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的多頭管理,旅游景區功能分區案例
1. 旅游景區功能分區案例
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如何構建出最符合農村實際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方式呢?如何使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獲取最實實在在的收益呢?
且看這十二大發展模式及典型落地案例:
資源開發型
|模式解讀
憑借土地、山水、田園等特色自然資源,開發增收項目,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長。
|落地案例
》開化縣霞川村大石龍水電站·水能資源項目
霞川村由原霞塢、河灘村調整新設,地處開化縣西部邊陲,毗鄰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東頭村。由于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地寡林茂,霞川村村集體無經營性收入,全村70%以上的青壯年外出務工,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經濟薄弱村。
為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近年來,霞川村積極探索實踐多元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將目光瞄準了村里現有資源——大石龍水電站。水能資源的綜合利用開發,將帶來巨大發展“錢力”。水電站建于上世紀70年代,前幾年因機器老化故障、承包到期無人維護等原因關停,2024年大石龍水電站增效擴容技改項目列入省級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總投資近300萬元。經過規范化、專業化的設計建設,大石龍水電站發電機順利完成改造,發電能力可達320千瓦,于2018年正式投入運行并成功并網發電。
大石龍水電站通過增效擴容技改,每年為村集體帶來40萬-60萬元的穩定收入,使霞川村一舉摘掉了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帽子”。同時,霞川村的水能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有力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和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實現了農村水電持續健康發展。
產業帶動型
|模式解讀
“主導產業+農戶”,從發展特色農業和農產品入手,以農戶庭院經濟破題,逐步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產品檔次,形成區域性主導產業和拳頭產品。在促進產業發展中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落地案例
》承德隆化縣七家鎮西道村·草莓公社項目
這個只有1260口人的小山村,幾年前是一個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元的窮鄉僻壤,資源亟待整合發展。以西道村草莓產業為依托、草莓元素為主題文化IP的全域、全產業鏈體系規劃,破落的村莊一夜成名。助力當地的產業產能與人居生活煥然一新并不斷迭代升級。村莊規劃后的草莓公社,被評為國家級美麗休閑鄉村。
一是“八合一”融合發展獨特理念,壯大鄉村產業集群隊伍。規劃通過整合四季草莓、森林溫泉、田園風光、特色餐飲、民俗展演等優勢資源,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方式,集中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草莓香草等特色產業,實現“美麗鄉村+扶貧攻堅+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農村特色文化開發+農村電商+溝域經濟+城鄉統籌”八合一融合發展,形成河北美麗鄉村建設典范。
