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哈爾濱傳媒職業學院高職單招專業及計劃 招多少人
2025哈爾濱傳媒職業學院高職單招專業及計劃已經公布,其中動漫制作技術專業招生計劃人數是17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招生計劃人數是172人;軟件技術專業招生計劃人數是68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詳細內容,大家可以看……
2025-02-01
青年時代的 *** 懷揣著偉大的理想,曾經兩次來到過北京,在北京也有很多處居所,但如今完整保存下來的只有兩處。
1918年8月, *** 帶著自己的革命理想首次離開湖南來到了北京。到京后, *** 和幾位朋友住在了位于東城區鼓樓大街豆腐池胡同15號的楊開慧家里。他與楊開慧美好的初戀業績在這里發生的。
*** 的第二處住所是在東城區吉安所左巷8號。當時院子內的每間房子僅有10平方米。 *** 和蔡和森、蕭子升、陳紹林、羅章龍、歐陽玉山等人救租住在這樣的小房子里。 *** 對這里的生活留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后來他在《新民學會會務報告》中說:“8個人居3間很小的房子里,隆然高炕,大被同眠。”
*** 青年時期的北京之行對他以后的人生影響深遠。這兩處故居也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郭沫若故居,坐落在北京西城區后海一帶,和珅故宅恭王府的旁邊,與馬屁貪官鄰居和珅的恭王府游人如織的景象相比,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故居門前稍嫌冷落,反差有些強烈。
順城郡王府,后來改為大帥府,少帥張學良最早來北京時跟隨父親張作霖一直居住于此,1984年設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后因城市規劃,整體搬遷至朝陽公園東側。
張學良在北京居住過的另外一個住所,西城區翠花街五號,現今早已成為居民的大雜院。
馮玉祥在北京期間一直居住在北京石景山的慈善寺,至今室內仍保留有馮玉祥將軍的紀念堂。
康有為故居,戊戌變法失敗后,七君子慷慨赴死,在清兵重重包圍了這處房屋準備抓捕康有為時,康有為早已聽到風聲,逃離了此處。
老舍故居,位于王府井旁邊的豐富胡同19號,老舍建國初時買下這所院子花費了一百匹布,并在此長早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
楊昌濟故居,位于豆腐池胡同15號,楊昌濟來北大執教之后,與女兒楊開慧一直居住于此。
田漢故居,位于東四北大街旁邊的細管胡同,在田漢和妻子相繼去世后,這里改為了中國戲劇家協會的職工宿舍。
明末清初祖大壽的北京故居,位于富國街三號,老舍也曾經居住于此。現在早已經成為了書聲瑯瑯的學校——北京市第三中學的所在地。
西城區有魯迅、郭沫若、郭守敬、梅蘭芳、宋慶齡、邵飄萍,李漁,沈家本,龔自珍和譚嗣同故居。東城區有婉容,齊白石,老舍,蔡元培和茅盾故居。
北京的名人故居有很多,這里僅介紹幾個文學家住過的地方。
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坐落在北京阜成門宮門口西邊的一個極普通的小四合院,西山條21號,過去,這里是北京比較貧苦的居民區,居住的都是一些拉人力車趕騾車的貧苦老百姓,雨天道路泥濘,夜間胡同里很黑。魯迅先生居住的地方是個小四合院,南房三間,北房四間,東西各一間廂房,后面還有一個小院。
魯迅在《秋夜》一文中描繪這樣的景色:在我的后園,可以看到墻外的兩株樹,一株是棗樹,另一株也是棗樹。
魯迅先生在這里完成了《彷徨》、《朝花夕拾》、《墳》以及一些翻譯的作品。今天,北京西三條胡同完好的保存下來,魯迅先生的故居不算大,分為小型紀念館和生活區,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老舍故居
老舍是老北京人,解放前曾在北京住過的地方有九處,解放后有一處。
1949年底,老舍先生從美國回來,回到故鄉北京,成為新中國自己掏錢買房的之一位作家,這里是位于北京市東城區乃知府豐盛胡同10號的一個普通的四合小院,老舍先生在這里生活的時間最長,長達16年,作品十分豐富。
每逢深秋時節,院中的柿子樹上綴滿紅色的柿子,為此,老舍夫人稱其為丹柿小院。
龔自珍故居
龔自珍,清代詩人,是近代進步的思想家,文學家。為了挽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他不辭辛勞、上下求索救國之路,發出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強烈渴望。
龔自珍故居在北京宣武門外上斜街50號,曾在此處居住5年,庭院中曾閃動著聞雞起舞,少年仗劍的矯健身影,書房里曾出現紅袖添香誦讀詩文的朗朗書聲,他的作品匯成了《破戎草》、《破戎草之余》,影響著后人。宅院的大部分已不存在,現僅剩西廂房,和兩間北房,改為民居,現在成為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
只能說我家附近了,北京后海周邊,宋慶齡故居、郭沬若故居、梅蘭芳故居、馬海德故居、溥杰故居、張伯駒故居;離我家最近的一位,走路不足十分鐘便可以看到,末代皇帝溥儀特赦后住過的故居,現已變成環衛師付們的辦公及休息處。
北京的名人故居太多了,如果一處一處的來參觀的話,估計要游覽幾個月都未必看的完,但是作為文史愛好者來說,我覺得北京的魯迅先生的故居,如果有機會去北京的話,還是抽空去看看蠻不錯的。
