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陰旅游發展機遇,湯陰的發展
1. 湯陰的發展
省道302湯陰境一級公路改建工程作為我縣省級重點項目,是安陽高鐵站、豫東北機場、京港澳和南林高速互聯互通的核心工程,承擔著機場快速通道職能,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建設項目。
一是要在確保建設程序合規、合法的基礎上加快工程進度;
二是要對工程建設中質量、安全、環保、民生等方面嚴格管理,將施工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貫穿工程建設全過程;
三是要協調好解決好重點、節點工程,提升干線公路建設管理水平。
2. 湯陰發展怎么樣
安陽縣(原來的)和滑縣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雖然都屬于安陽市管轄(但滑縣也被新鄉市管轄過,也被確定為省直管縣),其兩縣面積差不多,安陽縣地理位位置在河南省最北邊,而滑縣則稍微偏南一點,滑縣屬平原地區,而安陽縣是東部平原西部山區和丘陵,安陽縣東西較長而滑縣南北較長,滑縣人口要比安陽縣人口多,因地理位置原因,滑縣完全是農業大縣產糧大縣,而安陽縣西部礦產資源和工業發達,東部農業為主,所以安陽縣的經濟比滑縣經濟發展要好。
3. 湯陰發展規劃
青延高鐵是從青海省的西寧到陜西省的延安市的高鐵,路線從青島–日照–臨沂–濟寧–菏澤–濮陽–安陽–長治–臨汾–延安
青延高鐵是菏澤市在“十四五”期間規劃的一條高鐵,和魯南高鐵、雄商高鐵和滬太高鐵建成后將形成“米字型”高鐵樞紐,從菏澤到鄭州和濟南僅需1個小時,到北京2小時,到上海3小時,4-6個小時基本上能到達全國主要城市。未來,菏澤交通優勢將非常突出。
4. 湯陰發展前景規劃
答案:岳和
簡介:岳和(1086—1122),字坤鑄,號用禮,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父親。
岳和親身務農,遇河北饑荒,嘗以粟米數升與萊煮粥,合家人只取半飽,余粥濟饑者。耕田有侵其地者不與之辯,有負債者再不索取,此鄉里之人,皆敬重之。娶姚氏。
岳和是當地的富戶,為人忠厚,重義氣,即使節衣縮食,也要濟人之困,深得鄉人愛戴。
北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二月十五日17歲的他才有了二兒子岳飛。
相傳,岳飛出生時,剛好有一只大鳥從岳家屋頂飛鳴而過,岳和覺得這是一種吉祥的預兆,便給剛誕生的嬰兒取名“飛”,字“鵬舉”,希望兒子將來能有鵬程萬里的前途。
5. 湯陰發展勢頭怎么樣?
周文王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孫,季歷之子。商紂時為西伯,亦稱西伯昌。在位五十年,死后周人謚西伯為文王。
周族九世至太王古公亶父時期,由于受外族部落侵擾,被迫遷徙到了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陜西扶風縣)。周族至晚在武丁時期已經接受過商王朝授予的官爵。武丁時期的甲骨卜辭中有“令周侯”(《甲》436)的記載。
文王的父親季歷繼位后,秉承古公遺道,發展農業,推行仁義,“諸侯皆向之”。在加強與商的政治聯系的同時,利用侵伐,擴張實力,使周族成為商 朝后期的一個強大部族。商王文丁(太丁)憂患不斷強大的周族威脅,伺機殺死了季歷。《今本竹書紀年》記載,“十一年(公元前1114年)、周公季歷伐翳徒之戎、獲其三大夫、來獻捷。王殺季歷。”
《史記·周本紀》載:“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文王繼位后,周族在治國興邦的國策中,又多了一項重要使命——戡商復仇。他在位50年,(約前1105年—約前1056年在位)為滅商做好了充分準備,“文王為西伯而有圣德,天下歸周者三分有二。”但文王認為滅商時機尚未成熟,需等待時機。這一戰略思維在《周易》中用《需》卦來闡述,卦象為上坎下乾(水天需),意為水在天上,方云而未雨。“需,待也;待,時也”。南宋著名理學大家呂祖謙解釋為“大抵天下之事,若能款曲停待,終是少錯。故容忍守靜,敬慎待時,處需之道也”。然而,孔子未能悟透文王心機,認為周文王得了天下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商,周朝的德,可以說是最高的了。《論語·泰伯》記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孔子把文王韜光養晦,待機而動的滅商戰略行為理解為“至德”,正是思想教育家和政治家的區別,這點也說明孔子的《易傳》并非完全符合《周易》本義。
西周國力逐漸增強壯大,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文王因崇侯虎向商紂王進讒言,而被囚于羑里7年,后得釋歸。《史記·周本紀》:崇侯虎譖西伯于殷曰:“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于帝。”《竹書紀年》記載,“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今河南省湯陰縣城北的羑里城)。
