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旅游業研究的學者,國外研究者對于旅游開發
1. 國外研究者對于旅游開發
極地地區是指地球的兩極,即南極和北極。北極地區:以北冰洋為中心,周圍瀕臨亞洲、歐洲、北美洲三大洲。南極地區:以南極洲為中心,周圍瀕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
北極地區:礦產:石油天然氣,煤礦以及鐵礦、銅礦、鉛礦、磷礦和其他貴金屬礦。其次冰川是淡水資源,生物資源北極熊,北極狐,北極兔等動物
南極地區:礦產:煤礦鐵礦為主,其次是淡水資源,生物資源有企鵝,鯨,磷蝦等
說起北極,我們自然想到的是狗拉雪橇;北極光、極晝、極夜和北極熊。
一、有人總結了極地旅游的特點:
冷: 冰天雪地當然冷。
貴:遙遠,無法自助游(有些地方都沒人住誰提供服務?。。?。
靜:大多數地區無人居住或很少人居住,人口密度地極低。
獨:獨一無二, 不用多提。
二、可以去北極或在北極的國家和地區:
1,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無人居住,最寒冷,目前暫不主張。
2,加拿大的北極地區,與上相似,比較困難由此去北極旅游。
3,美國的阿拉斯加,主要是因紐特人(在美國又被稱為愛斯基摩人,意為吃生肉的人,現不主張這樣稱呼他們)的家園。每年都有許多各國游客。
4,歐洲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歐四國:挪威、瑞典、芬蘭和丹麥,以及冰島國。為北極旅游的主要熱點。具體為:
(1),挪威的特洛姆索市。(北極光,或由此出發去小島)
(2),冰島國 (代表為間歇泉)。
(3),挪威管轄的斯瓦爾群島。(觀鯨魚,冰山與冰川)
(4),格陵蘭島。丹麥管轄,世界zui大的島(218萬平方公里),比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5國的面積總和還大,但只有5.6萬的常住人口。
三、格陵蘭島也是北極zui具人文旅游資源的島。WHY?
–約4500年前,該島就有人居住,這也許是最早的原始居民吧。是多賽人嗎? 有待證實。
–維京人(VIKING,意為海盜,由于居住地寒冷無法從事農業,故曾經淪為海盜,白色人種,源自歐洲),是歐洲顯赫一時的民族,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上的維京人于800年左右登陸冰島并經融合成為冰島現在主要的民族來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下的維京人:到達瑞典的維京人融入俄羅斯人;到達丹麥的融合為英國人;到達諾曼底的成為法國人。
–然而,于800年左右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上到達格陵蘭島的維京人呢?他們打敗了當地的原始居民多賽人在此居住了上百年,并曾于1000年左右到達北美(甚至比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早了500年到達美洲呢。)可惜沒能競爭過當地的印第安人而返回或甚至消失。那后來在格陵蘭島的維京人呢?
–于1200年,維京人被遷徙至此的因紐特人打敗并徹底消失。當今,在格陵蘭島,我們可以看到的只是維京人的農牧場、基督教教堂等遺址了。
–如今,生活在格陵蘭島上的主要是因紐特人了。但是,記住,是在白人丹麥人的管轄下。
四、有關北極的幾個問題:
–北航線:如開通北極的航海線,從華盛頓到莫斯科航海距離至少縮短1000公里以上,從倫敦到東京,航海線可以從現在2.8萬公里縮短為1.6萬公里。這樣,航運成本大大下降。人類已經探索了5-6百年,但愿早日正式開通并造福于人類。
–軍事競爭:由于從北極點到同一緯度的任何地方都是最短的距離,加之世界大國都在北半球,因此,北極也就成為各種導彈,潛艇等武器競賽的最佳地區。
–維京人滅絕之謎:來自歐洲的信仰基督教的維京人為何敗于因紐特人并從格陵蘭島消失?有興趣,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因紐特人:1000年左右崛起于白令海峽一帶,他們是主動或被動選擇苦寒之地生存?如今,為了保護動物,捕鯨狩獵嚴格限制,他們的生活也陷于被動,他們有光明的未來嗎?據說,他們的來源與印第安人一樣也自亞洲。在此祝愿他們的一切都越來越好!當今,他們主要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總人口約13萬,分別居住在格陵蘭島(5.3萬)、美國的阿拉斯加(4.1萬)、加拿大北部(3.4萬)和俄羅斯白令海峽一側(約2千)。
南極:海陸狀況:大部分為南極洲(大陸),氣候狀況:氣候極其寒冷,資源狀況:擁有石油、煤、鐵礦,代表動物:企鵝
南極冬天平均溫度-35℃,夏天最多也就暖和個4、5℃;北極呢?最高溫度0℃最低溫度-50℃。
中國南極科考站是提供中國科學家及科研團體或組織對南極開展了多項學科考察研究、多項重大科學研究的科學實驗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長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設完工。
中國南極科考站包括中國南極長城站、中國南極中山站、中國南極昆侖站和新建的中國南極泰山站。以及在恩克斯堡島在建的第五個科考站中國南極羅斯海新站。
2. 國外研究者對于旅游開發的看法
有利:1進一步促進人們對南極自然環境資源的研究開發。
