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多少個傳統節日分別是什么?
農歷節日有30個,如下
1、正月初一 :春節
2、正月十五 : 元宵節
3、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4、正月二十五 : 填倉節
5、正月二十九 : 送窮日
6、二月初一 : 瑤族忌鳥節
7、二月初二 : 春龍節(龍抬頭) 畬族會親節
8、二月初八 : 僳僳族刀桿節
9、三月十五 : 佤族播種節
10、三月十五至二十五 : 白族三月街
11、四月初八 : 牛王誕
12、四月中旬 :(傣歷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傣族潑水節
13、四月十八 : 錫伯族西遷節
14、五月初五 : 端午節
15、五月十三 :阿昌族潑水節
16、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17、五月二十九: 瑤族達努節
18、六月初六 : 壯族祭田節、 瑤族嘗新節
19、六月二十四 : 火把節
20、七月初七 : 女兒節 、七夕情人節
21、七月十三 : 侗族吃新節
22、七月十五:中元節、盂蘭盆會 、普米族轉山會
23、八月十五:中秋節
24、九月初九 :重陽節
25、十月初一 : 祭祖節
26、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27、十一月二十:黎族年、
28、臘月初八:臘八節
29、臘月二十三:小年
30、臘月最后一天:除夕
誰知道二十四節氣都有哪些習俗?
重陽登高,門口插茱萸;中秋賞月,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冬至吃餃子;清明掃墓;臘八要做臘八粥;但是這只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除了冬至和清明,并不是二十四節氣里的,
我只是知道二十四節氣從時間排序應該是;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至于它們分別有什么習俗,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抱歉!
春節是幾月幾日,元宵呢,清明,端午,乞巧,中秋, 重陽
春節是農歷一月初一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元宵是農歷一月十五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清明節是四月初五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端午節是五月初五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
乞巧節是七月初七(中國情人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后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重陽節是九月九日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