二是“文化IP”草莓公社品牌打造,創意設計引領村莊未來。住宿、餐飲、購物業態融入打造以“草莓采摘、溫泉沐浴、民宿體驗”為主題的全新農旅融合品牌——草莓公社。對農戶住房改造,包括農戶住房外立面改造、庭院營造、室內裝修設計,提供草莓主題住宿體驗;在建筑及景觀小品營造過程中突出草莓文化主題元素。從廊橋、路燈、舞臺到卡通雕塑、產品標識、餐飲用品,融入鮮明的草莓文化元素,打造獨特的食住行游購娛全體驗草莓之旅。
三是“借勢”打造鄉村振興觀摩樣板,規劃設計整合分散資源。充分利用當前鄉村振興大環境下各類政策支持以及旅發大會的助力,依托項目區優良的山水田園環境與農業資源。規劃以草莓產業為主導產業,結合皇家文化、民俗文化兩大文化特色,整合“南部草莓小鎮、中部草莓園、北部稻田”,打造集草莓主題觀光采摘、皇家娛樂休閑方式體驗、田間特色游樂活動體驗為一體的“草莓產業+田園旅游+小鎮” 完美融合的示范樣板項目。
四是美麗休閑鄉村建設政策引導,撬動社會資本引來資金活水。項目總投資1.3億元,流轉土地1300余畝。目前占地面積500畝暖棚及游客中心、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已建設完成,正常投入運營,二期項目正在建設中?!白?018年運營以來,已累計接待游客10.3萬人次,其中2024年上半年已接待游客3.7萬人次,營業收入130萬元?!?/p>
通過規劃團隊打造的“草莓IP”系列項目,西道村草莓種植達到1100畝,全村一半以上耕地都種植草莓,徹底改變過去種大田、靠天收的傳統農業結構,提高了產業層級。僅草莓種植一項,就安置當地150余人,特別是當地婦女廣泛參與其中,按年均2.5萬元計算,增收375萬元。同時,帶動9個種植大戶,以房屋入股,每年每戶最低收入1.5萬元,增收13.5萬元;加之通過土地流轉,租地打工、規模種植、四季采摘,為村集體增收近500萬元,日接待能力8000人。
物業經營型
|模式解讀
引導、扶持村集體利用集體所有的非農建設用地或村留用地,興建標準廠房、專業市場、倉儲設施、職工生活服務設施等,通過物業租賃經營等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
|落地案例
》縉云縣溶江鄉洪坑橋村·農貿市場遷建工程
洪坑橋村位于縉云縣東部,距縣城16公里,是溶江鄉政府所在地。按照當地習俗,每逢農歷“一”“六”是溶江鄉的集市,由于無固定經營場所,集市時馬路沿邊擺滿攤位,被稱為“馬路市場”。至今,“馬路市場”已存在30多年,交通安全、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每年需花費維護成本近10萬元。
為徹底取締以路代市、占道經營的“馬路市場”,溶江鄉政府、村兩委積極謀劃洪坑橋村農貿市場遷建工程,按照縉云縣南鄉最大農貿市場、茶葉交易中心的目標定位,安排建設用地8畝,新建一個停車場、攤位、公廁、水電設施等基礎設施完備的農貿市場。項目總投資180萬元,其中省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試點資金128萬元,地方財政資金10萬元,村級自籌42萬元。
經過溶江鄉政府、村兩委和當地村民的共同努力,2018年,歷時5個月的新農貿市場順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共有200余名攤位業主入駐新農貿市場,實現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近28萬元。此外,通過收取集市臨時攤位租金、茶葉交易場地租金、夜宵攤租金等方式,新農貿市場為洪坑橋村村集體經濟輸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生產服務型
|模式解讀
圍繞村域產業化經營,創辦多種形式的村級經營性服務實體,為農戶提供生產資料、農業機械、病蟲害防治、技術咨詢等服務,或開展聯結龍頭企業和農戶的中介服務,或興辦農產品等專業批發市場,通過開展購銷服務增加村集體收入。
|落地案例
》梧桐街道安樂村·勞務專業合作社及建造配套設施項目
桐鄉市梧桐街道安樂村位于城郊結合部,區域面積5.5平方公里,現有農戶808戶,戶籍人口3000余人,新居民約2.3萬人。村內房產出租現象十分普遍,大量新居民涌入村中,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較為突出。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環境衛生和管理問題,安樂村以省財政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為契機,成立勞務專業合作社,提供衛生保潔、綠化養護等服務。勞務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359萬元,村合作社投資71.8萬元,占股20%。