2,南極資源豐富,有利于緩解現代社會資源短缺狀況。
3. 國外學者對旅游的研究
從學術問題到學術規范:旅游地理學者的自覺性反思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游地理學經歷了30年的積累,一些旅游地理學者逐漸認識和反思旅游地理學科發展與學術貢獻、實用價值的關系,積極回顧和評價學科發展問題。
一方面,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的歷史背景下,學者從社會發展宏觀背景、學術發展整體背景以及旅游業實踐背景的視角,回顧了中國旅游地理學30年的發展,總結了不同時期研究的價值取向對學科發展的影響。另一方面,從學科內部發展的角度,學者們就某些研究方向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內容涉及社區旅游、山地旅游、遺產旅游、探險旅游、旅游目的地、旅游規劃、旅游城市化
4. 國外對于生態旅游的研究
生態旅游是一種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的旅游形式,也是當前旅游界的熱門話題。它是針對傳統旅游業對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并被倡導的一種全新的旅游方式。生態旅游作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實踐形式,被認為是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首要的、必然的選擇。它的開展,不僅提高了人們走進自然、欣賞自然的興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業中所處的地位和賺取外匯的份額。
據世界生態旅游大會介紹,生態旅游可給全球帶來至少200億美元的年產值,現已成為當今世界旅游發展的潮流。生態旅游往往是在那些工業化程度不高的地方開展,在與外來文化的接觸中,當地的文化、觀念、傳統、習俗、社會結構、生活方式等既是生態旅游的吸引點,也是被影響的對象,如果這其中的負面影響太大,那么就會對生態旅游的發展造成損害。
生態旅游的目的就是讓游人在良好自然環境中或旅游游覽,或度假休息,或健康療養;同時認識自然、了解生態、豐富科學知識,進而增強環境意識和生態道德觀念,更自覺地關愛自然、保護環境。可見,生態旅游是一種對環境保護負有責任的旅游方式,它同傳統旅游形式的本質區別在于生態旅游必須同時具有促進生態保護和旅游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特點。
因此,生態旅游是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區的旅游環境質量,使人們在享受、認識自然的同時,又能達到保護自然的目的,從而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生態旅游不能把生態消費放在首位,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必須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相結合起來,強調在維護良好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開展旅游。因此,必須要保持生態自然資源、文化遺產的多樣性和保證旅游區域內的環境質量,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有序發展。
倘若生態旅游達到了以上目的,那么它就是達到了一種良性循環,就能有效地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即通過旅游開發的方式,為旅游區籌集資金,為當地居民創造就業機會,有效地發展經濟,使當地居民在生態環境質量不降低的基礎上,在經濟、財政上獲得益處。生態旅游體現了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既是一種指向自然和相對古樸的社會文化的旅游活動方式,也是一種結合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社區發展的旅游發展方式。
生態旅游對環境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但總的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從收益來看,生態旅游可以為自然和半自然環境的保護發揮激勵作用;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自然區域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態旅游有效地利用自然地區,為棲息地的恢復和保護提供條件;生態旅游可以通過門票收入、捐獻等方式直接帶來經濟收益;生態旅游倡導環境保護意識, 提高相關群體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生態旅游者通過幫助改善棲息地的狀況,更多地了解生態旅游,有助于對環境問題更廣泛的認識。
5. 談談國內外學者關于旅游目的地研究的理論
