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國交換生項目:專業選擇與留學經驗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留學成為了越來越多學生憧憬的選擇。其中,美國的交換生項目以其獨特的教育體系、豐富的文化體驗和廣闊的發展機遇,吸引了眾多國際學生的參與。本文將深入探討美國交換生項目中的專業選……
2024-09-13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湖南省人民*共建高校、省屬重點大學,是一所環境優美,學術氛圍濃厚的知名院校。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前身之一是成立于1958年的本科院校湖南林學院。1963年,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同志的直接關懷下,湖南林學院遷往廣州與華南農學院林學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學院,直屬國家林業部管理。2000年,學校轉為省部共建。2005年,學校更名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6年,學校與原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合并。
擴展資料:
截止2024年12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有研究生院和24個教學單位。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3萬余人,其中:本、專科學生2.6萬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000余人。校園占地面積1388畝,擁有一個占地面積達7萬余畝的教學科研實驗實習基地(湖南北羅霄國家森林公園)。
校舍建筑總面積70.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8.57億余元,教學科研設備總值4.24億余元,圖書館現有文獻總量1419萬冊(件),其中印刷型文獻232.60萬冊;電子圖書201.09萬冊;博碩士論文916.69萬篇;電子期刊81.77萬冊。擁有各類文獻資源數據庫60個(子庫134個)。
參考資料來源: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校簡介
你不是都上線了嗎?干嘛還來讀預科啊?預科就要多讀一年呢。客觀評價一下就是 吉首大學位于湘西,知道嗎?這里比較窮,地區經濟部怎么發達,市內老市區那邊交通部方便,也就是說大田灣校區和石家沖校區都不怎么方便,而新校和張家界校區還是可以的,這是吉大的劣勢。但是就其教學而言,在湖南省看來還是可以的! 吉首大學雖然是所綜合性大學,隸屬于省教育廳,但是她主要是培養少數民族干部及其知識分子,當然還有本校的師范專業都是老牌強勢專業,都不錯,文科生的話進文學院很好,文學院是吉大最老的院啦,文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又是最好的。至于吉大的碩士點的話,好像有19個吧,分別有: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點系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倫理學研究所2005年新增加的研究生教育學科,該學科特色鮮明,學術成果豐富,學科隊伍結構合理。該學科現有教學科研人員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3人,碩士8人。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4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7部,獲省部級獎3項,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7項。該學科現已形成了三個穩定的方向,即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與現實、文化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方向在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和中國現代化建設實踐中,通過對馬克思早期哲學思想的研究,不斷突破傳統哲學遠離人的純客觀范式,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行當代價值論范式轉換,賦予馬克思主義哲學以新的生命活力;在破解現代工業文明帶給人類的“全球問題”困擾的理論探索中,構建了人與環境和諧持續發展的理論體系;在促進哲學融入人生的理論研究中,為人的當代實踐與行為方式提供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觀的理論指導和精神支持。
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與現實方向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社會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相結合,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深層次的研究:一是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于差異和人的三重屬性的理論引入正義問題和社會發展的人學基礎研究領域,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自成一家的學術見解,為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和正義的具體實現提供了可供操作的規范系統,為我國和諧社會的建構提供重要的理論參照;二是把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與我國民族發展的實際結合起來,開展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研究,提出了經濟社會的人學發展觀,力圖為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和主體條件。
文化哲學方向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所特有的方法,對湘鄂渝黔邊區各少數民族文化從宗教、生態、風俗、心理等進行多視角的研究,從而從總體上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作根本的存在論把握和發展論建構,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和諧社會建構提供哲學學理性思考,并進一步探索我國和諧社會的民族化實現形式和具體途徑。