項目總投資702.8萬元,由村合作社建造一幢8間四層樓的生產管理用房,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800平方米,同時購買相應機械設備,建造配套設施。勞務專業合作社采用企業化管理模式,實行“路長制”與“河長制”包干,明確每位保潔員的責任區域和工作要求,實現村內自我保潔、自我管理。
自2018年起,村合作社按市場價格將建好的管理用房租賃給勞務專業合作社,累計收益116.48萬元;勞務專業合作社通過承接物業管理、小區道路保潔、綠化養護等服務,實現年創收200萬元。如今的安樂村,村居環境干凈、整潔、優美,村級集體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取得了民生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村落建設型
|模式解讀
以歷史文化村落、中心村建設為載體,依托村落建筑、鄉土文化、民俗風情和人居環境等優勢,充分利用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大力發展美麗經濟,拓展集體經濟發展空間,打造村域景區、農家樂、民宿經濟等,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落地案例
》河北承德灤平縣小城子村·美麗休閑鄉村項目
小城子村,坐擁京津,背靠遼蒙,屬于京北黃金游線輻射帶動范圍。650戶、2100余人口,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中心村。
規劃以小城子漢城歷史文化、皇家御道文化、滿族文化為特色,以“皇家驛?!焙汀扒隄h城”為主題,打造集田園觀光、鄉村休閑、鄉居度假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示范、宜居宜游新鄉村。打造為環首都經濟圈“精品皇家文化旅游示范點”,承德市“皇家御道文化開發示范點”,灤平縣“宜居宜游美麗鄉村示范點”。
空間布局以線串點,以點帶面。“點”為入口廣場、村民活動廣場、民俗活態博物館、鄉野公園、村委會等?!熬€”為112國道沿線商業景觀帶、田園游憩帶、民居體驗帶,“面”為在小城子漢城城址基礎上建起來的整個小城子村莊以及小城子田野公園景區。功能分區為“兩帶四區”Y字型結構?!皟蓭А睘榻煌ㄉ虡I軸、田園游憩景觀帶,“四區”為入口服務區、商業休閑區、田園觀光區、鄉居度假區。
規劃設計民俗活態博物館,以小城子村歷史、村民生產生活、滿族風情為主題元素進行博物館展覽設計,以圖片配文字解說、實物等多種形式展示,門票等營收。
規劃設計主題民宿,利用小城子空置民居,分滿族、皇家不同風格,打造高中低端民宿、客棧,發展小城子旅游接待,帶動百姓就業或銷售農特產品,從而實現旅游扶貧和村民致富。
美麗鄉村建設不僅讓村民有了更好的生活環境,還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通過流轉土地,推進集約化經營,全村共計流轉土地1500畝,主要流轉給合作社、種養殖大戶等。每畝土地每年可以獲得1150元的流轉收入。土地流轉出去,閑下來的村民們還能去合作社“上班”領工資,多重收益為農民提供了實打實的保障。
村莊經營型
|模式解讀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促使村莊經營擁有三產融合的可持續性,適宜田園資源和農業特色突出的項目區,打造出區域品牌名片,申報省級、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成功后將獲得相應資金補助。
|落地案例
》河北省遷西花鄉果巷
規劃區總面積7.35萬畝,涵蓋12個行政村。總投資17.2億元,獲財政資金2.1億元,撬動社會資本10億元。
項目以“山水田園,花鄉果巷,詩畫鄉居”為定位,以特色水雜果產業為基礎,以油用牡丹、獼猴桃、小雜糧為特色產業,以生態為依托、旅游為引擎、文化為支撐、富民為根本、創新為理念、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聚合效應。規劃“一鎮”即花鄉果巷特色小鎮,“四區”即百果山林休閑體驗區、淺山伴水健康養生區、記憶鄉居村社服務區、生態環境涵養區,“十園”即梨花坡富貴牡丹產業園、五海獼猴桃莊園、黃巖百果莊園、松山峪森林公園、蓮花院頤養園、神農雜糧基地、CSA鄉村公社、游客集散中心、玉泉農莊、鄉村社區旅游廊道。