魯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位于阜成門內門口西三條21號,是三開間小四合院。魯迅作為中國著名文學家,于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曾住在這里,房間內的陳設現在還是維持原樣的,故居東側是魯迅博物館,館內藏有大量魯迅生前文稿和遺物。
魯迅的故居是一座精巧的小四合院,南北房各三間,東西房各一間,現在還一直保持著當年的模樣,未曾做過任何改動,南房是會客室,北屋東西兩房間分別為魯迅的母親和朱安夫人的住室,中間一間為餐廳,北屋當中一間向北凸出一小間,面積僅8平方米,是先生的臥室兼書房,陳設也十分簡樸。
來到北京,閑暇時間去探訪這些有趣的靈魂曾居住的地方,既可以探尋隱藏在這喧囂城市深處的 歷史 ,還可以與他們來段穿越時空的“親密接觸”。 推薦7個北京的名人故居,感受老北京的故居文化。
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1893-1981),1963-1981年在此處生活,今為宋慶齡故居的宅子顯得幽靜大方,游客也較少,參觀不禁為宋慶齡先生的生平感嘆。宋慶齡是 民族的瑰寶,中國女性的極大驕傲!
地址 :西城區后海北沿46號
參觀時間 :4月-10月 9:00-17:30 11月-3月9:00-16:30
票價 :成人20元/人
交通 :5、44、55、635路等
李大釗故居
李大釗(1889-1927),是我國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共產主義的先驅。 故居位于 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一個古樸、尋常的院落。李大釗在這里生活了四年之久。
地址 :西城區文化胡同24號院
參觀時間 :9:00-16:30 (周一、周二閉館)
票價 :10元/人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1892-1978),郭沫若故居在西城區前海西沿18號。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園,后成為恭親王奕?府的草料場和馬廄。民國年間,恭親王的后代把王府和花園賣給輔仁大學,把此處賣給達仁堂樂家藥鋪作宅園。 1963年10——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先生在這里度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
地址: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
票價:20/人
參觀時間:9:00-16:30(周一閉館)
魯迅故居
魯迅(1881-1936),北京魯迅故居現位于西城區阜成門內北京魯迅博物館內,建于1924年,為一座小型四合院,北房三間,南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魯迅先生曾于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在此居住,為魯迅1924年購買并親自設計改建,解放后由其親屬捐獻給國家。這里是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魯迅在北京的故居。1954年在故居旁建魯迅博物館,1956年對外開放。迄今為止,博物館收藏魯迅及相關文物3萬余件。
地址 :西城區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
票價 :免費
參觀時間 :9:00-16:00(周一閉館)
梅蘭芳故居
梅蘭芳(1894-1961),京劇大師,世稱“梅派”被譽為“四大名旦”之首。自1951年,杰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在此處度過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 梅蘭芳故居也是霸王別姬拍攝地之一, 《霸王別姬》中蝶衣的家,一個清幽、安適的四合院,蝶衣跟小四鬧掰以及蝶衣燒戲服的片段均在此地拍攝。
地址:西城區護國寺9號
票價:10元/人
參觀時間:9:00-16:00(周一閉館)
紀曉嵐故居
紀昀(1724-1805),字曉嵐,清代學者,文學家。主持所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00卷,是清代目錄學巨著。清官紀曉嵐故居!確實很清貧,不過充滿了文化氣息。
地址:北京西城區珠市口西大街241號
票價:免費
參觀時間:周二至周日 9:00-16:00 (周一閉館)
老舍故居
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老舍故居。1950年4月,老舍從美國講學回國,購置了東城乃茲府豐盛胡同10號(即豐富胡同19號)的這所四合院,在這里生活、工作了16年,寫下了《龍須溝》《茶館》《方珍珠》《正紅旗下》等24部作品。1966年8月,老舍自沉于北京舊城墻外西北角的太平湖。有很多事情都是很難用是非對錯來簡單評價的,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只可惜 歷史 沒有如果。
地址 :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9:00-16:30(周一閉館)
魯迅故居