■010105倫理學
倫理學是學校在建的5個重點學科之一,2003年被批準為 吉首大學首批六個具備招收碩士研究生資格的學科之一,依托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和倫理學研究所培養碩士研究生。
吉首大學倫理學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2004年并入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該學科現已建立起了一支科研能力較強、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現有成員10人,其中正高職稱5人,副高職稱4人,博士3人,碩士4人;研究所成員現已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20多項。
該學科現已形成了三個穩定而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倫理學原理、應用倫理學、民族倫理文化。倫理學原理方向堅持于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從一個獨特視角對倫理學原理及其應用進行研究,針對當今社會提出的重大現實問題,通過對隱藏于其后的倫理意蘊的揭示與理論提升,豐富和發展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內涵。應用倫理學方向在運用倫理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注重應用倫理學的一般理論問題研究,針對社會現實問題,著力于行政倫理、生態倫理、法倫理、經濟倫理、生育倫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民族倫理文化研究方向著力于尋繹民族倫理文化形成的一般規律,挖掘民族文化中對現代社會具有借鑒價值的倫理智慧和倫理啟示,揭示民族倫理文化與各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關聯及民族倫理文化的內在特質和發展趨向,研究民族傳統文化的倫理思想資源對各民族的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及其現代應用。
我國著名倫理學家、 湖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唐凱麟先生應聘為該學科特聘教授,德國著名經濟倫理學家科斯洛夫斯基教授來校講過學。學科成員多人次赴德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講學、合作研究。
■020205產業經濟學030403中國少數民族經濟120202企業管理
吉首大學商學院有三個碩士點,即“產業經濟學”、“企業管理”、“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其中“中國少數民族經濟”1989年被確立為省級重點學科,該學科點有較雄厚的科研基礎,是填補湖南省的空白學科和 吉首大學的特色學科,也是 吉首大學首批六個碩士點之一。學科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宗旨,科研成果豐碩,多項成果被地方*和企業所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20人,博士及在讀博士6人,碩士22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9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2人。
商學院的科研工作一直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緊緊圍繞湘西及湘鄂渝黔邊區的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特別是近5年來科研成績較突出,承擔了8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項國家軟科學等科研課題,省社科和省自科70項省級科研課題;發表了400多篇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出版學術專著6部;獲省社科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省“五個一”工程獎1項;主編教材5部,參編教材12部。學院擁有圖書資料室1個并配有10臺電腦連接校園網供研究生查閱資料之用,學院中文藏書量3萬冊,外文藏書量0.2萬冊,中文期刊200余種,外文期刊40余種。
■030101法學理論
法學理論是法學的基礎理論學科,它以法的基本概念、一般規律和基本原理為研究對象,為法學其他學科的研究提供認識工具和方法論。 吉首大學法學理論碩士點是法學院2005年新增的研究生教育學科,本學科緊跟時代步伐,以法治理論和法律文化為主要研究方向,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理論上的依據和支持,為高等學校、研究機構和司法行政部門培養理論和實踐兼備的高級法律人才。本學科現有教學科研人員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近年來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8部,獲省部級獎6項,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36項。
本學科點目前下設兩個研究方向:1、法治理論。該方向緊追法治理論熱點問題,在法治原理、法治與我國制度變革、*與人民代表制度完善與創新,多民族混居自治區域與人權司法保障進行了深入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法律文化。該研究方向利用自身文化積淀和區位優勢,關注中外法律文化發展規律,挖掘法律制度變革的文化根基,在中國古代法律制度、民族法律文化、西方法律思想史等方面形成研究優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全國產生了良好的聲譽。
■030401民族學
吉首大學民族學屬湖南省教育廳重點建設學科,已形成族際民族學、生態民族學、歷史民族學和宗教民族學四個穩定的學科方向。
學科科研力量雄厚,其中有教授、研究員7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4人,有博士學位者3人。
學科科研特色突出,成果豐碩。學科研究立足于中國南方民族地區,對少數民族歷史、語言、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社會組織、經濟生活、風俗習慣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后出版了《民族文化與生境》、《相際經營原理》、《民族調查通論》、《族際關系論》、《發展人類學引論》、五溪研究叢書(六種)等一批學術理論專著,并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貴州民族研究》等專業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80余篇,其中50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刊物轉摘或復印。
