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出境旅游合同,遼寧省旅游管理條例
1. 遼寧省旅游管理條例
歡迎您來遼寧旅游,在遼寧旅游不需要準備裝備,看您的出行方式,是自駕還是自由行,其實遼寧旅游方式很簡單,登山,下海,泡溫泉,遼寧特有的旅游方式。
海濱旅游需要準備的東西
遼寧海濱旅游主要是在渤海灣沿岸,興城,鲅魚圈,大連幾個海邊旅游區域,如果您是夏季來遼寧旅游,而且是到海邊旅游,需要帶的就是您的游泳裝備,另一方面就是海邊一定要吃正宗的海鮮,所以如果您是一個腸胃不太好的人,帶些拉肚的藥物以防萬一,不要誤會這里的海鮮還是比較新鮮的。
來遼寧趕海需要的裝備
趕海目前主推鲅魚圈的海邊了,鲅魚圈的仙人島趕海網紅打卡地,這里有大量的海鮮在海邊出沒,要準備的就是帶些精鹽,帶一把好用的鏟子,帶一個足夠大的桶,帶一個礦泉水瓶,記得還要帶上鲅魚圈印象小編我,帶你去大海尋寶。
來遼寧登山需要的裝備
遼寧的山不險,也不算高,所以來這里登山不需要太專業的裝備,只需穿一雙比較舒適的鞋就可以了,遼寧旅游的山有千山,鳳凰山還是比較出名的。
來遼寧滑雪的裝備
遼寧的冬天滑雪雖沒有黑龍江和吉林的氣勢,但在遼寧基本上各地都有自己大小不同的劃雪場地,如果你是非專業選手是不需要自帶滑雪用具的,只需帶個手套就可以了。
來遼寧海邊釣魚
遼寧渤海灣天然漁港,但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釣魚的,如果你想來鲅魚圈海釣提前聯系我們,帶您免費趕海釣魚,深秋是釣鲅魚的好時候,如果你是一個海釣愛好都來遼寧旅游正當時。
遼寧可以玩的地方很多,而且遼寧相對來說消費水平不高,但是各地景區內還是有一些宰客現象,提前安排好行程,吃海鮮,趕海關注我,不再被坑。
2. 遼寧省旅游政務網
能用。
內蒙古政務服務網、黑龍江政務服務網、吉林省“吉事辦”網上辦事大廳、遼寧省政務服務網及內蒙古“蒙速辦”、黑龍江“全省事”、吉林省“吉事辦”、遼寧省“遼事通”等APP上,將分別設置“東北三省一區‘區域通辦’服務專區”,推進網上政務服務互聯互通。同時,我區和東北三省縣級以上實體政務服務大廳將設置“區域通辦”服務專窗,通過“收受分離”和“異地代收代辦”等機制,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區域通辦、聯辦,打造政務服務“2.0版本”。
3. 遼寧省旅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應該是承認的,不過這個學校是一所民辦中專學校。首先中專學歷已經是很低了,拿出去已經派不上什么大用處,再加上這是一所民辦學校,含金量就更低了。所以用處不大。 在遼東半島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有一所全日制、全寄宿中外合作普通中專學?!|寧省涉外旅游管理學校。學校面朝黃海,側倚青山,自然環境幽雅宜人,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
4. 遼寧旅游局最新通知
70歲以上免費,65歲以上優惠。千山位于遼寧省鞍山市東南17公里處,總面積44平方公里,素有“東北明珠”之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千山為長白山支脈,主峰高708.3米,總面積72平方公里。
山峰總數為999座,其數近千,故名“千山”,又名“積翠山”、“千華山”、“千頂山”、“千朵蓮花山”,千山“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廟不古,無處不幽”,古往今來一直是吸引眾多游人的人間勝境,千山正門就可以看見兩行大字“南海八千路,遼東第一山”。
5. 遼寧省旅游政策
遼寧省內各市區相互走動基本上用行程碼即可。不需要核酸檢測。除非當地區有特殊要求做核酸檢測。
6. 遼寧省旅游管理條例全文
遼寧涉外旅游管理學校位于 遼寧省大連市高新園區七賢路22號。是在甘井子區。 該學校還有一個北校區,是在金州。
7. 遼寧省旅游局
遼寧省的旅游景點多達29個,年旅游收入223億,下面只簡單的說一下排名前三的城市,。
遼寧省地位置優越依山傍水,并且還有大連等沿海城市。沈陽和大連絕對是遼寧省旅游的兩匹黑馬,但是排名第三的旅游城市是哪里呢?就是距離沈陽最近的城市“撫順”,撫順位于沈陽的東側,對于撫順這座城市來說,近些年還是有很多城市內容被大家所熟知,例如:紅河谷漂流、旗袍故里新賓赫圖阿拉城、永陵遺址等等
8. 遼寧省旅游管理條例最新
可以去。
回來需要隔離14天。
游客需要提供個人健康碼,核酸檢測報告,身份證,戴好口罩,以及做好個人防護。
9. 遼寧省旅游條例(全文)
如果有疫情的地區去,就需要隔離,如果沒有就不需要隔離。
10. 遼寧省旅游局官方網站
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鳳凰山旅游風景區,遼寧省鞍山市干山旅游風景區,遼寧省北鎮閭山旅游風景區,內蒙古甘旗卡大青溝旅游風景區,遼寧省沈陽市世博園旅游風景區,遼寧省沈陽市棋盤山旅游風景區,遼寧省沈陽市故宮博物館,遼寧省沈陽市北陵公園。
11. 遼寧省旅游發展委員會
遼寧省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職稱評審工作,加強職稱評審管理與服務,保證職稱評審質量,根據《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 40 號)和國家《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中辦發〔2024〕77號)及省《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遼委辦發〔2024〕48號)等精神,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職稱評審是評價專業技術人才的主要方式,指按照評審標準和程序,對專業技術人才品德、能力、業績和貢獻的評議和認定。職稱評審結果是專業技術人才聘用、考核、晉升等的重要依據。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對與本省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等(以下稱用人單位)建立人事勞動關系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在本省工作1年以上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開展的職稱評審工作。