妥善處理政府、企業和農民三者之間的關系,成立了專門領導機構,并創新探索“三三六”利益分配機制。第一個“三”是指企業以農業生產經營、產品加工銷售、旅游從業服務三項為主要收入來源。第二個“三”是指村集體以集體土地、集體資產、集體爭取各級財政資金三項按照出資額度轉化為股份并參與企業分紅?!傲笔侵复迕裢ㄟ^六項途徑獲得收益:一是原有水雜果的種植收入;二是林下土地流轉收入;三是流轉土地經營管理收入;四是勞務輸出收入;五是旅游從業收入;六是村集體股權分紅收入。
目前獲得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中央資金5000萬元、省級配套專項資金160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400萬元,民營資本、社會資本、整合資金陸續投入,各界積極性高昂。除了“一鎮四區十園”外,配套產業體系中還有三區兩中心:智能體驗區、冷鏈物流區、生產加工區、電子商務中心和科技研發中心也在有序推進。
資產盤活型
|模式解讀
對村集體閑置的會堂、廠房、祠堂和廢棄學校等設施,通過公開拍賣、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進行盤活,增加村集體收入。
|落地案例
》東陽市六石街道張麻車小區·文化創客項目
六石街道張麻車小區現有村民165戶、586人,多次獲得“東陽市五好(示范)農村黨支部”“六石街道招商引資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六石街道張麻車小區文化創客項目總投資425萬元,其中財政補助200萬元,村級自籌225萬元。項目利用小區及周邊閑置房屋、廠房、老電影院等資源,委托公司統一管理、統一設計、統一施工,以美化提升村居環境為基礎,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休閑文化旅游街區。
小區按照“修舊如舊”理念對原有建筑進行修整加固,并在此基礎上融入虛實互動3D視覺墻繪,將泥墻、赤膊墻和水泥墻裝扮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顯著提升道路兩側及周邊的村居環境和商業品位,提高街區房屋總體租金水平。同時,小區引進專業文創公司,策劃打造青年創客社區,發展集娛樂、休閑、辦公于一體的輕奢眾創社區,助力青年創業創新,實現居民小區和創客社區輻射互動。
項目建成后,張麻車小區從一個老舊街區蛻變成為集文化、休閑、創業于一體的優選之地。通過游客觀光、餐飲、商鋪出租、承接影視劇拍攝等方式,實現年營業收入30多萬元,有力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幫助村民就業、增收。
旅游拉動型
|模式解讀
依托當地優質自然資源與傳承保護鄉村文化、轉化發展,開發出旅游品質較高的“小而精”產品,引爆和和撬動當地旅游經濟發展,輕資產運營,帶動當地創業就業、經濟社會發展等效益明顯。
|落地案例
》淄博博山區網紅打卡點·紅葉柿巖項目
山東省淄博博山區域涵蓋的和尚房村、石塢村、嶺西村、姚家裕村四個村莊,有連片原生紅葉,電視劇拍攝地品牌推廣,擁有一定發展旅游基礎。但是現狀建設分散,時間空間跨度大,如何化零為整并通過項目主題再造,提升土地價值與增加農民受益,成為面臨的首要問題。
一是創意網紅場景 豐富營銷矩陣。設計首個第一(全長2024米五層回旋角度最大)漂流水滑梯成為網紅IP,有自身的特色和主題,獲得高速傳播、流量爆發和大量游客的關注,提升IP的變現率和價值轉化率。依崖壁順勢而建,最高處距地面70余米的七彩玻璃棧道;“氣勢磅礴、驚險刺激”等字眼便迅速抓住人們眼球,以微信(微博)為入口整合傳播,以短視頻撬動移動營銷,截止10月底熱度便突破1100萬,成為淄博在抖音平臺上關注度最高的地方性話題。內容創意加上網紅場景,線下景區導流,線上短視頻平臺助推,二者共同作用,形成良性閉環,使各個網紅場景得以走紅全國。
二是特色業態引入 豐富項目落地。秉承“千載柿巖、萬彩生活”的文化定位,打造“齊長城腳下的琉璃生活村”。通過“山色、水意、火韻、土味”四大生活主題,植入了包含中國國家地理營地、綠樂園自然教室、琉璃溪水谷、院校實踐中心、琉璃會館、精品商店、大學生眾創營地、理想空間鄉村工作站、國際青年營地、創客學院、大師工坊、節日盒子文創店、非遺AR活化館、精品民宿、陶琉花園、花神書咖、博山薈餐廳等首期體驗店。并將地道的博山美食、絢爛的琉璃藝術、多彩的鄉野度假、時尚的返鄉創業。