魯迅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的魯迅故居,是魯迅1924至1926年在北京的住所。魯迅1924年春自己設計改建的,同年5月搬來居住,一直到1926年8月,他離開北京,去到南方。
魯迅故居是一所北京普通的小四合院。從建筑到空間陳設,都是比較簡樸的。
在這里,魯迅完成了許多戰斗作品,《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墳》中的一部分文章,都是在這里寫的。
茅盾故居
茅盾原名沈德鴻,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 社會 活動家。
北京故居位于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后圓恩寺胡同13號,是茅盾1972年后居住的地方,1985年3月27日正式開放。
故居為二進四合院。門內影壁上鑲有鄧穎超題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橫匾。入門,有茅盾半身漢白玉塑像,像高83厘米,放置在黑色大理石底座上。前院有北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倒座房六間。西廂房原是茅盾的會客室和藏書室。東廂房為飯廳,其余為家屬和服務人員住房。后院有北房六間和西廂房兩間,北房原是茅盾的工作室兼臥室。
陳列室有茅盾從青少 年時代至逝世時期的實物和圖片,包括手稿、作品初版本、信件、手跡以及兩冊小學時的作文(是茅盾留存于世的最早墨跡)。
老舍故居
老舍原名舒慶春,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之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老舍故居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過的地方共有十處 , 其中解放前九處 , 解放后一處。乃茲府豐盛胡同 10 號(今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 19 號)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辭世 , 老舍先生在這里住的時間最長,長達16年。
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檁,純木結構,整個院落布局緊湊。
話劇《方珍珠》、《龍須溝》、《茶館》、《西望長安》以及未完成的自傳體小說《正紅旗下》等24部著作都是在這里完成的。
梁實秋故居
梁實秋原名梁治華,字實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中國著名的現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
梁實秋故居位于內務部街39號北京故居,梁實秋在這前后三次共住了二十多年,之一次,從1903年住到1919年;第二次,從1934年住到1937年;第三次,從1946年住到1948年。
內務部街39號,舊時的門牌是內務部街20號,在胡同中段北側,是一座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院門是被稱作“如意門”的屋宇式街門,院門外原有三步臺階,由于胡同內的地面增高,如今只剩半步臺階了。
梁實秋晚年,常常想念北京故居,他曾寫道:“想起這棟舊家宅,順便想起若干兒時事。如今隔了半個多世紀,房子一定是面目全非了,其實人也不復是當年的模樣,縱使我能回去探視舊居,恐怕我將認不得房子,而房子恐怕也認不得我了。”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現代文學家、 歷史 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郭沫若故居位于西城區前海西沿18號,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園。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于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先生在這里度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
故居為大型四合院,大門內有一座樹木點綴的土丘,二門內的5間北房為其工作室和會客廳,東耳房是臥室,東西廂房各3間。四周回廊環抱,有封閉式走廊通往后院。
居里保存了郭沫若的大量手稿、圖書等珍貴文物資料。院內有郭沫若夫婦親手栽種的銀杏和牡丹,其中“媽媽樹”更具特色。
曹雪芹紀念館
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
北京曹雪芹紀念館位于海淀區四季青鄉正白旗村,是曹雪芹晚年居住的地方,1983年4月22日開館,傅杰題寫匾額“曹雪芹紀念館”。
陳列的展品中有再現曹雪芹時代民風民俗的八仙桌、躺柜墩箱、青花瓷器,以及《紅樓夢》中提到的一些民俗器物,如滿族薩滿教的 *** 祭器、銀鎖、手爐、拂塵等。
館藏主要有與曹雪芹身世相關的文物,曹雪芹一家與正白旗村有關的文物,以及名著《紅樓夢》所描述的實物仿制品等。
據我所知,北京的名人故居還是不少的,找了一些資料僅供參考。
1、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1893-1981),1963-1981年在此處生活,今為宋慶齡故居的宅子顯得幽靜大方,游客也較少,參觀不禁為宋慶齡先生的生平感嘆。宋慶齡是民族的瑰寶,中國女性的極大驕傲!