第四條 職稱評審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科學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道德、創新能力、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
第五條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是本省職稱評審工作的綜合管理部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負責職稱評審工作的規劃布局、政策制定、專業設置(調整)、專家管理、組織實施、工作指導和監督檢查。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授權備案的行業主管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自主評審單位等職稱評審服務機構(以下簡稱評審機構),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自職責范圍內的職稱評審管理和具體實施工作。
第六條 職稱評審標準堅持體現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特點的分類評審標準。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依據各職稱系列的國家標準,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省各職稱系列、專業的分類評審標準。各市參照制定市級標準,自主評審的用人單位可制定本單位職稱分類評審標準,并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單位標準不得低于所屬市級標準,市級標準不得低于本省標準。
第二章 職稱評審委員會
第七條 各地區、各部門以及用人單位等按照規定開展職稱評審,應當申請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委會”)。評委會負責評議、認定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依據評審標準和評審規則獨立開展評審工作,對組建單位負責,受組建單位監督。評委會按照職稱系列或者專業組建,不得跨系列組建綜合性評委會。
評委會實行代碼制度。
第八條 申請組建評委會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ㄒ唬楠毩⒎ㄈ藛挝?,具備組建相應評委會的專業條件和專家力量;
(二)可配備專職工作人員負責職稱評審工作,專職工作人員應熟悉職稱業務、了解掌握本行業人才基本特點、行業發展動態,可熟練掌握承接評審系列(專業)的評審標準、工作程序、受理流程等工作要求,周到熱情提供職稱評審、咨詢服務等工作;
?。ㄈ┠軌虺袚蚍e極參加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安排部署的職稱評審相關改革、標準修訂、調研任務等工作。
第九條 評委會分為高級、中級、初級評委會。同一評委會的高一級評委會可以代評同系列(專業)低級別的職稱。
申請組建高級評委會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擬評審的職稱系列或者專業為評委會組建單位的主體職稱系列或者專業;
?。ǘM評審的職稱系列或者專業在行業內具有重要影響力,能夠代表本領域的專業發展水平;
?。ㄈ┚哂幸欢〝盗康膶I技術人才和符合條件的高級職稱評審專家;
(四)具有開展高級職稱評審的能力。
中級、初級評委會組建條件由相應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參照制訂。
第十條 實行評委會核準備案管理制度。評委會備案有效期不得超過3年(自核準備案之日起計算),有效期屆滿,或在有效期內因組建單位合并、職能轉變、授權變更及其他重大情況變更時應重新核準備案。核準備案時,應明確評審機構、評審系列與專業、評審層級、評審人員范圍、專家庫評審專家名單、評審標準、評審工作程序等內容。
全省各部門(單位)、各地區申請組建高級評委會,省直行業主管部門(單位)及其所屬單位申請組建中級、初級評委會,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核準備案;各市屬部門(單位)申請組建中級、初級評委會,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準備案;企事業單位申請自主開展中級、初級評審,按照隸屬關系、注冊地,由相應市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準備案。
第十一條 評委會組成人員應當是單數,一般設主任委員1人和副主任委員1至3人,委員若干人。按照職稱系列組建的高級評委會評審專家不少于25人,按照專業組建的評審專家不少于11人;按照職稱系列組建的中級評委會評審專家不少于19人,按照專業組建的評審專家不少于7人;初級評委會評審專家不少于7人。
組建高級評委會的人數,經書面申請并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同意,可以適當調整;中級評委會的人數,可按照管理權限,由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予以適當調整;組建初級評委會的人數一般不予調整。