三是品牌口碑傳播 集群規模效益。通過品牌集群重塑傳統資源,推動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依托紅葉觀光、琉璃體驗、山水度假和影視傳播,不斷增值理想村的品牌名片和度假影響力,實現山水資源、村落建筑、業態品牌及人才團隊的價值增值,創收高價值的品牌。富的業態產品實現對消費人群的全覆蓋,突出文化體驗感、產品創意感、消費價值感,保證理想村提供的產品類型豐富、價值認同感強,通過逐年運營擴大用戶群體,最終形成口碑化傳播和規?;癄I收。
規劃挖掘整合旅游資源,按照“分步實施、面上發動、以點帶面、打造樣板”的思路,緊扣經濟社會發展,主抓鄉村旅游和民宿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產業布局、項目創新和文旅融合。并通過以點帶面,以柿巖理想村帶動博山城西郊野度假生活,包括惡石塢村、淋漓湖、嶺西村、姚家峪村等鄉創振興示范區,乃至整個淄博市鄉村文旅發展和品牌傳播,實現城鄉共贏、區域共贏的目標。
通過品牌集群助推鄉村振興,聯動周邊片區,總投資約2億元,帶動返鄉500人就業,年100萬人旅游休閑和度假。同時也涌現出了以中郝峪、上瓦泉、聶家峪、泉子村等為代表的鄉村旅游典型村和一批敢想敢干、勇于創新的鄉村旅游帶頭人,推動全區鄉村旅游整體水平提升。
資本運營型
|模式解讀
將村集體歷年積累的資金、土地補償費等貨幣資產,通過參股經營等方式轉為經營資本,獲取股金、利息和資產增值等資本運營收入。
|落地案例
》金華市婺城區集體經濟·小微企業創業園項目
婺城區西南山區是省內典型的飲用水源涵養功能區,有5座中型水庫,是百萬市民的“大水缸”。為更好保護飲用水源,關停了周邊的民宿、農家樂、鄉村旅游等經營項目,導致部分村集體“返薄”。
飲用水源涵養功能區行政村以“飛地”形式參與婺城區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項目,推進飲用水源涵養功能區村級集體抱團致富。項目總投資1.28億元,其中,國有資本6000萬元,村級入股6800萬元,涉及參股村85個。為降低經濟薄弱村參與項目的融資成本,村級入股的資金中包含省級試點資金1350萬元和區財政配套補助1350萬元。
同時,婺城區政府與當地農商銀行聯合推出金融消薄產品——“鄉村振興·富村貸”,經濟薄弱村可按3.625‰的月息享受基準貸款利率,額度最高可達50萬元;此外,對參與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的經濟薄弱村,給予70%的貸款貼息。產業園重點發展汽摩配產業,委托第三方運營團隊開展廠房出租、小微企業入駐、基礎設施維護、消防安全等日常經營管理。
“飛地抱團”項目形式,打破了地域、資源限制,讓更多行政村得以參與。園區建成后,可供10個左右汽摩配小微企業入駐,每年可產生租賃收入約1000萬元,減除稅費、運營成本等必要開支后,85個參股村平均每村每年可獲得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
基金運作型
|模式解讀
利用各級財政扶持資金和村級自籌資金組建發展集體經濟基金池,由政府國資公司負責運作,營利收入返還給納入扶持范圍的經濟薄弱村。
|落地案例
》三門縣基金式扶持·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項目
三門縣的經濟薄弱村數量多、資源匱乏,主要通過異地建造或購置物業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為加快經濟薄弱村脫困轉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門縣探索推行基金式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確保村集體獲得穩定收益。
通過省以上財政補助資金1500萬元、縣級配套資金200萬元、村集體自籌資金設立基金,由三門縣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管理,用于扶持經相關部門確認的經濟薄弱村。
