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監利旅游美食,湖北監利縣旅游
1. 湖北監利縣旅游
只能上職高,監利高中的資格線是468分。
無奈中,職高也是不錯的選擇。職高不僅要學習高中的基本課程,還要學習專業知識,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體育、公共藝術、信息技術,以及幼兒教師、種植、養殖、機電、電工電子、汽修、計算機、建筑、旅游、醫藥衛生等。
2. 監利周邊游
武漢漢口古田一路有一個長途車站,好像原來去漢正街的車都到那里去了,還有漢口火車站那里有金家墩長途客運站,也有監利的車;武昌宏基和付家坡客運站都有監利車,車費七十左右,如果大型節假日或春節期間估計還會漲價
3. 湖北監利有什么旅游的地方
進去就要門票的,有了門票之后,里面都可以免費玩。
這些項目都挺刺激的,搖滾巨輪大喇叭這些較熱門的項目有特權通道真的是太好了,玩一圈過來到晚上八點多了,熱浪谷區的項目好像都不用排隊。
巨蟒這些都可以直接玩,最后那個巨洪峽真的是太喜歡了,玩刺激過后的放松,整整漂了四圈,才去更衣沐浴回家,重點跟你們講一下,水上樂園這里是換完衣服才去租柜子放東西。
4. 監利縣旅行社
2024年6月1日晚,從南京駛往重慶的客船“東方之星”輪在長江中游湖北省荊州市監利段水域發生翻沉。事發時客船上共有454人,其中旅客403人,船員46人,旅行社工作人員5人。旅客多為旅行社組織出游的老年人,其中有359名游客購買了旅游意外險,其中75歲以下保額10萬元,超過75歲保額是5萬元。截至6月12日,“東方之星”沉船事件442名遇難者遺體均已找到,身份通過DNA比對確認,遺體全部移交事故善后處理組。沉船事件中12人生還。
8日下午,聯合驗收組經過兩個小時的全面細致檢查后確認清理完畢,各方代表分別在驗收清單上簽字。至此,“東方之星”現場排查清理工作全部完成。
13日起搜救工作結束。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要繼續認真細致做好善后處理、事件調查等相關工作。
此前獲救的“東方之星”號船長、輪機長已被控制并展開訊問。相關專家還將在船上搜尋工作完成后登船調查。專家將登船分別對船艙整體結構、氣象條件以及周邊水域水文條件進行調查,解答事發前是否有天氣預警,為何有船選擇拋錨而“東方之星”卻選擇續航等疑問。
“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件中共涉及保險金額9252萬元。
5. 監利 旅游
1 紫云英花海
紫云英花海全長約26公里 ,所有花草都是原生態自然生長,紫云英花籽通過夏天的江水傳播,不斷繁衍擴散,形成了這片花海。
一年四季,長江故道碧波茂草、魚蝦肥美,成為珍稀鳥類以及白豚、江豚、麋鹿等生物的天然棲息地。
2 長江故道。
何王廟故道與熱鬧的城鎮鄉村,被蜿蜒曲折的長江干堤相隔,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這里水質清澈,餌料豐富,是省級江豚自然保護區;這里樹木成林,水草豐茂,是鳥雀牛羊的天堂。春天,這里面朝大江,春暖花開;夏天,這里槳聲燈影,漁舟唱晚;秋天,這里碧水長天,孤鶩齊飛;冬天,這里黃沙寂寂,白雪皚皚。真正是故道四季景,遠近各不同。
3
楊林山
楊林山旅游度假區生態環境優越,自然山水風光旖旎,森林覆蓋率高,動植物資源豐富。龍井水庫水面蜿蜒曲幽,島嶼點綴其中。
6. 湖北監利縣景點
監利縣濱江公園不是以前的游樂場好像是,慈溪的游樂場的話一般都去峙山公園吧,這個公園是我小時候經常節假日去的,現在已經免費了,聽說搞的還不錯,當然慈溪其他的旅游景點也是有的,但這個是屬于游樂場范疇的!