蘇轍《古史》曰:“文王方幽囚憂患,乃因古八卦為六十四,為之卦辭、爻辭,謂之《周易》。”文王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肩負著興周滅商的重要使命,被囚時已經80多歲高齡,隨時還有被虐殺可能,他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寫好遺書——興周戡商大計,還要保證這一戰略計劃不被商紂截取,能夠順利以遺書的形式交給周族。孔子在讀完《周易》后,非常推崇,說了句“不占而以矣”,后世的荀子也說“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至今沒有發現文王用六十四卦預測的史料記載,可以確切的說文王不會算卦,《周易》也不是用來算卦的。
在《日者列傳》中進一步闡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治天下”。從考占發現看至少在商代晚期,數字卦就已經流行,而且一直影響到西周春秋戰國以后。殷墟甲骨、磨石上的數字卦和西周金文、陶器以及戰國楚簡上的數字卦,是一脈相承的。
至此看出,文王是以六十四卦為載體,托附自己的政治主張,治國方略之遺愿。
6. 湯陰發展規劃方向
安陽潤安文苑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星閣路與恒通大道交叉口東北角。
所屬區域為湯陰,片區整體發展還不錯,產權年限70年城南心·名校旁·品質家——潤安·文和苑,湯陰城南25萬方新中式大宅,三大名校環伺,城南公園旁品質大宅,新中式園林典范,匠心舒適戶型,恭迎品鑒!
7. 湯陰的發展優勢
千年古縣——湯陰縣, 湯陰縣位于河南省北部,京廣線西側.漢時稱蕩陰縣,唐改名湯陰縣。屬安陽市管轄,面積645.86平方 公里,人口42萬多,轄5個鄉.5個鎮. 湯陰縣現有耕地62.2萬畝,一半為旱地.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畜牧優良品種有豫西北黑山羊。名優特產有鹿茸和傳統名酒”雙頭”酒是以小米,米,麥曲,冰糖為原料制成,有120年歷史. 湯陰縣古跡眾多,”岳飛廟”位于城內小南門里岳廟街,為明代初年建,歷經修葺增建,主要有正殿,寢殿,肅瞻亭,觀光亭,特忠坊等建筑.”美里城遺址,又稱文王廟,在縣城北4公里處,現遺址為我國有文字以來第一莊國家監獄所在地,是殷紂王禁西伯昌之地,為省重點保護單位.另外還有扁鵲墓,光閣,文筆塔,程崗岳廟等。 湯陰位于河南省北部,南近省會鄭州,北鄰古都安陽,東依油城濮陽,西連煤城鶴壁。總面積646平方公里,人口43萬,設5鎮5鄉,現有耕地62.2萬畝,人均1.45畝,全縣以平原為主,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全年無霜期206天以上,降水量582毫米,屬北溫帶大陸季風氣候。 湯陰地處中原腹地,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沖,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現在,方圓250公里范圍內,有鄭州、石家莊、濟南、太原4座省會城市。因此,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使湯陰成為輻射豫、冀、魯、晉4省的商品集散地。便捷的交通是湯陰的主要特點。京廣鐵路與湯鶴支線和湯濮鐵路連接南北西東,使湯陰成為豫北地區重要的鐵路運輸樞紐。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和鶴臺、湯上省道公路在境內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湯陰南至新鄭國際機場、北到邯鄲國際機場、僅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路徑。
8. 湯陰發展非常迅速
安陽是有向南發展的。準確的說安陽是沒有向北發展。現在安陽是向東和南發展。向東發展的地域廣大。向南可以和湯陰連成一片。向西是丘陵地區,發展難度大。向北過不了多遠就是河北地界了。所以安陽現在主要是向東和南發展。
9. 湯陰的發展趨勢是哪個方向
北與河北省邯鄲市交界,西與安陽市、滑縣、湯陰縣接壤,西南與長垣縣毗鄰,東與山東省泰安市、濟寧市接壤,東北與山東省聊城市接壤,東南與山東省菏澤市接壤。位于河南省的東北部,黃河下游;濮陽是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濮陽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盧、張、范、姚、秦、顧、孟、駱等姓氏均發源于此。濮陽是“中國雜技之鄉”,雜技源遠流長,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2012年2月被中國古都學會命名為“中華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