近幾年來,學科”少數民族與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研究”、”利用文化制衡作用控制水土流失的可行性研究”、”《百苗圖》研究”、”抑制宗族勢力,鞏固村民自治成效實施方案研究”、”多民族混居區域權力樣態及權力司法保障研究”等五項目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同時還承擔3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
學科建設堅持“從田野中來,到田野中去”模式,建立了7個田野工作點以為學科研究基地,并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田野資料庫。學科建設從現實的族際關系出發,以民族、文化與生境為基礎,建構起族際互動與文化制衡理論。同時,學科與國內外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合作關系。
■0305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于2005年5月,其前身為1979年 吉首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和學科積淀,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已積累了深厚的基礎:
匯聚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科研實力強、教學水平高的學科隊伍: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博士4人,碩士18人。
教學、科研取得了豐碩成果:教學方面,獲教育部“精彩一課”、“兩課”實效性優秀調研報告獎各1項,多媒體課件優秀獎3項;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思政課教學公開課特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級“精彩一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級多媒體課件二等獎1項;省級優秀教研室1項。科研方面,近三年來,我院承擔各級科研課題60多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課題4項,教育部課題3項,科技部軟科學課題1項,省級課題30多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科研論文近300篇,其中在《光明日報》《新華文摘》等國家權威報刊發表論文6篇,在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0多篇,30余篇被《高教文科文摘》、 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心全文轉載。出版學術專著12部,主編各類教材、辭典、文集、教參資料30余本。獲湖南省“五個一工程”成果二等獎1項,省社科規劃研究成果三等獎2項。科研的團隊精神已經形成。
凝煉了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0305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點的三個方向和研究特色是:
01.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基本問題研究方向。研究特色在于研究基本理論,突出基本問題,注重與時俱進,強調科學性與系統性的統一。
02.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中國社會研究方向。研究特色在于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指導下,研究當今中國社會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突出現代化和和諧社會研究,把構建和諧社會放在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進行研究,強調實踐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03.馬克思主義政權理論與*法制建設研究方向。研究特色在于構建中國特色的政權理論體系,突出政權建設倫理化研究,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的特點與規律,強調科學性與前沿性的統一。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點的三個方向和研究特色是:
01.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研究方向。研究特色在于致力基礎理論研究,注重理論體系的構建與創新,強調科學性與系統性的統一。
02.社會轉型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研究特色在于研究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任務、原則、方法,尋找其規律和特點,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調查研究,突出案例分析比較,強調時代性與實證性的統一。
03.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突出學校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環境、方法、價值取向與規律研究,找準問題求對策,強調實效性與可操作性的統一。
■040301體育人文社會學040304民族傳統體育學
吉首大學民族傳統體育學科和體育人文社會學科是以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訓練基地以及省級重點專業體育教育專業為依托,立足湘西,面向西部,輻射全國。其中,民族傳統體育學已形成極具特色的民族體育文化學、民族民間體育理論與方法、武術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民族傳統體育養生與保健等4個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民族地區大眾健身、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學校體育教育與管理、環境與體質健康等4個研究方向。