科技進步大大的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1、科技進步必然會帶來國力的提升,人民收入也會相應增加,人民余錢多了,出行意愿必然增加。
2、科技進步除帶來景區類型多樣化,除依靠聲光電的主題景區外,任何一個景區都隨便科技進步不斷迭代,如三峽大壩、廣州塔、天眼等都依賴科技進步才能實現,景區小到智能導游、索道、電梯,大到懸空玻璃、環境、人流監控都依賴科技進步。
3、飛機越來越大、火車越來越快、郵輪越來越好,帶來了出行方式的便捷和舒適;足不出戶可以預訂旅游行程中的交通、住宿、導游、土特產。
4、科技進步使出行更安全,各種無卡支付、天眼查、人臉識別保證財務和人身安全。
5、科技進步,也能使遠在天邊的景區通過VR技術,讓你身臨其境。
總之,科技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要素,未來會送人進太空旅游。
6. 國外對旅游資源開發的研究
隸屬國務院直接管理,屬于行政機關,主要職能是 (一)研究擬定旅游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規劃,研究解決旅游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組織擬定旅游業的法規、規章及標準并監督實施。 (二)協調各項旅游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實,特別是假日旅游、旅游安全、旅游緊急救援及旅游保險等工作,保證旅游活動的正常運行。 (三)研究擬定國際旅游市場開發戰略,組織國家旅游整體形象的對外宣傳和推廣活動,組織指導重要旅游產品的開發工作。 (四)培育和完善國內旅游市場,研究擬定發展國內旅游的戰略措施并指導實施,監督、檢查旅游市場秩序和服務質量,受理旅游者投訴,維護旅游者合法權益。 (五)組織旅游資源的普查工作,指導重點旅游區域的規劃開發建設,組織旅游統計工作。 (六)研究擬定旅游涉外政策,負責旅游對外交流合作,代表國家簽訂國際旅游協定,制定出境旅游、邊境旅游辦法并監督實施。 (七)組織指導旅游教育、培訓工作,制訂旅游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制度和等級制度并監督實施。 (八)指導地方旅游行政機關開展旅游工作。 (九)負責局機關及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對直屬單位實施領導和管理。 (十)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7. 國外研究者對于旅游開發的研究
旅游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又稱娛樂地理學。旅游地理學系指觀光旅游而言,娛樂地理學則包括康樂在內,是廣義的旅游地理學,二者均為人文地理學的分支。旅游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 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動規律; 旅游資源的分類、評價、保護和開發利用論證; 旅游區(點)布局和建設規劃; 旅游區劃和旅游線路設計; 旅游業發展對地域經濟綜合體形成的影響; 旅游業對區內環境的影響等。
8. 國外對休閑旅游的研究
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指的是什么?
1.什么是休閑農業?
什么是鄉村旅游業?
什么是鄉村旅游?
2.鄉村旅游業的主要類型
3. 發展鄉村旅游業的意義
二、鄉村旅游業和鄉村旅游什么樣?案例)
三、如何發展鄉村旅游業
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含義
1. 什么是休閑農業?什么是鄉村旅游業?什么是鄉村旅游?
傳統農業只有食品與原料的供給功能。休閑農業與之完全不同。
休閑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為城市游客提供觀光、休閑、游覽、度假等服務,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結合的新型產業。
鄉村旅游業是休閑農業的另一種稱呼,直觀易懂,經常使用。
(注意與“鄉村旅游”區別?。?/p>
特點:
(1)鄉村旅游業是一種”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的新型農業經營形態;
(2)鄉村旅游業的產品是一種服務性商品,其生產以市場為導向,其核心價值是服務質量,而不是具體的水果、蔬菜等,顧客滿意與否,取決于整個旅游過程中的所有感受的總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農產?。。?;
(3)鄉村旅游業的資源豐富多樣,如,各種色彩和形狀的作物、果樹、蔬菜、種養、民居、溝渠、道路、農具、傳統勞作技術、手工藝、節氣活動、衣食住行習慣、婚喪嫁娶習俗等等。
(4)鄉村旅游業以農民家庭為基本接待和經營單位;
(5)鄉村旅游業以盈利為目的。
鄉村旅游的概念
定義:鄉村旅游是指以鄉村地域及農事相關的風土、風物、風俗、風景組合而成的鄉村風情為吸引物,所進行的休閑、觀光、體驗以及學習等旅游活動。
鄉村旅游活動的形式: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觀農家景、購農家物、隨農家俗、用農家具等。
鄉村旅游業與鄉村旅游有什么關系?