2、李大釗故居
李大釗(1889-1927),是我國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共產主義的先驅。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一個古樸、尋常的院落。李大釗在這里生活了四年之久。
地址:西城區文化胡同24號院
郭沫若(1892-1978),郭沫若故居在西城區前海西沿18號。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園,后成為恭親王奕府的草料場和馬廄。民國年間,恭親王的后代把王府和花園賣給輔仁大學,把此處賣給達仁堂樂家藥鋪作宅園。1963年10——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先生在這里度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
地址 :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
4、魯迅故居
魯迅(1881-1936),北京魯迅故居現位于西城區阜成門內北京魯迅博物館內,建于1924年,為一座小型四合院,北房三間,南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魯迅先生曾于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在此居住,為魯迅1924年購買并親自設計改建,解放后由其親屬捐獻給國家。這里是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魯迅在北京的故居。1954年在故居旁建魯迅博物館,1956年對外開放。迄今為止,博物館收藏魯迅及相關文物3萬余件。
地址:西城區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
5、梅蘭芳故居
梅蘭芳(1894-1961),京劇大師,世稱“梅派”被譽為“四大名旦”之首。自1951年,杰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在此處度過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梅蘭芳故居也是霸王別姬拍攝地之一,《霸王別姬》中蝶衣的家,一個清幽、安適的四合院,蝶衣跟小四鬧掰以及蝶衣燒戲服的片段均在此地拍攝。
地址:西城區護國寺9號
6、紀曉嵐故居
紀昀(1724-1805),字曉嵐,清代學者,文學家。主持所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00卷,是清代目錄學巨著。清官紀曉嵐故居!確實很清貧,不過充滿了文化氣息。
地址 :北京西城區珠市口西大街241號
7、老舍故居
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老舍故居。1950年4月,老舍從美國講學回國,購置了東城乃茲府豐盛胡同10號(即豐富胡同19號)的這所四合院,在這里生活、工作了16年,寫下了《龍須溝》《茶館》《方珍珠》《正紅旗下》等24部作品。1966年8月,老舍自沉于北京舊城墻外西北角的太平湖。有很多事情都是很難用是非對錯來簡單評價的,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只可惜 歷史 沒有如果。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
8、曹雪芹紀念館
曹雪芹紀念館是國家為紀念清代文學家、《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而興建的主題紀念館,曹雪芹紀念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西山腳下北京植物園內正白旗村,是曹雪芹晚年居住的地方,又叫黃葉村。紀念館是一組低矮院墻環繞的長方形院落,前后兩排共18間房舍,仿清代建筑。
紀念館門口有著名學者書法家啟功先生的題匾,展室中除介紹了曹雪芹的生平經歷,還陳列有與曹雪芹和紅樓夢有關的許多實物資料。黃葉村中環境優美而清靜。村內不僅設有河墻煙柳、薜蘿門巷、柴扉晚煙等景點,還有茶館、酒肆、古墩、石磨、水井等,一派悠閑的鄉村田園風光, 北京植物園10元大門票包含此景點。
地址:北京植物園公園內
9、齊白石故居
齊白石是我國畫壇極具特色的畫家。他出身農家,中年學藝。雖身為藝術家,卻總有些農民的樸實可愛,甚至頑固可笑的特性。這在他的畫作中有所反映,在他的居所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因此保護他的故居,有利于后人與白石老人零距離接觸,體會他特有的心境與狀態。
地址:東城區雨兒胡同13號
10、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一生四海漂泊,僅在北京,就搬過三四次家。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居所,便是東堂子胡同75號。它既見證了蔡元培振興北大時的春風得意,也經歷了蔡校長被迫離職時的傷心落寞,更醞釀了五四運動的起承轉合。如今的蔡元培故居修整一新,朱紅色的油漆大門,比起當年還要氣派了幾分。