民族傳統體育學和體育人文社會學,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科研成果突出。現有正高職稱7人,副高職稱19人,中級職稱30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12人。該學科2000年以來,獲國家社科基金體育學課題6項,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軟科學課題9項,湖南省社科基金、社科聯、教育廳課題20余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20余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4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4篇。該學科教學條件齊備,擁有標準400米塑膠田徑運動場、綜合體育館、教學訓練館、籃排球場等室內外運動場館;另有秋千、陀螺、蹴球、高腳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場地;現有實驗室6個(運動解剖、運動生理、體育保健、體育心理、運動技術分析和綜合分析室)。專業圖書文獻資料種類多,共有圖書2678種6846冊,專業期刊60種,非專業期刊20種,期刊總數7480冊。能滿足民族傳統體育學和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教學需要。
■050101文藝學
文藝學碩士點現有教授10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擁有中外文藏書20.5萬冊、中外文期刊79種。該學科是 吉首大學重點建設學科,科研成果頗豐,近年來出版了《藝術思維哲學》、《顛狂之美》、《土家族文化精神》、《回歸自然與追尋歷史——沈從文與湘西》、《寫作動力研究》等學術著作13部,出版教材6部,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主持兩項國家課題,省級課題11項。獲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本學科下設四個研究方向:
文藝美學方向:該方向關注兩個領域,其一是藝術思維哲學研究,主要研究藝術思維的哲學基礎、文化底蘊、基本形態、運作方式,以及藝術思維在文藝創作中的地位和藝術思維與人類精神的關系等問題;其二是禪宗美學研究,將佛學、美學、文學、心理學融通為一體,從審美人格建構的高度,提出了“顛狂”這個富有特色的審美范疇。民族民間文藝學方向:該方向面向整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文學藝術的歷史與現狀,重在探討民族民間文藝的創作與傳承規律及其生存狀態,挖掘湘鄂渝黔邊區各民族民間文藝現象中所隱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實質。文藝思潮方向:該方向以湘西作家沈從文為基點,以中國現代鄉土文藝思潮為主脈,上及中古,下延當代,旁涉西方文藝思潮,從思想史、文化史、文明史等維度審視中西文藝思潮的演進與嬗變。文藝與傳媒方向:該方向從傳媒的角度來考察文藝,主要關注傳媒與文藝本體、文藝理論、文藝批評、審美精神之間的關系等問題,旨在從傳媒的視角為文藝的創新與發展提供學理闡釋。
■050103漢語言文字學
漢語言文字學學科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9人,講師4人,博士1人,碩士8人,在讀博士3人,先后有3人被評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具有較深厚的學術淵源,20世紀60年代就在湖南方言的調查與研究方面取得了影響深遠的成果。近五年出版了《訓詁論稿》、《苗語東部方言土語比較》、《吉首方言研究》等學術著作8部,出版教材3部,發表學術論文123篇,其中在《方言》、《民族語文》、《古漢語研究》等刊物上發表10余篇。主持2項國家社科基金資助課題,6項省級課題。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本學科下設以下三個研究方向:
文字學與訓詁學方向:從《說文解字》等傳統小學著作的研究入手,對形義關系、聲義關系以及文字與思維的關系進行深入的討論,同時非常重視典籍的訓讀,為本學科夯實理論基礎。基礎研究與特色研究相結合,并努力同少數民族語言研究和方言研究相結合,拓寬了研究領域,形成了綜合研究的格局。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比較研究方向:充分利用湘鄂渝黔桂邊區土苗漢雜居、語種豐富、語言接觸和交融情況復雜的得天獨厚的地域語言資源優勢,在語言接觸研究和語言比較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聘劍橋大學的兩位博士進行土家語研究和語料分析處理,給瀕危語言——土家語建立了語料庫(音檔)。這都為瀕危語言的搶救與保護和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貢獻。接受了國內外許多學者來訪,獲得高度評價。方言學方向:以湖南湘西復雜的方言現象為依托,進行方言分區和方言歸屬的理論探討。特別是借助湘西自治州多語言、多方言并存的地域優勢,研究分析語言接觸現象,探索語言互動的規律并構建其理論,在方言、民族語言、民族文化研究等領域都產生了一定影響。
■060105專門史
吉首大學專門史碩士點依托歷史與文化學院歷史本科專業,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建設,在師資隊伍、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等方面,積累了豐厚的基礎。目前專業已形成區域開發史、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民族文化與思想史等明確穩定的培養方向,擬開設中國民族史、歷史人類學、生態史、開發史、文化遺產研究、民族文化史、思想史等專業課程。
本專業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其中有7人獲得博士或碩士學位。同時專業還設有文物鑒定與文物修復室、民族歷史文獻信息研究室。專業研究方向明確、特色突出,對少數民族歷史、信仰、地方性知識、社會組織、風習及各類歷史遺存進行了系統研究,并取得一批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了《潛網中的企求》、《湖南少數民族史》、《民間思想的村落》、《一個家族的時空域》、《人類的根基》、《百苗圖》系列叢書等一批學術理論專著,并在《民族研究》、《抗日戰爭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60余篇。近幾年來,還承擔了8項國家社科基金資助課題和2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
此外,歷史與文化學院在湖南永順老司城、鳳凰古城、龍山里耶等地分別建立了考古與文物研究基地,并與國內外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活動。
■070205凝聚態物理