7. 湖北省監利縣
監利縣地處長江之濱,東擁洪湖,南望洞庭湖,北抵漢江支流東荊河,西畔白鷺湖,是四水之地,國土以平原、河湖港叉為主體,自然災害以洪災為主,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歷史文化遺跡以湘鄂西和紅二(賀龍)軍團為主,另外還有新石器時代、屈原濯櫻臺、楚荊(景夷)臺、周老嘴楚章華臺、周老嘴明清古鎮、程集明清古鎮。歷史名人有伍子胥、申包胥、胡廣、王柏心等人。
特產主要是:荊州半夏(中藥)、監利豬、監利福壽貢米、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荊江黃鱔、小龍蝦、河蟹等…總之,監利縣適合生活,不適合工業,位于武漢、荊州和湖南岳陽三市的中心點上,東北距離武漢240千米,西北距離荊州110千米,南距岳陽95千米,具有優越的外圍交通體系,不足在于境內交通體系不完善,至于人品這個作為監利人,不好自作評價,有句老話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要了解監利怎么樣,首先得了解這里歷史環境、生活習俗。
8. 監利縣一日游
在湖北省的西南部 資料來源:監利縣政府網站.
http://www.jianli.net/
芙蓉之國――監利,猶如鑲嵌在江漢平原南端的一顆明珠。東沿洪湖,有水面50余萬畝,為監利、洪湖兩縣(市)共有,西望荊沙,長江水迂回于南,東荊河靜臥在北。監利境內河網密布,湖泊星羅,土壤肥沃,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這里地利形勝,物華天寶,人才輩出,古籍浩瀚,可謂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有史以來,勤勞勇敢的監利人民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豐腴的土地上。正是這些不避艱辛,不畏強暴,不懼邪惡,可歌可敬的人民創造了極其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譜寫了絢麗多彩的歷史篇章。 有一位哲人曾經這樣說過:埃及人所獲得的土地,是由于尼羅河的恩賜。那么,監利人所獲得的土地,則完全是由于長江和東荊河的饋贈。 龍 舟 竟 渡 遼闊富繞的江漢平原,原是一望無際的云夢古澤,后經長江的多次泛濫和漢江三角洲不斷延伸和擴大而逐漸形成了沖擊平原。監利縣就是鑲嵌在江漢平原上的一顆明珠。它位于湖北省的南部,洞庭湖的北面,東帶洪湖,南瀕長江,漢江支流東荊河繞北部邊界蜿蜓東去。全縣南北長74公里,東西寬60公里,總面積為3237.67 平方公里,跨東經112.35-113.19,北緯29.26-30.12,西與江陵,石首傍江接壤、北與潛江、仙桃(沔陽縣)夾河相鄰,東與洪湖連壤交界,南與湖南的華容、臨湘、岳陽隔江相望。 監利縣地勢平坦,是典型的平原地形。地面海拔高度在23.5-30.5米之間,高差僅 7米。放眼遠望,大地似錦,一馬平川,打破這種平原單調景觀的是位于東部長江之濱的兩個小山丘――楊林山和獅子山,它們是江南丘陵的余脈,由于地殼運動,發生了斷裂和錯動,在長江南移過程中,河床沿斷裂層發育成長,這兩個山丘即遺留在江北。楊林山海拔78.8米,為全縣制高點;獅子山海拔58米,兩山共占地約4平方公里。它們宛如兩個威嚴的武士,守護著監利的東大門,閱盡了人間滄桑,在監利的發展史上,寫下了不同凡響的篇章。解放后在楊林山修建的楊林山泵站,泄洪引水,氣勢螃薄,既保證了縣內20多萬畝農田旱澇保收,又為楊林山增添了新的景點;近年修復的天妃廟(娘娘廟)高踞于山巔,腑視著長江。登山游廟,極目楚天,遠山如游龍起伏,翠疊蒼莽;洪湖浮光掠影,雪亮如鏡;大江滾滾東去,驚濤拍岸,充滿生機活力。如詩如畫的江山,盡收眼底。 監利的地形大勢是:南部長江沿岸,北部東荊河沿岸和西部較高,中間和東部屬于湖洼地帶,低于西面和南北兩側地區,高低相差6米左右,自然形成撮箕型,宜排灌和水利。之所以這樣,是由于長江、東荊河的多次泛濫,大量泥沙溢出河床,當流速減后,便很快沉積下來,形成天然大堤,天然堤隨洪水上漲不斷增高,兩岸地勢變得高亢,江河之間就形成地勢相對低下的洼地。 獅子山頭,看夕陽西下,其樂融融。 監利縣是中國內地的普通一縣。它的發展與中國的整個歷史息息相關,隨著國家的強盛而興旺發達,也因國家的動亂而傷痕遍體。 夏商時期,監利縣屬于古南蠻國。這是一個剛剛步入文明時代的小國,它的都城大約在今天余埠(監利)古井口南面約1里的地方。