地址:東城區東堂子胡同75號
11、邵飄萍故居
故居是座中西合璧的兩層小樓,大門口兩側是典型的歐式石柱,門口上方建有觀光陽臺,這里既是邵飄萍故居,也是京報館舊址,小樓正門上方“京報館”三個大字就是當年邵飄萍親筆題寫的。傳說邵飄萍當年住在二樓北頭,他把向陽的房間都讓給了普通編輯。正是在這里,邵飄萍立下了“必使 *** 聽命于正當民意之前”的誓言,并成為“鐵肩辣手”的著名報人。
地址:西城區東北部的魏染胡同30號
12、李漁故居
芥子園位于北京八大胡同之一的韓家胡同,為李漁在北京居住時所建,與原籍宅院同名。以布局精巧名傳當時,成為京師名士常臨之所。芥子園后來被改為廣州會館,原有的疊石被拆除。
地址:西城區韓家胡同14號
13、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故居像很多散落在老城區的名人故居一樣,小小的長方形門牌跟周邊民宅混在一起。沈家本是著名法學家,精于經學和文字學,繼承了我國學術傳統中寶貴的考據 *** 和求實精神,著有《諸史瑣言》。他的故居共有三進院落,門前設垂花踏步,對面設影壁,為中西合璧式磚木結構,是沈家本于光緒三十一年所建的藏書樓,自題名為“枕碧樓”。
地址:西城區金井胡同
14、龔自珍故居
這里曾是龔氏不辭辛勞、上下求索被后人譽為“龔派”詩歌漫漫途路中的一個驛站。舊宅庭院中,想必曾閃動著聞雞起舞少年仗劍的矯健身影,舊宅書房里,當年或曾出現紅袖添香夜讀文章的求學情景,一首首別具風采的詩歌如涓涓溪流,匯成了《破戎草》《破戎草之余》這些影響后人的過去,都藏在這岌岌可危的故居里,等待人們品讀。
地址:西城區宣武門外上斜街50號
15、譚嗣同故居
“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的故居原是湖南瀏陽會館,這里是1898年譚嗣同在京時的住所。如今紅墻灰檐下堆滿了雜物,門墩上紅漆點染了幾道,仿佛斑斑血跡。整條胡同已拆除大半,只剩下這個小院及鄰近的幾間房舍,立在寬闊的馬路邊分外扎眼。
地址:西城區北半截胡同41號
16、婉容故居
婉容故居位于東城區帽兒胡同,宅子現在被分割為35號、37號兩處院落。一半是民居,另一半則用來辦公。宅院本身仍散發著濃濃的皇家味道。
地址:東城區帽兒胡同37號
17、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位于后圓恩寺胡同13號院,比起旁邊的深宅大院,這里充其量算是個小門小戶了。四合院大門前有一對長方形門墩,石墩不大,幾個側面都繪有吉祥如意的花卉紋飾,是典型的北京中產之家風格。步入院門,迎面雪白的墻壁上鑲嵌著由鄧穎超親筆題寫的“茅盾故居”四個大字,格外醒目。
地址:東城區后圓恩寺胡同13號
茅盾故居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東城區交道口后圓恩寺胡同。茅盾于1974~1981年在此居住。故居為二進四合院,占地面積878平方米。門內影壁上鑲有鄧穎超題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橫匾。前院有北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倒座房六間。西廂房原是茅盾的會客室和藏書室。東廂房為飯廳,其余為家屬和服務人員住房。后院有北房六間和西廂房兩間,北房原是茅盾的工作室兼臥室。茅盾逝世后,前院開設了2個陳列室,陳列茅盾生前的實物和圖片,包括手稿、作品初版本、信件、手跡和茅盾主編過的文學刊物等,共400余件。后院正房室內保持原狀:進門一間為起居室,北墻為1排書柜,書籍按其生前原樣排放。書櫥前為單人沙發1對。室內東側臨窗放寫字臺1張。起居室東有門通往臥室,臥室內正中橫放小床1張,床左側案幾上堆放著寫回憶錄備查的舊時期刊以及他平時收集的剪報資料和晚年閱讀的書籍。臥室的衣櫥、七斗柜均為過去舊物。左側靠墻的一個小衣柜上,安放著夫人孔德讓的黑漆鏤花骨灰盒。西首北房專辟為“茅盾文庫”,內收藏有茅盾著作及其藏書。1987年劃定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系圓恩寺后街13號院范圍以內。 茅盾故居 ——后圓恩寺胡同13號 茅盾北京故居大門
北京的名人故居如下:
1、北京宋慶齡故居
這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式庭院,走進故居,幽靜的園內假山疊翠,花木成蔭,清澈的湖水,曲折環繞。新中國成立后,黨和 *** 原計劃為宋慶齡同志在北京專門修建一座住宅,但她卻以國事百廢待興,一再遜謝。最后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才借此王府花園,葺舊更新。宋慶齡于1963年遷居于此,在這里工作、學習和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81年5月29日溘然長逝。
2、茅盾故居