基金運作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對于目前無自主發展項目的經濟薄弱村,經有關部門確定列入三門縣村級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股東的,基金暫存該公司,公司再將資金委貸給縣國投公司,國投公司給付的利息收入每年以股東紅利方式撥付給股東,作為經濟薄弱村的經營收入;二是對于列入基金式扶持的經濟薄弱村,有較為成熟的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經有關部門審核同意,可退回其投資款,專項用于項目建設。
基金設立6年以來,共取得利息收入近1100萬元,支付扶持村分紅1025萬元,消除了38個無區位優勢、無資源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薄弱村,村集體每年至少有5萬元的穩定收入。
能人企業帶動型
|模式解讀
“能人”以出眾的經營能力形成示范帶動效應,以突出的企業家才能和雄厚的資本實力主導合作社發展。合作社作為農戶聯結主體通過提供社會化服務推動農戶生產經營創新,農產品提質增效以及產業區域性集聚。
|落地案例
》廊坊市固安現林城村·京雄溫泉谷項目
京雄溫泉谷位于固安林城,城南25公里。在村莊向城鎮化邁進、鄉村振興規劃如火如荼的開展之時,企業家村干部張海橋早已帶領林城的人轉變觀念,前往各地乃至走出國門,考察優質的鄉村建設落地項目后,帶領村民建設起”京雄溫泉谷”,走向共同致富之路。
舊村拆遷、置換補償、戶籍管理、物業管理并舉推進,工委班子帶頭、黨員干部帶頭、林城企業家帶頭,開啟破舊立新活動。邊拆遷、邊建設、邊安置。堅持集約土地,著眼休閑宜居,建筑風中西結合,儼然鄉村中的都市。
為吸引京津游客,規劃獨一無二的京雄溫泉谷。以“有故事的林城,有味道的旅程”為定位,依托溫泉、鄉村資源發展服務于北京、雄安高端人群的鄉村度假產業。
空間結構為“一心、兩帶、三組團、十分區”,“一心”即核心服務中心,“兩帶”為林城記憶文化帶、濱河藝術廊道景觀帶,三組團為溫泉水鎮康養組團、田園農事體驗組團、藝術花園觀光組團。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形成“旅游+農業”、“旅游+文化”、“旅游+運動”、“旅游+康養”、“旅游+親子”、“旅游+夜經濟”等新業態。
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林城村又集中建設占地1000畝的油菜花園、占地3000畝的苗木基地、占地100畝的花海彩帶景區,年吸引游客數萬人,推動全村由傳統產業向溫泉旅游轉型升級。林城村先后被評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和“全國文明村”,村人均收入超3萬元,村街綠化率達85%。
土地股份合作社
|模式解讀
通過村集體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著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實現土地經營收益最大化。
|落地案例
》衢州市衢江區蓮花鎮·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試點項目
蓮花鎮為省級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強鎮,是衢江區的主要糧食生產區之一,下轄23個行政村,全鎮農作物播種面積6.8萬畝,土地流轉率達50%以上。蓮花鎮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試點項目惠及下轄的10個行政村、1.92萬人。
為實現土地經營收益最大化,村集體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負責土地流轉、承包合同簽訂、股金分配等事宜,農戶或村民小組以1畝地/股入股合作社,保底價為500斤稻谷/股/年。合作社獲得的土地實際面積超出承包面積部分和整理后溢出面積租金收入、競標發包的溢價收入除預留40%作為保底基金外,其余60%作為年底股份分紅。目前,蓮花鎮7個村已流轉土地3500畝以上,村集體根據本村產業發展規劃把連片流轉的土地承包給本地家庭農場主打造家庭農場集聚村,或承包給外來客商發展現代農業。
項目實施后,帶動了農業產業發展,有效促進農民增收、集體增收。比如,蓮東村將300余畝土地外包給玉環市的客商種植白枇杷,村集體年增收8萬余元,帶動4戶農戶種植白枇杷80余畝,幫助8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拿“薪金”。
