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十三五旅游規劃,重慶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
1. 重慶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
重慶概況重慶,位于長江、嘉陵江交匯處,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工商業重鎮,也是中國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轄市。她是在懸掛于聯合國大廳的世界地圖上,僅有標注的中國四大城市之一。全市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公里,人口3107萬。
重慶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公元前11世紀,巴國就在此建都。公元1189年,宋光宗在此先封王后登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抗日戰爭時期,重慶為國民政府戰時陪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重慶于1950年成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改為四川省轄市,1983年成為中央經濟計劃單列市。1997年3月,全國人大第八屆五次會議批準重慶設立中央直轄市。
重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煤、天然氣、鍶、鋁土、錳、巖鹽和鋇等礦產資源的儲量、品位在全國占明顯優勢;列入國家保護的野生珍稀動物近100種,珍稀植物達50多種;重慶還是中國生豬、烤煙、藥材、蠶桑、柑桔、長毛兔的重要生產基地。
重慶人文、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古代石刻文化、巴渝文化、三峽文化、抗戰文化蜚聲中外,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璀璨迷人的山城夜景聞名遐邇。
重慶擁有完善的水陸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現代郵電通信網絡。公路、鐵路四通八達,水路通江達海,110余條國內、國際及地區航線將重慶與全國和世界連接,外國人入境可在機場直接辦理落地簽證。通郵國家和地區達160多個。
重慶擁有產業門類較全、綜合配套能力較強的工業體系。汽車摩托車、化工醫藥兩大支柱產業不斷壯大;食品、建筑、旅游等新的支柱產業正在形成發展中。面對新的科技革命浪潮,重慶將重點培育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環保工程三大高新技術先導產業。重慶市場網絡完備,周邊輻射人口近3億。
重慶對外開放呈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狀態。加拿大、日本、英國在重慶設有領事機構。目前已與17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合作關系,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8家落戶重慶;加拿大豐業和香港寶生、香港匯豐、日本住友、東亞等銀行,日本安田、美國利寶、加拿大永明等保險公司及香港蘇江葉冼律師事務所都在重慶設立了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奧地利等國的商會也在重慶設有辦事機構。2002年4月在重慶召開并發表了《重慶宣言》的亞洲議會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2004年7月由美國《商業周刊》在重慶主辦的有數位國際知名政要出席的國際總裁會議以及將首次在中國重慶召開的2005年亞太城市市長峰會,已經并將進一步提升重慶對外開放的形象。
自中央批準為直轄市以來,重慶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2665億元,比1996年增長1.51倍;固定資產投資1610億元,增長4.9倍。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9221元、2535元,均比直轄前增長60%以上。近年來,重慶市對外經濟貿易迅速發展,2003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38.6億美元,比1996年增長1.8倍,其中出口20.9億美元,增長2.48倍,各類外貿經營企業達到1485家。特別是近年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外商投資環境正日趨完善。截至2004年底,全市累計批準“三資”企業3748家,合同外資金額68.41億美元,實際吸收外資36.41億美元;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咨詢合同金額12.85億美元,派出人員31311人次。
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建設和庫區移民開發,為重慶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直轄市的設立,開辟了重慶發展的新天地;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揭開了重慶加快發展的新篇章。
重慶各族人民正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代表大會繪制的宏偉藍圖,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正按照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規劃,努力構建以都市發達經濟圈、渝西經濟走廊、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為代表的“三大經濟區”,為把重慶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而奮斗著。
今天的重慶,在地理、人文和社會環境上,正在形成越來越強的磁場,產生著不可抗拒的引力,正日益凸顯其氣度恢宏、激情飛揚的魅力。
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蘊的歷史名城——豐姿綽約!
共和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正在催生著無盡的現代神話!
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山水城市正不斷地創造人間奇跡!
重慶——嶄新的長江上游經濟中心正邁步走向世界!