茅盾于1974~1981年在此居住。故居為二進四合院,占地面積878平方米。門內影壁上鑲有-題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茅盾故居中的陳列室理石橫匾。前院有北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倒座房六間。西廂房原是茅盾的會客室和藏書室。東廂房為飯廳,其余為家屬和服務人員住房。后院有北房六間和西廂房兩間,北房原是茅盾的工作室兼臥室。茅盾逝世后,前院開設了2個陳列室,陳列茅盾生前的實物和圖片,包括手稿、作品初版本、信件、手跡和茅盾主編過的文學刊物等,共400余件。后院正房室內保持原狀:進門一間為起居室,北墻為1排書柜,書籍按其生前原樣排放。書櫥前為單人沙發1對。室內東側臨窗放寫字臺1張。起居室東有門通往臥室,臥室內正中橫放小床1張,床左側案幾上堆放著寫回憶錄備查的舊時期刊以及他平時收集的剪報資料和晚年閱讀的書籍。臥室的衣櫥、七斗柜均為過去舊物。左側靠墻的一個小衣柜上,安放著夫人孔德讓的黑漆鏤花骨灰盒。西首北房專辟為“茅盾文庫”,內收藏有茅盾著作及其藏書。1987年劃定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系圓恩寺后街13號院范圍以內。茅盾在北京的故居不止一處,但他人生最后的日子是在后圓恩寺胡同里一座由兩個四合院改建而成的宅子里度過的。
3、老舍故居
現紀念館所在的“老舍故居”是北京市人民 *** 1987年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也就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國歸國后,自己花錢購買的位于北京市東城區乃茲府豐盛胡同10號的一個普通的四合小院。作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檁,純木結構,整個院落布局緊湊。正門坐西朝東,灰瓦門樓,門扇為黑漆油飾。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座磚砌影壁,中心貼個大紅福字做裝飾。往里走是個不大的小院,只有兩間南房,是為門房;往西還有個狹長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這是故居的主體部分。
4、北京郭沫若故居
故居為大型四合院,大門內有一座樹木點綴的土丘,二門內的5間北房為其工作室和會客廳,東耳房是臥室,東西廂房各3間。四周回廊環抱,有封閉式走廊通往后院。另外還有一東跨院,故居里保存了郭沫若的大量手稿、圖書等珍貴文物資料。
5、齊白石故居
該宅院建于清代中晚期,13號院僅為原宅院的一部分,是較完整的單體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一間(不是原來的大門),倒座房兩間。院內南、北、東、西各有三間房屋,均為硬山頂合瓦過壟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間有雀替,盡間上有倒掛楣子,下有坐凳欄桿。房子之間由轉角廊相連。北房帶東西耳房各三間,南房西接順山倒座房三間。各房墀頭處均有精美的磚雕圖案,各廊間的走馬板處有書法篆刻磚雕,北房明間木隔扇上有木刻楹聯。西耳房南側西墻上裝飾一磚刻“紫氣東來”四字。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1892-1978),四川樂山人。作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和社會活動家。
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園,后成為恭親王奕?府的草料場和馬廄。民國年間,恭親王的后代把王府和花園賣給輔仁大學,把此處賣給達仁堂樂家藥鋪作宅園。
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于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先生在這里度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
門票:20元
地址:西城區前海西沿18號
/老舍故居/
老舍 (1899-1966),中國現代作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
乃茲府豐盛胡同 10 號(今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 19 號)是老舍先生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辭世 , 老舍先生在這里住的時間最長,長達16年,人生成就最輝煌。
創作了24部戲劇劇本和兩部長篇小說,其中引轟動的是《龍須溝》《柳樹井》《西望長安》《茶館》《女店員》,《全家福》《正紅旗下》。《龍須溝》使他榮獲了“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茶館》成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保留劇目。曾代表中國話劇之一次走出國門,享譽歐美亞。
