適,連生活質量都大大降低。不僅如此,便秘對于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的老人來說,發病的風險更大。 緩解老……
2024-11-07
1. 福建景點四菜一湯 炸芋頭 炸芋頭比較耐放,做法也簡單,不需要裹粉,切好的芋頭直接下鍋炸,全程大火,炸至黃金色即可。炸好的芋頭可以用來煮菜湯,或是做成紅燒排骨,味道非常錯,也可直接放冰箱冷凍,一個星……
2024-11-05
1. 旅游扶貧的措施 1.旅游扶貧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升旅游業發展能力,拓展區域旅游發展空間,構建旅游產業新體系,培育旅游市場新主體和消費新熱點,不僅能夠帶動廣大鄉村的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廁所革命、道路建……
2024-06-27
350分這個分數在大多數省份都是不能上本科院校的,只有少部分省份350分能上二本大學。350分左右的本科大學有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等。 350分能上的本科名單 根據推測志愿APP……
2024-12-19
1. 廣西附近的旅游景區有哪些 上林縣大龍湖 大龍湖,位于廣西南寧市上林縣西燕鎮,南寧至梧州二級公路(324國道),從上林至馬山二級公路到西燕,再沿西燕至大龍湖旅游公路可達,距首府南寧市160千米。……
2024-06-30
最新資訊
2025年大同煤炭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計劃
2025年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分類考試招生計劃
2025年黑龍江大學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簡章
2025年上海外國語大學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簡章
2025年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招生計劃
2025年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招生計劃
2025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簡章
2025年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招生計劃
2025年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招生計劃
2025年天津大學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