鄉村旅游業是為鄉村旅游服務的一類產業。
2. 鄉村旅游業的主要類型:
鄉村旅游的分類沒有統一的標準,根據不同的區域位置、資源基礎、投資主體、體驗類型以及鄉村特點等劃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第一類,城市近郊休閑娛樂型。這是一種最基本、最普遍、數量眾多的鄉村旅游形式。一般在城市近郊,交通方便,可以為這部分游客提供食宿服務,娛樂設施較齊全。如,成都的農家樂,泰安的方特、花樣年華等。
對方特隨機調查300名游客:
來自泰安其他縣市區的占18%,濟南的占20%,省內其他縣市區的占32%,總共占70%。
自駕游53%。
年齡20-39歲的占67%
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66%
打算逗留1天的占75%
第二類,景區周邊食宿接待型。
該類型一般位于著名景區周邊,它本身單獨的吸引力不大,不必有太多的旅游服務設施及景觀改造。依托主景區的客源來開展旅游活動,為游客提供食宿服務和當地的特產。這類園區與主要景區之間的旅游吸引產生互補,互相提供客源,協同發展。
泰山周邊具備這類農家樂發展的良好區位條件。第三類,觀光農業型。
在城市郊區,為游客提供學習農業知識、體驗農耕文化和參與農事活動的旅游,游客可以從事不同的農事活動。
如,休閑農場,果品采摘園,茶園、花園,休閑漁場,農業教育園,農業科普示范園。
第四類,民俗文化、特色民居型。
指以各具特色的當地民俗民風和民居來吸引游客。這種類型多以民俗村、古鎮為主。
如各種少數民族民俗村,泰安埠陽莊民俗村等。江西婺源徽式建筑。
第五類,田園風光型。
以優美的鄉村田園風光吸引游客。利用田舍、果品以及傍依的田園風光,吸引眾多城市游客,“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娛農家樂、購農家品”,豐富市民們民俗體驗需求。
如,廣西龍勝縣的龍脊梯田。江西婺源有”中國最美的鄉村“之稱。
3.發展鄉村旅游業的意義
(1)增加農民就業。增加新的就業崗位;對新技術要求低,就業門檻低。
(2)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農民致富。投資門檻低;經營成本低。
(3)有利于充分開發農業資源,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村運輸、餐飲、住宿、商業及其他服務業的發展。
(4)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促進鄉村文明提高。通過城鄉人員、信息、科技、觀念的交流,增強城里人對農村、農業的認識和了解,加強城市對農村、農業的支持,促進鄉村文明提高,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5)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什么樣?(案例)
1.國內、外休閑農業的發展(教材P.14——)
著名鄉村旅游區:
2005年4月12日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旅游節”開幕式上,成都市郫縣友愛鎮農科村的徐家大院休閑中心被國家旅游局確認為“中國農家樂第一家”。
近年發展迅速的鄉村旅游區:
江西婺源。
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和平鄉平安村龍脊山,龍脊梯田旅游區,徒步旅行 。
2.山東省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之初,濰坊石家莊村農家民俗旅游首開全國先河。此后,“農家樂”“、漁家樂”在不少地方廣泛開展。
漁家樂開展最紅火的日照王家皂村,利用休漁期,家家戶戶搞旅游,全村106戶戶均年收入超過4萬元。
沂水縣地處沂蒙山腹地,2002年開始將旅游業確定為支柱產業,開發“沂水地質奇觀生態旅游區”2003年全縣接待游客21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7.6億元。
山東創辦的以民俗生態為重點的節慶活動在全國最早、最多。如,濰坊國際風箏會、菏澤牡丹花會、青島糖球節、泰山國際登山節、榮成國際漁民節等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2004年山東首批創建農業旅游示范點26家,數量居全國之首目前,山東創建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達55家,繼續領先全國。
山東鄉村旅游資源豐富
1、各具特色的鄉村自然風光。青島、煙臺、威海的迷人陽光,海浪,沙灘;以菏澤、濟寧、德州為代表的廣袤平原綠;泰安、臨沂等以山地、丘陵為特征的山村聚落。
2、豐富多彩的鄉村風俗民情。主要表現為各地的節慶、習俗等。如泰山登山節、濰坊風箏節、濟南千佛山廟會、菏澤斗雞、斗羊比賽、淄博的燈會等。
3、充滿情趣的鄉土文化藝術,烹食風味等。如濰坊楊家埠年畫、濟南布老虎、鄄城魯錦工藝、魯南柳編、菏澤泥人、面人等,孔府“滿漢全席、青島海鮮等。