第十二條 評委會專家庫評審專家管理堅持“單位推薦、社會征集、分級使用、隨機抽取、嚴格監督”的原則。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職責負責各級專家庫建設的綜合管理監督工作,建立評審專家審核、備案、退出機制,實行動態管理。
各評審機構負責做好對評審專家的征集、審查、聘用、培訓、調整、使用、監督、考核等日常工作。組建專家庫過程中應積極吸納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學會、企業等專家進入專家庫,專家庫中基層一線專家、中直單位專家、非公領域專家、青年專家應有一定比例。
評審專家應遵守憲法和法律,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在評審的職稱系列(專業)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能夠代表本領域的技術發展水平,具備較高的評審能力、社會公信力和具有較高的權威性。評審專家每屆任期不得超過3年。
評審專家庫參照本辦法第十條進行核準備案,從專家庫中抽取專家組成的職稱評審委員會不再備案。
第三章 申報審核
第十三條 各系列(專業)職稱評審一般每年開展一次,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每年發布全省職稱工作安排意見,部署職稱評審工作。評審機構應按照工作要求,在評審范圍內公布評審標準、申報條件、評審方式、受理時間地點和提報材料等事項。
第十四條 申報職稱評審的人員(以下簡稱申報人)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符合相應職稱系列或者專業、相應級別職稱評審規定的申報條件。
申報人應當為本單位在職的專業技術人才,離退休人員不得申報參加職稱評審。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記過以上處分、違反行業法律法規受到從業限制等處罰的,在受處分或處罰期間不得申報參加職稱評審。
第十五條 申報人一般應當按照職稱層級逐級申報職稱評審。對于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本省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以直接申報高級職稱評審。
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可以合理放寬資歷、年限等條件限制,根據其能力、業績和貢獻直接申報相應級別職稱評審或直接認定相應級別職稱。
對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側重考查其實際工作業績,適當放寬學歷和任職年限要求。
第十六條 申報人應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照客觀、準確、齊全的要求提交申報材料,并對其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涉密材料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或由申報人所在單位進行脫密處理后方可用于申報。
凡是通過法定證照、書面告知承諾、政府部門內部核查或者部門間核查、網絡核驗等能夠辦理的,不得要求申報人額外提供證明材料。
第十七條 申報人所在單位按照評審程序對申報材料和申報人履職情況進行嚴格審核,擇優推薦并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經公示無異議后,所在單位按照管理權限逐級上報相應主管部門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資格審查進行推薦。
所在單位具體負責職稱部門應當如實填寫申報人推薦意見,并對審核和推薦意見真實性負責。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職稱評審,可以由所在單位或者人事代理機構等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
自由職業者申報職稱評審,可以由人事代理機構、所屬行業協會學會等組織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
第十八條 暢通符合申報條件人員申報渠道。對不具備評委會組建條件的系列或專業的申報人員,可進行委托評審,并明確委托方、受托方相應職責。中直單位、外省市等所屬專業技術人才委托本省職稱評審的,須經申報人所在單位同意,并由具有職稱評審管理權限的上級主管單位人事部門或相應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向本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出具相應委托評審函后,按照本省職稱評審有關要求進行申報。
本省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委托評審的,須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確認并出具委托函后,由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準備案的相關評委會代為評審。
第十九條 評審機構按照申報條件,在規定時限內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申報材料不完整、不規范、不符合規定條件的,評審機構應在規定期限內一次性告知申報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申報人逾期未補正或未按要求履行申報手續的,視為放棄申報。
