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長城旅游資源,山海關長城文化公園
1. 山海關長城文化公園
八達嶺是在北京境內的長城。
山海關是在河北省秦皇島市的長城關口。
從八達嶺到東面山海關長城長300多公里。
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山海關長城,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4座主要城門,并有多種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整個城池以“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牧營樓和臨閭樓等建筑。
2. 山海關長城文化產業園
安全,長城山海關虎嘯版兩全保險的保障內容只涵蓋了身故/全殘保險金和滿期保險金,相對單薄。
要知道,市場上更優秀的兩全險產品除了擁有身故/全殘保障和滿期返還責任之外,還設置了公共交通工具意外傷害保障、法定節假日特定意外傷害保障等等。
3. 山海關長城文化公園門票
包含。外地游客除購買40元景區門票外,不收取額外費用。震撼的裸眼3D,炫酷的城墻mapping秀,華麗的光影秀場,《觀·山?!烽L城情境光影秀在原有基礎上又新融入山海關古榆關八景等元素,帶游客們體驗華北地區首創先鋒藝術數字秀。這是沉浸式游園體驗,將多元文化融合現代聲、光、電帶來一場高科技視聽游盛宴。
4. 山海關長城文化公園簡介
山海關長城是為了抵御關外游牧民族入侵而建的工事。
5. 山海關長城文化公園建設
規劃以傳承弘揚長城精神為目標,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文物工作方針,立足長城河北段得天獨厚的文化文物及生態資源,以明長城為主線,全面展示長城的文化生態價值。
《規劃》通過劃定840平方公里的管控保護區,規劃建設山海關、金山嶺、大境門3大核心展示園以及42條集中展示帶、258個特色展示點、22個文旅融合區和3類傳統利用區,構建內涵清晰、功能明確、重點突出的建設保護整體格局。
(
6. 山海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1.山海關
渤海之濱,燕山山麓,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臨海,景色十分壯麗,這就是歷史名關,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
2.山海關王家大院景區
王家大院,又叫山海關民俗博物館,它座落在雄偉的“天下第一關”西側,位于山海關東三條,是萬里長城起點的第一家。王家大院是一個民俗類專題博物館。
3.角山長城景區
角山景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等一系列榮譽稱號。角山坐落在山海關城北3公里,區域面積達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19米,系燕山余脈。因“雙峰崢向宛若角立”而得名。
4.老龍頭
老龍頭是明長城的東起點,位于山海關城南5公里的濱海高地。之所以把這里稱為“老龍頭”是因為人們把萬里長城比作一條巨龍,這條龍走過大漠,攀賀蘭、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向渤海飛馳,在遼西走廊上挽了個結,豎起了山海雄關,隨之引頸入海,這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龍頭了。
7. 山海關長城文化公園介紹
山海關位于秦皇島市以東十多公里處,山海關是長城的東起點,境內長城26公里,以長城為主線,形成了包含“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長城”,“天下第一關”,“長壽山”,“燕塞湖”,“關城博物館”等景點在內的山海關旅游景區,是集山、海、關、城、湖,洞、寺、廟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山海關地勢險要,自古就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美譽,是古代軍事要塞,防御體系完整,匯聚中國長城之精華,既有三道關城的雄鋸要沖,又有觀海勝地的老龍頭,既有跨燕山叢嶺的角山長城,又有凝聚民間故事的孟姜女廟,明長城在此橫臥碧海金沙,縱跨燕山叢嶺,山海關城在此據山之險峻,雄關高聳,長城蜿蜒,經六百年滄桑,風采依舊。
山海關城內外,文物薈萃,既有老龍頭澄海樓的康乾御筆,又有關城博物館里反映“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的長城文物。
山海關旅游景區內的長壽山自然風光秀麗宜人,碧水蜿蜒,山間的建筑,雕刻、書法等無不體現出“長壽”這一主題,既有名家墨寶,又有“神醫石窟”,燕塞湖更是集三峽之險,桂林之秀為一體,“十八景勝”點綴湖中,鳥語碧水,懸崖峭壁。
8. 山海關長城文化公園建設方案
修建山海關長城的目的是明朝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特別是蒙古族的侵擾。
9. 山海關長城文化公園在那個地方
好漢石在八達嶺長城的好漢坡上,位于北八樓。與好漢有關的長城知識還有以下內容:
1、在八達嶺長城一帶,好漢坡是一段陡坡,頂峰海拔868米,上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石碑,取自著名詩句。
2、好漢碑:在八達嶺長城頂峰,即北八樓,上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石碑,取自著名詩句。
3、好漢坡因著名的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而得名。
4、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建筑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5、長城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為諸侯各國防御之用。
6、秦統一中國后,在原燕、趙、秦三國長城的基礎上,修筑新的長城
7、漢代在陰山以北修筑了一道“外長城”
8、明朝前后歷時200年筑成了西起嘉峪關,東抵鴨綠江,全長12700多里的明長城,其中嘉峪關至山海關一段,由于工程質量較高,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
9、其中居庸關、山海關、雁門關、娘子關、嘉峪關等是長城最著名的關隘
10、萬里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11、俗稱“不到長城非好漢”,愿天下有志者競游長城。
12、在八達嶺長城一帶,好漢坡是一段陡坡,頂峰海拔868米,上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石碑,取自著名詩句。
10. 山海關長城文化公園建設圖
地理位置
山海關位于明長城東端,是明長城唯一與大海相交匯的地方。向北是遼西走廊西段,地勢險要,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稱其為“碣石道”。關城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冀遼在此分界。
歷史作用
由于處在中原農耕文化和東北游牧文化的樞紐位置,山海關在明清時期的商貿地位尤為顯著,中原和少數民族商旅往來頻繁,山海關既是軍事重鎮,又是商貿重鎮。
山海關及其建筑在明朝為防止東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殘余勢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清朝入主中原后,山海關一帶長城失去了軍事防御作用,但仍然是東北和華北的交通要沖。清朝成為皇帝到沈陽祭祖的必經之路,也是文人雅士登樓攬勝的場所。
11. 山海關長城文化奇觀園
明長城,是指明朝北部地區的軍事防御工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世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區修筑的軍事防御工程,亦稱邊墻,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清代到現在稱作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明長城用材與秦長城相似,而區別于漢長城、隋長城。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采經近兩年的調查與測量。
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長城數據:其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北京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其中,人工墻體的長度為六千二百五十九點六公里;壕塹長度為三百五十九點七公里;天險長度為二千二百三十二點四公里。東部險要地段的城墻,用條石和青磚砌成,十分堅固。其與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和柬埔寨的吳哥窟并為“東方四大奇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