4、富有特色的鄉村傳統勞作。邊遠偏僻鄉村仍保留著的古老耕作、勞動方式,有些地區甚至還處于原始勞作階段。它們對現代文明影響下的旅游者產生新強烈吸引。如驢馬拉磨、老牛碾谷、木機織布、手推小車、小磨豆腐、捉螃蟹、趕鴨群、牧牛羊等等。
3、普遍缺乏規劃和策劃。許多項目盲目上馬,開發中人工痕跡過于明顯,城市化傾向明顯,本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受到沖擊,影響鄉村旅游的特色。
4、旅游人才匱乏,經營方式單一,管理混亂,服務缺少規范。鄉村旅游的經營管理人員相對較少,缺乏系統、有效的培訓。在實際操作中,許多由村干部兼任或由當地農民擔任。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低下,粗放經營,陷入輕管理、低質量、低收入的惡性循環,嚴重制約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3、普遍缺乏規劃和策劃。許多項目盲目上馬,開發中人工痕跡過于明顯,城市化傾向明顯,本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受到沖擊,影響鄉村旅游的特色。
4、旅游人才匱乏,經營方式單一,管理混亂,服務缺少規范。鄉村旅游的經營管理人員相對較少,缺乏系統、有效的培訓。在實際操作中,許多由村干部兼任或由當地農民擔任。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低下,粗放經營,陷入輕管理、低質量、低收入的惡性循環,嚴重制約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山東省在發展農村旅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對鄉村旅游理解不深。鄉村旅游景區多以單純的農業觀光為主,多數鄉村旅游產品未能真正體現鄉村旅游的各個層面。
2、鄉村旅游開發和經營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品牌效應差,普遍存在規模小、經營者品牌意識淡薄的現象。片面強調對鄉村自然資源的開發,而忽視了鄉土文化、鄉村民俗等文化內涵的開發。
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風箏民俗
濰坊風箏興于明初的楊家埠村。那時,村民已有木版年畫的刻印技術,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時間,用印年畫的紙張、顏料,繪制出各種圖案,扎制風箏。開始時僅自娛自樂或饋贈親朋好友,后逐漸發展為商品。至乾隆年間(1736—1795),風箏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手工業。
明代濰坊風箏以板子風箏為主,后逐步形成了以硬翅風箏為主,以長串蜈蚣為最(最長可達三百六十多米)、軟翅風箏為巧、筒子風箏為奇的造型系列,內容有人物故事、鳥獸、魚蟲等。其扎制方法雖簡單,少則竹條三根,多不超過七根,但講究竹條均勻、骨架周正、左右對稱、重心拴線,形象簡練,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具有起飛平穩、放飛高的特征。
目前,西楊家埠村風箏扎制專業戶近百家,風箏品種達三百余種,年產近百萬只。但近年來,因考慮制作成本而忽略了傳統的文化內涵,變換了材料,使用尼龍布和炭素鋼管,丟失了傳統技藝,也失去了濰坊風箏的地方特色。
三、如何發展鄉村旅游業
依據鎮、村等的發展規劃,或者鄉村旅游發展規劃。
1.發現、認識和創意鄉村旅游資源
發散思維練習(頭腦風暴):想一下,農村 生產、生活中,哪些可能對城市游客產生吸引力?
2.做好鄉村旅游項目開發前的準備(教材P.27)
(1)旅游項目選址
(2)社會環境調查
(3)區域經濟調查
(4)資源情況調查
(5)客源市場調查
3.鄉村旅游項目的開發
(1)項目定位——項目位置定位,景觀特色定位(主打景觀),客源市場定位,產品功能定位,服務設施定位,重點子項目定位,開發主體定位,管理主體定位,開發時序定位。
(2)鄉村旅游產品的設計與開發
項目產品的設計——農家樂,旅游村鎮,休閑農園(場),生態園區,民族風情園等。
旅游線路的設計策劃——
4.鄉村旅游市場營銷
誰是我們的對手(競爭者)?
為什么營銷?
誰來營銷?
有沒有清晰的鄉村旅游形象?
誰是我們的顧客?(市場細分)
9. 國外研究者對于旅游開發的態度
瑞士學者漢沃克爾和克拉普夫1942年對旅游進行了定義,認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一種社會現象及社會關系的總和,這些人不會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從事賺錢的活動。這個定義于20世紀70 年代被旅游科學專家國際聯合會所采用,并成為國際上普遍接受的定義。
上一篇: 甘孜藏族旅游推薦,甘孜藏族旅游推薦路線
下一篇: 海南德國柏林旅游攻略,德國柏林景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