凝聚態物理是 吉首大學重點建設學科,也是 吉首大學發展較快的學科之一。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共有專業教師20余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6人。3年來,共承擔各級縱向科研項目20多項,科研經費120多萬元。近五年來取得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的科研成果,發表科研論文16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的論文達40余篇。
本學科以物理學基礎科學為中心,主要從事復合介質的物理特性、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物理、功能材料的物理特性及應用等方面研究。
01.復合介質的物理特性:本方向主要研究:外場作用下復合介質固態結構的形成,組元成份及其排列對復合介質物理性質的影響,經典波(聲波和電磁波)在復合介質中傳播時所出現的波散射、波的彈道及擴散傳播和波局域化等物理特性。
02.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物理:我們主要研究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的量子態的控制等方面的基礎及理論研究,主要包括量子信息相關的量子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等方面的物理學前沿課題。
03.功能材料的物理特性及應用:主要從事功能材料和器件的物理特性及應用研究,主要包括納米器件的光學及輸運特性研究、電池材料研制以及傳感器研制及應用。
■070302分析化學
分析化學學科經過20余年的建設,已建立一支以博士、碩士為主的穩定師資隊伍。該學科擁有教授6名,副教授9名,其中博士6人。自2000年以來,該學科承擔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十余項,獲國家級、省部級和地級科技進步獎多項,參與編寫教材2部,專著2部。在Talanta;Ultrason.;Chromatographia和Anal.Chim.Acta等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余篇,SCI收錄3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01.色譜分離分析:以湖南西部和四省(市)邊區豐富的植物資源為主要研究對象,以色譜分離分析技術為主要手段,開發多種先進分離技術,對特色資源分離純化。實現多學科理論和技術相互滲透基礎上的天然資源綜合開發和應用。
02.光譜與微量元素分析:以湖南西部和四省(市)邊區特有的礦產資源和植物為研究對象,研究和開發光譜分析新技術,深入探討天然資源的微量元素分析,發展光譜分析與其他技術聯用等新方向。
03.生化分析:從生化成分分析、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分離提純、構效關系及功能機理等不同層面,對湘西主要特色資源進行深入研究,構筑現代分離分析新技術與湘西優勢資源結合的平臺。
■071012生態學
生態學是一門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生物學分支學科,它主要從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和生物圈等多層次研究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近幾十年來,生態學科的發展日新月異,生態學的理論、方法及技術已滲透到科學研究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生態學科思想對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近20多年來,我校的生態學科研人員立足于武陵山地區,將生態學科學原理和應用技術與地方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緊密結合,形成了自身特色,尤其在獼猴桃等特色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方面,已上升到了產業化的發展階段,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濟效益,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本學科的研究方向: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微生物生態學、環境生態學、分子生態學。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內容:重要生物類群的生理生態學特征及其生態適應機制;生物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及特色資源生物的種群特征,生物類型及其分布規律,生物群落結構、功能及動態規律;脆弱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及其利用的科學原理與應用技術;生物生長發育規律、生產性能及其環境影響動因;運用不同的生態環境條件,篩選資源生物的優良品種,并以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生態學原理,探討有關資源利用的途徑與方法。
本學科是我校師資力量最強和辦學條件較好的重點學科之一。現有教授10人,副教授28人,碩士生導師2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8人,湖南省基礎課示范性實驗室、部省共建生物工程實驗室、環境科學實驗室和林產化工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可為生態學研究生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
■081704應用化學
應用化學學科是我校首批重點建設學科之一,建立了以博士、碩士為主的穩定師資隊伍。本學科擁有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士8名,碩士10名,學術骨干的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下,研究團隊穩定、結構合理。該學科緊緊圍繞四省(市)邊區特有的礦產資源和植物資源的發掘和綜合利用,建立了較齊備的實驗條件,在應用研究、產業開發方面已取得了較有影響的成果。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被SCI或EI收錄100余篇,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35項,其中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項目3項、湖南省科技廳項目6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01.礦產資源加工與應用:合理利用武陵山區天然資源,開發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產品。