西周時期,監利稱為州國,是周天子下面的一個小諸候國。春秋時,楚文王將都城遷到江漢平原的西陲紀南城,楚國開始強大起來,并吞并了周圍的許多小國,州國也為楚文王所滅,監利全境便成了楚國的屬地。 公元前576年,河南的許國遭到鄭國的侵略,請求楚國保護,得到了楚王的允許,后經過很多周折,終于在公元前586年在監利境內建立了容城國,成為楚王的附庸。 秦始皇并吞六國,統一天下,廢除分封地,建立郡縣制,這里為州陵縣,隸屬南郡(今江陵)。漢初,古容城地域出現了州陵縣和華容縣(湖南的華容縣是在隋朝開皇18年才改稱華容的,可能是襲用了這個芳名)。漢獻帝建安13年(公元 208年),曹操軍敗赤壁,華容歸屬東吳。由于此地“士卑沃、廣陂澤”,“地富魚稻”,西北境內曾產鹽。于是東吳便“令官督辦”以監鹽漁之利。公元 222年,孫權稱帝,從華容縣劃出一小塊地方設立監利縣。從此,監利作為一個縣名正式出現于歷史舞臺,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了。 南北朝時期,華容縣屬荊州,監利改屬巴陵郡。梁朝在巴陵郡設立巴州,劃監利為監利郡。于是監利就成為郡府所在地了,但存在的時間并不長。隋唐五代時,監利縣的建制沒有多大變化。后周時,曾一度將監利改為復州,宋朝時屬江陵府。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三年( 965年)以白沙垸分設玉沙縣。熙寧六年(1078年),又撤銷玉沙縣并入監利。 南宋度宗咸淳年間,因蒙古人加緊進攻中國的南方,兵荒馬亂,南宋政府自顧不暇而廢置監利縣。直到元朝末年,順帝整飭南宋州郡時才又設立。明代監利屬荊州府,清朝一直沿襲未變。中華民國廢府設道,監利屬荊宜道,民國二十一年,監利屬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后又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監利縣是紅軍、新四軍和解放軍的根據地,1928年就建立有蘇維埃政權,屬鄂西聯縣政府。1930年9月,在監利成立了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1931年12月,在監利縣周老嘴成立了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1943年至1946年間,在監利西北地區設立監利縣人民政府,縣東北地區設立監沔行委會,均屬襄南政務委員會領導1947年至1949年縣北已成為解放區,屬監沔縣民主政府管轄。1949年4月全縣解放,屬沔陽專區,1951年改屬荊州專區,現屬荊州市。 監利的人口數字,在明朝以前無據可考。明朝始有戶口記載。如明英宗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為 5957戶,28185 口。以后于明憲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明穆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其戶口稍有增減。由于當時賦役的輕重系于人口的多寡,所以隱瞞人口的情況比較嚴重,這些統計數據也很不精確。 明朝末年,由于長期的戰爭動亂,災荒和瘟疫,使監利縣的人口損失過半。現在的監利居民,如果翻閱他們的家譜,就會知道,很多是在清朝初年由江西一帶遷移到監利定居的。清朝統治時期,由于社會相對安定和清政府“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使監利人口增長非常之快。同治兩年(公元1865年),編審全縣男女老少人口共為882609口,國民黨統治時期,由于瘟疫災荒和反動勢力的大屠殺,到1934年全縣人口減少到468777人;1949年,全縣有人口56萬;1999年,監利人口已達到 141萬。現在,控制人口增長已成為全社會十分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 監利的居民,漢族占99% 以上,少數民族有回族、壯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等13個民族,共700多人,以回族居多。 回族居多是由河南省唐縣遷入的三戶做馬、牛、羊生意的商人發展起來的。其中姓王的一戶,姓武的一戶。一百多年來,已發展到了幾百人。