2. 風景區功能分區規劃布局模式案例
黃山景區群峰聳立,峽谷縱橫,每當云海涌來時,整個黃山景區就被分成諸多云的海洋。根據方位的不同黃山云海可分為:東海、南海、北海、西海、天海。
3. 旅游項目功能分區
一、規劃依據與技術體系
二、旅游資源分析與評價
1、景區概況
1.1地理位置
1.2自然環境
1.3社會人文
1.4風景旅游
2、旅游資源類型分析
3、旅游資源總體特征
4、旅游資源開發評價
5、總體評價
三、規劃總綱
1、規劃原則
2、規劃指導思想
3、規劃目標
4、規劃范圍
5、規劃期限
四、旅游功能分區與項目規劃
1、景區性質與主題定位
2、功能分區原則
3、功能分區與布局結構
4、分區規劃
五、專題規劃
1、金峨寺及寺前區
2、團飄峰佛教文化項目
六、旅游設施規劃與旅游組織
1、現狀
2、環境容量
3、規劃措施
七、風景區保護規劃
1、風景資源保護
2、景區環保保護
八、風景區綠化規劃
1、景區植被現狀與問題
2、規劃措施
九、旅游交通規劃
1、現狀
2、對外交通及出入口規劃
3、內部交通規劃
十、水、電、通訊規劃
十一、旅游商品開發規劃
十二、旅游市場開發策略
1、市場資源
1.1宏觀產業背景
1.2區域旅游市場專勢
2、客源市場定位
3、市場開發策略
3.1基本策略
3.2旅游產品策略
3.3宣傳促銷策略
3.4價格策略
十三、旅游發展影響分析
1、環境影響
2、經濟影響
3、社會影響
十四、旅游發展對策與實施措施
4. 旅游功能分區原則案例
民宿功能分區
1、大廳:大廳往往是民宿空間最重要的部分。
2、客房:客房是為客人提供休息服務的地方。
3、餐廳。
4、浴室:浴室是一家民宿中很關鍵的區域,關系著客戶的體驗感。
民宿的核心功能是住宿
從“景+X”到“宿+X”的變化,表明了我國旅游業的階段演進?!俺宰⌒杏钨強省眰鹘y六要素,在旅游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是先選擇景區,還是先選擇住宿,對于不停的人來說,由不一樣的選擇。在觀光旅游階段,游客會首先選擇景區來安排自己的行程,然后選擇其他看中的因素。這就是傳統的”景+X”模式。但是隨著游客經濟的增長,慢慢進入休閑度假模式。
5. 一個旅游景區要實現合理功能分區
全域旅游規劃的三個基本:
1、明確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
要構建全域旅游,必須在對區域外部發展環境和內部發展條件進行全面研究的基礎上,從全域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兩個維度對發展條件進行重新診斷,一方面結合現狀,對照全產業參與、全要素投入、全空間整合、全季候活動、全旅游體驗、全社會受惠等六大特征進行定性評價;另一方面要結合國際國內旅游目的地評判標準進行體系評估,以量化打分形式確定區域全域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建設的差距,進而明確全域旅游規劃的重點任務。
2、塑造核心吸引物并明確功能空間劃分按照全域旅游戰略定位
結合產業功能布局,進行分區布局規劃,分別對每個功能片區的公共吸引物集聚區域(含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家濕地公園、地質公園、世界遺產等所在區域)、限制開發區(農用地、灘涂、草地、林地等生態脆弱的區域)、優化發展區(城鎮、村莊、度假區及具備建設條件的荒山、荒坡、荒涂等區域)等空間進行劃分,重點劃定區域邊界,界定土地性質和條件,分析片區空間結構,確定片區的重點開發空間,并進行片區旅游生產要素配置。各功能片區內容重點在片區核心吸引物如何構建、新增項目如何融合與引領、原有項目如何提升、片區旅游業態如何配置、環境承載力如何計算、公共服務設施如何配套等。
3、創新旅游發展規劃,改革評價體系
發展全域旅游不能循傳統思路,需要創新規劃。要將旅游規劃理念融入經濟發展全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理念,將旅游資源和其他資源合理配置。全域旅游模式的規劃與景點旅游模式的規劃不同,不只是規劃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需要系統全面規劃景點景區內外各種資源要素。發展全域旅游,必須樹立科學的旅游觀念,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相關的統計監測和評價體系。可以將發展旅游作為區域內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發展目標和重要考核內容,形成明確的任務分工要求,形成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合力;創新旅游數據征集、分析體系,按照旅游發展的新業態、新特點和新趨勢設置評價體系。