02.天然產物化學:利用湘西和四省邊區豐富的天然資源,開發多種新型分離、提純技術,系統深入研究西部地區的天然資源。
03.功能材料化學:針對國際上功能材料研究領域的熱點,結合湖南西部和四省(市)邊區特有的天然礦產資源,致力于催化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
04.應用電化學:利用現代實驗技術和理論方法,結合地區特色資源的優勢,致力于金屬電沉積、化學電源、新型電化學材料等方面進行研究。
■082903林產化學加工工程
林產化學加工工程是一門涉及植物學、化學及其工程學等領域的綜合***學科,它主要從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分離分析、分離工程與工藝研發、中間體及終端產品開發與應用及植物區系組成、生態特點、分布規律和培植等方面研究湘西地區特色植物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搭建工程學與其它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平臺。近年來,林產化學加工工程學科的發展日新月異,其理論、方法及技術已滲透到科學研究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學科理論與實踐的深入拓展與林產植物資源的綜合加工利用將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本專業立足于武陵山區豐富獨特的天然產物資源,以林產資源中間體及終端產品的研究與開發為目標,以天然生物活性的提取、分離純化技術研究為重點,以林產特色植物資源保護與綜合開發利用新技術、新方法研究為支撐,全方位多層次研究林產資源開發與利用,為地方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提供技術基礎,為林產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動力。
本學科的研究方向:林化產品開發與產業化、林產資源化學、林產植物資源工程。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內容:林產資源中間體及終端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天然產物提取、分離與工藝技術研究;林產品加工工藝、中間試驗及產業化研究;功能食品、保健品、精細化工新產品開發與研究;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分離分析新方法研究;武陵山區資源植物學研究等。
本學科由我校林產化工工程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是我校師資力量較強和辦學條件較好的重點學科之一。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人。化學化工學院為其共建單位,城鄉資源與規劃學院為其共存單位,可充分實現資源共享,為林產化學加工工程研究生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
懷化學院是一所省屬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院校。學院創辦于1958年,前身是懷化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
本人就是懷化學院學生,在我個人看來也說不出什么感覺,老師的素質差了,學校的教育也不會怎么樣,我不知道其他學校怎么樣,但是我的一些同學所處的他們的學校,是要比懷化學院好點,懷化學院在湖南省大學里面大概是排倒數第三的樣子吧,
其實來懷化學院也不是很壞咯,像我來懷化學院沒學到什么東西,但是我認識了幾個志同道合的人,我們一起做事業,一起學習,大學就要靠自學嘛。我們就是自學,自己搞企業,學校只是讓你有個畢業證而已啦
不管我說的清不清楚,個人水平就這樣咯呵呵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怎么樣啊?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標簽:
相關文章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留學成為了越來越多學生憧憬的選擇。其中,美國的交換生項目以其獨特的教育體系、豐富的文化體驗和廣闊的發展機遇,吸引了眾多國際學生的參與。本文將深入探討美國交換生項目中的專業選……
2024-09-13
日本留學上海大使館:為留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及便利 作為一個有著世界一流教育體制和卓越學術水平的留學目的地,日本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日本留學上海大使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留學生們……
2024-09-19
德國留學高中留學費用是多少? 因為德國地區差別比較大,消費和生活水準可能就不一樣。 1.學費:現在好像只有下薩克森州還收學費,其余州都已免學費,但是100-300歐的管理費或學期票是必不可少的。 2.房租:德國……
2024-10-16
近年來,日本作為留學熱門目的地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的青睞。然而,選擇一家靠譜的留學服務機構是非常重要的,它將直接影響到你的留學經歷和未來發展。本文將為你介紹如何選擇靠譜的日本留學服務機構。 1. 研究……
2024-09-19
目標與規劃 日本作為留學目的地,備受許多留學生的青睞。留學日本需要有清晰的目標和規劃。首先要確定自己的留學目的,是深造專業知識還是接觸新文化,或者是學習日語等。 簽證與申請 留學生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選擇……
2024-09-18
菲律賓簽證辦理流程及費用? 1. 準備材料 申請材料詳見官方網站,請以官方網站所給出的材料為準。 1.有效期6個月以上的護照,及護照資料頁復印件 2.填寫完畢的簽證申請表2份,并貼上照片(申請表可從……
2024-10-16
最新資訊
廣州去印尼需要簽證嗎(廣州去印尼需要簽證嗎)
辭職去印尼旅游怎么辦簽證(去印尼工作簽證多少錢)
廣州去印尼飛機簽證要多久(廣州去印尼有多遠)
香港小黃本印尼簽證免簽嗎(香港黃本護照怎么簽證)
巴基斯坦簽證號在哪里看(巴基斯坦簽證號碼在哪里看)
印尼工作簽證有什么用處(印尼工作簽證與商務簽證圖片)
巴基斯坦工作簽證怎么辦(巴基斯坦工作簽證辦理流程)
去印尼辦工作簽證需要體檢嗎(去印尼辦工作簽證需要體檢嗎現在)
印尼巴厘島簽證新加坡能辦嗎(印尼巴厘島開放)
從中國到印尼簽證怎么辦(中國人到印尼要簽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