第四章 組織評審
第二十條 評委會應當遵循客觀、公平、公正、民主、擇優的原則,嚴格遵守評審程序和評審規則,嚴格掌握評審標準,切實保證評審質量。參與職稱評審工作的評審專家和工作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恪守職業道德,嚴肅工作紀律,遵守保密規定,評審專家和工作人員應與評審機構簽署工作保密協議。評審專家、工作人員與評審工作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客觀公正的,應當主動申請回避,評審機構發現的,應當通知其回避。
第二十一條 評審機構組織召開年度評審會議前,須向核準評委會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交申報人員名單及審核申報材料的書面意見等材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同意召開年度評審會議的,應在評審會議召開前3個工作日,從評委會專家庫中隨機抽取評審專家組成年度評委會,并將名單報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實行自主評審的用人單位可根據核準備案的評審專家名單,自行確定評審專家。
第二十二條 評審會議由主任委員或者副主任委員主持,出席評審會議的專家人數應當不少于職稱評審委員會人數的2/3。正高級評委會的評審專家須為具有本專業正高級職稱的專家;副高級、中級評委會評審專家須為具有本專業本層級別及以上職稱的專家,其中具備本專業上一層級職稱的評審專家比例一般不低于1/2;初級評委會評審專家應具備本專業中級及以上職稱,其中具備本專業高級職稱的評審專家比例不低于1/2。
評審機構應根據參與申報人的數量、專業分布,在評委會下設置若干評議組,每個評議組評審專家不少于3人,負責對申報人提出評議意見;也可以不設評議組,由評委會3名以上評審專家按照分工,提出評議意見。評議組或者分工負責評議的專家在評審會議上介紹評議情況,作為評委會評議表決的參考。
第二十三條 評委會可采用審閱材料、考核認定、個人述職、面試答辯、實踐操作、業績成果展示等多種評價方式,按照評審標準,針對專業技術人才的行業特點,對申報人進行定量和定性評價,提出書面評議意見,作為評議表決的重要參考依據。
第二十四條 評委會根據評議組或評審專家初審意見,集中討論、評議,并結合申報人所在單位推薦意見進行綜合評價,通過無記名投票表決。同意票數達到出席評審會議評審專家總數的2/3及以上的即為評審通過。未出席評審會議的評審專家不得委托他人投票或者補充投票,嚴禁多輪投票。投票結束后,主任委員或主持評審會議的副主任委員宣布投票結果。出席會議的全體評審專家簽字確認評審結果。
第二十五條 評審結束后,評審機構應及時將評審結果和評審工作情況按管轄權報送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評審通過人員的申報材料(信息)和評審機構的評審范圍、評審程序、評審質量、通過率等進行核驗,對不符合相應規定和程序的予以糾正。
第二十六條 經相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評審結果和評審工作核驗后,評審機構對評審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
公示期間,對通過舉報投訴等方式發現的問題線索,由評審機構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調查核實。經查證屬實影響評審結果的,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經公示無異議的評審通過人員,按照規定由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確認備案。自主評審單位對其自主評審通過人員確認,并報核準評委會的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確認備案材料歸檔管理,永久保存。
第二十七條 申報人對涉及本人的評審結果不服的,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復查、進行投訴。評審機構負責受理復查申請,并將復查情況答復申報人。
第二十八條 評審會議應全程記錄,內容包括評審日期、會議議程、出席評審專家、評審專家發言摘要、評審對象、評審情況、評議意見、投票結果等內容,由評審機構留存備查,保證評審全程可倒查可追溯。會議記錄歸檔管理,永久保存。
第二十九條 評審會議實行封閉管理,評審專家名單、評審會議材料一般不得對外公布。評審專家和評審機構工作人員不得對外泄露評審內容,不得私自接收評審材料,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
評審全部結束后,評審機構應及時對評審工作進行總結分析,形成報告,報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第五章 評審服務
第三十條 評審機構應建立和完善職稱評價服務平臺,提供便捷化服務,進一步減少紙質材料,縮短辦理時限,應加強職稱評審信息化建設,推廣在線評審,逐步實現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建立健全職稱評審信息化管理系統,統一數據標準,規范評審結果等數據采集。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保障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提升服務質效,逐步加快開放職稱信息查詢驗證服務,盡早實現專業技術人才職稱信息跨地區在線核驗。積極探索實行職稱評審電子證書。電子證書與紙質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二條 凡在非本省所屬單位工作并按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職稱的人員流動到本省所屬單位后,用人單位可參考調入人員已取得的職稱,按照崗位要求擇優錄用或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申報高一級職稱的人員,可按原職稱證書直接申報。