其于的少數民族均系近百余年來,先后從外地流入監利定居的。 各種宗教于不同的時代傳入監利,佛教和道教最早,其余的至多不過百余年的歷史。回民帶進了伊斯蘭教,天主教于1900年傳到了監利,基督教是1906年由兩個瑞典人傳入的。但這些宗教并沒有在監利廣泛傳播。更沒有給監利居民的生活帶來大的影響。由于少數民族人口很少,又長期與漢族人聚居在一起,他們的特征自然地逐漸消失。現在監利境內的少數民族人外表到他們的生活習俗,與漢族人并無二樣。 給監利居民以很大影響的是儒教,此外還有一些原始的土生土長的宗教。如果你走入監利農民的住宅,就會看到堂屋的神龕上供奉著“天地國親師”的牌位。儒教崇拜的是“天地君親師”,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沒有君主敬奉了,神龕上的“君”也就變成了“國”。 解放以前,封建的宗法制度普及全縣。很多村落都是根據同姓聚居的姓氏來命名的。各姓都有戶長、族長、房長。所謂戶長,就是一姓之長,他的職權是代表祖先執行家法。解放以后,隨著社會制度的變更和生產力的發展。宗法制度已經不復存在。不過它的殘余仍然象幽靈一要,不時在社會上和人們的心中游蕩,有的地方甚至還有死灰復燃之患。 監利居民的方言土語較多,而且監南與監北的口音很不一樣,這可能與清初大批移民來監利定居有關。監南人在外地很多會被人們誤認為是湖南人,監北人則被認為在沔陽人。 監利縣的風俗習慣與鄰縣大致相同。農歷正月初一這天,先拜祖神、后拜父母、出外叫出行。初二拜丈母,初三家家戶戶互相團拜,稱為“拜年”。正月初九為“上九日”,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圓霄燈會;清明前后,家家踏青掃墓,祭奠去世的親人;五月初五,賀端陽,門前掛艾葉,吃粽子,劃龍船;六月六日,嬌陽似火,家家曬衣物,稱為“曬龍袍”,七月前半月,到處燒化紙線,告慰祖神;八月十五叫“中秋”,晚上吃月餅茶點,叫“中秋賞月”;十二月初八叫做“臘八日”;家家挑臘水泡糍耙;二十四日過小年敬灶神;三十晚上叫“除夕”,這一天,全家團聚,置辦豐盛的酒菜,開懷暢飲,稱“團年”,也叫“吃年飯”;子弟向父兄拜揖喊“辭年”,到了晚上,家家一團火,家人圍火而坐,敘舊迎新,俗稱“三十夜里火,十五夜里燈”。除夕之夜,通宵不睡稱為“守歲”。 監利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和我國文化的特定氛圍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俗習慣。隨著現代社會的開放與進步,社會結構和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現在監利的婚喪禮儀,節日風俗正在接受現代社會的廣泛熏陶。
9. 湖北監利縣旅游景點介紹
監利縣境內有柳關大溪文化遺址 ,福田大溪文化遺址 ,獅子山龍山文化遺址等新石器時代的遺跡,這里還是三國時著名的華容道的遺址所在地,更是名人伍子胥的故鄉。近代,賀龍、周逸群在監利縣開創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留下了許多與紅色革命相關的歷史遺存。
10. 湖北監利縣旅游景點推薦
荊州江陵碑苑:江陵碑苑由臺北市江陵同鄉會贊助興建,坐落在古城東門與新東門之間的城垣內側,占地6000余平方米,落成于1992年。
江陵碑苑為仿古建筑群,由前廳、東西廂、碑堂、碑廊、碑亭、楚天樓、過廳、小花園等18座建筑物組成,氣勢雄渾,樸實典雅,是古城東門景區重要的文化游覽新景點。 江陵碑苑是我國南方第一座園林式碑林。苑內匯集古今中外著名書法藝術大師的書法篆刻名作碑刻300余幀。
公交:市內1、16、18、20路公交車
荊州古城: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里有保存較完好的荊州古城墻,城內東西直徑3.75公里,南北直徑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墻周長10.5公里,高8.83米,共六座城門,每座城門上均建有城樓。