門票:免費
地址: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
/魯迅故居/
魯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原名叫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為豫才。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一所北京普通的小四合院,從建筑到空間陳設,都是比較簡樸的。在這里,魯迅完成了許多戰斗作品,《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墳》中的一部分文章,都是在這里寫的。
印行了《中國小說史略》、《熱風》等著作,同時還主持編輯了《語絲》、《莽原》等周刊雜志。
門票:免費 09:00~16:00(逢周一閉館)
地址:西城區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
/齊白石故居/
齊白石(1863一1957),湖南省湘潭縣人,原名純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別號借山吟館主人、寄萍老人等,中國近代美術文化史上的杰出畫家、書法家、篆刻家。
齊白石在《自述》中說,“那年(1927年)冬天,我在跨車胡同15號(現13號),買了一所住房。”從此,直到1957年去世,白石老人一直在這里生活,他晚年創作的絕大部分傳世之作都在這所簡陋的舊宅里完成。
據現居住在故居中的齊白石的第四子著名畫家齊良遲介紹,齊白石在故居共作畫2萬多幅。日寇入侵北平時,他畫了《群鼠圖》諷刺 *** 侵略者;為了抨擊舊官僚的腐敗,他畫了《不倒翁》和題有“看你橫行到幾時”的螃蟹圖。新中國成立后,他畫了《祖國萬歲》;抗美援朝時,他畫和平鴿參加義賣,表達了他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齊白石后人居于此,非開放單位、謝絕參觀。
地址:西城區劈才胡同內跨車胡同13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標簽:
相關文章
2025哈爾濱傳媒職業學院高職單招專業及計劃已經公布,其中動漫制作技術專業招生計劃人數是17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招生計劃人數是172人;軟件技術專業招生計劃人數是68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詳細內容,大家可以看……
2025-02-01
不知道你想選的方式是想省力點還是想悠悠閑閑慢慢看呢,費用和時間預算是多少呢 那邊旅游地點挺多的,比如蘇杭紹興揚州千島湖普陀山,古鎮有周莊烏鎮西塘同里等。先選蘇杭哈,古鎮建議烏鎮和西塘,可選一個可兩個……
2024-11-10
新加坡兒童讀書簽證要求 新加坡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家,兒童教育是其發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新加坡 *** 制定了嚴格的兒童讀書簽證要求,以保證兒童的教育質量和學習環境。 年齡要求 新加坡兒童讀書簽證適用于……
2024-12-09
連云港9月7日天氣預報 江蘇連云港 天氣預報 7日(今天) 雷陣雨轉多云 29/20℃ 8日(明天) 多云轉晴 30/19℃ 9日(后天) 晴轉多云 31/21℃ 連云港明天什么天氣 連云港地區 3 天 天氣預報 圖形版 3月28日星期六 3……
2025-01-24
2024青海特殊類型錄取控制分數線:理科381 文科435,文史類特殊類型錄取控制分數線435分,報考解放軍(武警)院校、空軍招飛、強基計劃及其他有要求的院校(專業)計劃的考生分數須到達此分數線。 2024青海特殊類……
2024-12-02
如何介紹飛來峰靈隱寺 來峰是江南少見的古代石窟藝術瑰寶,可與四川大足石刻媲美。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下面是我帶來的飛來峰靈隱寺 導游詞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飛來峰靈隱寺……
2024-12-18
最新資訊
北海海洋之窗門票,暢游海洋世界的必備門票
溫州2016年4月份天氣預報,溫州2016年4月份天氣預報表
瀘沽湖到香格里拉旅游攻略路線交通景點推薦
云臺山景區官網全面介紹,實景圖+攻略+預訂一網打盡
廈門溫度天氣預報30天,廈門溫度天氣預報30天準確
黃山翡翠谷旅游攻略如何打造一次完美的旅行體驗?
五岳寨風景區游玩攻略,不可錯過的五大景點和美食推薦
北京地圖地鐵線路圖,詳細指南
廣東湛江天氣預報30天,廣東湛江天氣?
2021年本周最新旅游新聞匯總,了解最新旅游趨勢,做好旅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