第三十三條 根據職稱評審結果聘任的專業技術人才工作崗位變動的,需要轉換系列進行聘任的,用人單位可按照新崗位要求和有關規定,結合崗位職數情況,擇優聘任與原職稱級別相同的專業技術職務。申報高一級職稱的人員,除有特殊規定的系列外,仍本著“干什么、評什么”的原則,經所在單位審核后,可按照新系列的要求持原職稱證書直接申報。
第三十四條 在國家確定的專業技術人才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范圍內,專業技術人才取得職業資格即可認定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五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職稱評審工作的監督檢查。被檢查的單位、相關機構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與職稱評審有關的資料,不得拒絕檢查或者謊報、瞞報。
第三十六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通過質詢、約談、現場觀摩、查閱資料等形式,對各級評委會及評審機構開展的評審工作進行檢查、抽查、巡查,依據有關問題線索進行倒查、復查。
第三十七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應依法嚴肅查處職稱評審舞弊、擾亂職稱評審秩序、假冒職稱評審、制作和銷售假證等違法行為。
第三十八條 評審機構應當依法執行物價、財政部門核準的經費使用標準,自覺接受監督和審計。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二十條規定,評委會未經核準備案、有效期屆滿或發生重大變更情況未重新核準備案,或者超越職稱評審權限、擅自擴大職稱評審范圍的,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其職稱評審權限或者超越權限和范圍的職稱評審行為不予認可;評委會違反評審程序,不能保證評審質量,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由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取消評委會組建單位職稱評審權,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四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申報人存在提供虛假材料、剽竊他人作品和學術成果或者通過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職稱行為,由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評審機構撤銷其申報資格,取得職稱的,撤銷其職稱,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記錄期限為3年,并按有關規定處理。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申報人所在工作單位或推薦單位未依法履行審核職責或委托程序的,由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評審機構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批評教育,并責令采取補救措施,對未按要求委托評審的職稱評審行為不予認可;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或者人事代理機構等未依法履行審核職責的,按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第二十五條規定,評審機構未依法履行審核職責或未按規定核驗備案的,由相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批評教育,并責令采取補救措施;情節嚴重的,取消其職稱評審權,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九條規定,評審專家違反評審紀律,故意泄露專家身份或利用職稱評審工作便利為本人或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由評審機構取消其評審專家資格,通報批評并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九條規定的評審機構工作人員及有關工作人員,利用評審工作便利打招呼、放寬條件、牽線搭橋、徇私舞弊、暗箱操作或有其他違紀違規行為的,由評審機構責令不得再從事職稱評審工作,進行通報批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評審機構未認真落實職稱評審工作的相關政策和規定,情節嚴重或導致不良影響的,或制度缺失、管理混亂、評審質量不高、社會反響較大的,視情況給予責令限期整改、暫停評審工作、收回評審權,并依法追究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遼寧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暫行辦法》(遼人發〔1999〕11號)、《遼寧省職稱評審管理辦法(試行)》(遼人社發〔2024〕9號)、《遼寧省職稱評審委員會核準備案管理辦法(試行)》(遼人社發〔2024〕10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