6. 旅游景區功能分區案例研究
對會所物的總體布局、功能分析、人流動向以及結構體系等方面重新組織和再創造。
過渡空間性質包括實用性、私密性、安全性、禮節性、等級性等過渡空間常起到功能分區的作用。過渡空間的處理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段達到突出主題空間的作用會所 空間裝飾的創新和變化,首先要在結構造型的創新和變化中去尋找美的規律會所空間的形狀、大小的變化,應與空間的性質相協調一致會所空間的創造應以藝術美原則為基礎,使技術融于藝術當中。
7. 旅游景區功能分區案例分享
文化娛樂區
1.文化娛樂區是公園的鬧區,其功能主要是向游人傳播文化教育,通常成為整個公園的中心。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公園的文化娛樂區要盡可能巧妙的利用原有地形,創造出景色優美,環境舒適,效果好的景點,一般設置在公園的主入口附近,交通方便。
2. 安靜休息區
安靜休息區,顧名思義,就是提供給人們游覽、休息、賞景,或開展輕微的體育活動等的場地,一般可設置在離主入口較遠的地方,分散在公園的各處,與體育活動區,兒童活動區等進行適當的分割。在城市景觀設計中,此區域在造景上要做到豐富多彩,以自然景觀為主,配以素雅的景觀小品,利用區域的原有樹木的自然起伏的地形來對景觀進行營造。使有人流連忘返。
3.兒童活動區
在城市景觀設計的公園內,一般都會設置有專門的兒童活動區,其主要目的是使兒童在活動中鍛煉身體、增長知識、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等良好的社會風尚。
4.體育活動區
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公園的體育活動區主要功能是為廣大青少年開展各項體育活動而服務的,在設計時要根據公園周邊的環境來確定,若周圍已有大型的體育館或體育場,則可不用設置本區域。
5.老人活動區
近年來,由于城市老齡化的增加,城市景觀設計中,越來越多的公園會設置老年活動區,并根據老年人獨特的心理特征及娛樂要求,為其提供專門的活動休閑場地。老年活動區一般要地形平坦,交通比較方便,多以廣場為主,配以簡單的體育器械,建筑造型別致,周圍環境景色優美。
6. 公園管理區
公園管理區就是管理公園各項活動的場所,屬于公園內部專用。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其建筑要注意適當隱蔽,最好用高大的樹木進行分離。
8. 旅游主題定位及功能分區案例
旅游的主題宣傳學習,傳承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歷史文化,民間手藝,民間工藝,非遺推廣學習
9. 旅游地功能分區案例
第一步是先看看以前別人做的規劃,其實旅游規劃就像以前的八股文,至少大多數都是這樣的,開始都是基礎條件分析,包括資源,區位,氣候,環境,經濟發展狀況等;
接下來就是市場分析,包括市場需求分析和市場供給分析等,有時要做一個SWOT分析。
三是提出該景點的旅游主題形象,包括宣傳口號,發展目前等
四是進行功能分區,劃分出不同的功能分區或者說功能片區,各功能區之間功能相對獨立,但又相互協調。
五是旅游產品策劃,也就是咱們通常說的一個景點都有什么項目,這些項目必須根據之前做的基礎分析,市場分析,主題形象來確定,要符合當地資源條件,消費水平,和旅游形象,比如該景點位于沙漠地區,那么做主打水上項目就肯定不適合,但是想沙漠拉力賽,沙療等項目就比較合適,同時看看周邊景區有沒有做這個的,如果人家做的很好了,那么自己做優勢就不大了,要找出適合自己,并具有獨占性的項目。
六是基礎設施規劃,包括景區發展所必須的水,電,交通,通訊等設施的規劃,比如是否需要修建一級旅游公路,電網如何鋪設才能達到景區需要等。
七是投資效益分析,甲方(景區管理者)需要知道他們投資建設這個景區,到底能否賺錢,那么就需要給出每個項目預計花費,和回收周期等情況。
上一篇: 旅游景點網站推薦,旅游網站推薦排行榜
下一篇: 旅游景區遼寧省內,遼寧省內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