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邊是水城,中間是磚城,里面是土城。據說當年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墻特別堅固。現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荊州古城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荊州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著眾多的古跡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跡,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
門票價格:50元
交通:乘18路,16路公共汽車可到東門、新北門,乘坐15路公共汽車可到東門、新南門
藍田生態旅游風景區:藍田生態旅游風景區是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位于湖北荊州市洪湖瞿家灣鎮。風景區陸路四通八達,距宜黃高速公路58公里,東接武漢,距武漢市170公里,西挽荊州。洪湖藍田旅游風景區是以洪湖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為依托的風景區,具有古(明清文化)、老(革命老區)、水(水鄉特色)、新(全國農業產業化示范區)等特點,屬湖泊型自然風景區。
門票:90元/人
瞿家灣:瞿家灣鎮地處洪湖市西部,西接監利柳關,南倚百里洪湖,北枕洪排大河,東臨沙口新場,三橫兩縱的自然水系,將整個鎮域劃分為功能各異的不同小區,突顯水鄉新鎮的特色風貌。瞿家灣是一塊紅色的土地,革命的火種曾經在這里保存和燃燒,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革命先烈曾在這里浴血戰斗過,昔日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首府就坐落在這里一條飽經滄桑的老街上,這條老街也早已列入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現存有革命舊遺址39處,成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國防教育基地。
門票:15元
公交:可從武漢(在漢口金家墩客運站、武昌付家坡客運站乘坐,在峰口鎮下,然后轉乘前往瞿家灣的中巴即可,約需3小時,35元)、荊州(在荊州長途客運站乘車,在峰口鎮下,然后轉乘前往瞿家灣的中巴即可,約需4小時,45元)
章華寺 :章華寺座落在市區東北隅之太師淵(原屬江陵縣),其地名豫章臺,相傳為楚國遺址,亦有謂此名章華臺,此寺由此得名。據記載,章臺寺始建于元泰定年間,明建文帝曾游此寺并吟曰:“楚歌趙舞今何在?唯見寒鴉繞樹啼”。清道光時期(1821年),因禪堂窄小,寺僧拓地增舍,竭力經營,終致廟貌巍峨。
門票:3元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湖北省江漢平原中部、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荊州江陵縣內,建于1992年,面積666.67公頃。 八嶺山上古木參天,花草繽紛,四季鳥語花香。名勝古跡甚多,人文景觀極為豐富,地下埋藏的歷史文物全國罕見,堪稱我國的一座“地下文物寶庫”、“地下書庫”、“地下博物館”。八嶺山的自然景觀優美旖旎,“八嶺松云”是江陵著名的“八景”之一。
門票價格:20元
交通:從荊州坐車到江陵即可
濱湖公園:濱湖公園位于洈水風景區腹地清神路和水上線路的交匯處,由臺胞韓玉先生獨資興建,該公園耗資近1000萬元,占地面積20余畝,東沿與“桃花島”一衣帶水,直線距離僅800米,南邊是繁華的洈水景區上游碼頭,西與珍珠仙女井相連,北面是新神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濱湖公園內怪石嶙峋,林木蓊郁,“百獸山”、“仙人洞”等點綴其間,植物公園春之桃花,夏之荷花,秋之楓葉,冬之芍藥隨四時交替竟相爭妍,美不勝收。“兒童娛樂城”集現代高科技的高檔次休閑娛樂設備于一體,是廣大游客名符其實的游園。漫步由名貴樹排列的8米寬林蔭主道,聽濤聲陣陣,聞島語花香,不覺便進入園內精妙處——“情侶峪”,該峪幽深僻靜,冬暖夏涼,峪內服務周到,“吃、注行、游、購、娛”應有盡有,置身此峪,如入五里霧中。
上一篇: 驢媽媽旅游專賣店客服,驢媽媽旅游網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