2. 重慶旅游線路規劃
重慶最后的綠皮火車之旅——銅罐驛打卡攻略
重慶站—銅罐驛站—冬筍壩—銅罐驛貨運站—天主教堂—銅罐驛老街。
綠皮火車,一個文藝十足的老物件
重慶最后的綠皮火車,沒有空調,只有老式的風扇,不過可以開窗,讓外面的風吹進來。
到了銅罐驛以后,下了火車以后跟著人群走,上了個斜坡以后就到鎮上,
其實說是古鎮,但就是比較老的危樓,一眼就能見到底的,有幾戶人家還在居住,有一家豆花飯,有貓,有老人,僅此而已。
等到時間差不多的時候也就該到火車站去等車了
3. 重慶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綱要解讀
目的太多了
當然離不開吃,喝,玩,樂
可能是一場旅行,也許是因為朋友,也許是為了愛情
當然也有像我一樣為了一種情結
還有很多為了上班離老家近一點,放棄其他更遠的
重慶必然有這異鄉的么多旅游景點所以旅游是一個目的
美食也少不了,無論是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到的重慶小面還是熱辣辣的重慶火鍋都是一個不錯的目的
意義當然也少不了要完成心中的某種獨特的意愿,
見到相見的人,
完成某個小愿望,
感受異鄉的人文情懷
滿足好奇心
等等
4. 重慶旅游發展戰略
2024年重慶暫無旅游免費政策,只有部分景區限時優惠。
5. 重慶市旅游發展概況
旅游,就是為了活出不同的自己。每個城市有自己的性格,每道風景有自己的韻味。感受世界的魅力與壯麗,體會風土人情,才是生活的真諦。
今天就給大家討論下為什么說重慶是只適合旅游,不適合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個人覺得重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地方,因為在整個中國而言,它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城市,而且城市的建設是非常不錯的,再加上這里的風景也很不錯,有著各種各樣的美食,而且還盛產美女,但是很多人說重慶適合旅游,不適合工作,具體原因的話,綜合了多方面。
首先,第一點是因為重慶這個地方工資水平并不是特別高,所以對于一些對工資有很高要求的人來說,這或許不是一個最佳的地方,但是旅游還是非常不錯的。
第二點就是在重慶這邊的氣候原因,重慶這邊冬天是屬于陰冷的氣候,而夏天的話比較濕熱,之前有在重慶出差過一段時間,就感覺這個地方的濕氣是比較重的,但是它會讓人的皮膚變好。就是在這邊工作的時候發現,能在重慶看到太陽的時間并不是很多。
第三就是因為重慶這邊四面環山,而且雖然這里的高鐵和飛機之類的交通都比較發達,但是其實重慶又是屬于西部的地方,而大部分人才都會選擇到東部去發展,對于信息的暢通來說,也并不算是非常好的。
第四點同樣也是因為重慶這個地方和東部的差距,其實也還算是比較大的,不管是從信息的暢通程度,還是氣候。但總的來說,重慶還是挺好的,因為這個地方的旅游業之類的非常的發達,同樣也是可以帶動重慶經濟發展的。但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6. 重慶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方案
中國鄉村旅游的十大發展模式
一、鄉村度假休閑型(農家樂型)
是指地處城鎮周邊的鄉村,利用離城市近、交通便利的條件,以鄉村生態景觀、鄉村文化和農民的生產生活為基礎,以家庭為具體接待單位,開展旅游活動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的特點是:投資少、風險小、經營活、見效快。發展這種模式必須注意:一是要做好規劃,防止產品簡單重復;二是挖掘文化內涵,提升產品的品位;三是推行行業質量標準,規范服務;四是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三圣花鄉、重慶市南岸區石牛片區、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團結鎮、青海省循化縣積石鎮、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后川村、河南省欒川縣重渡溝村、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石河鎮東溝村、湖南省湘潭縣響水鄉青竹村、天津市薊縣穿芳峪鄉毛家峪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米泉市鐵廠溝天山村、陜西省漢陰縣城關鎮大興村等。
二、依托景區發展型
是指把附近旅游景區的部分服務功能分離出來,吸引周邊農民參與旅游接待和服務,農民還可以為游客提供旅游商品和農副產品,從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周邊農村發展的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必須具備的條件:一是必須臨近重點景區;二是游客量較大;三是周圍農民具備旅游意識和服務意識。發展這種模式應注意:要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一定的服務功能;培養農民的旅游意識和服務意識,加強對從業農民的組織和引導。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湖北省秭歸縣周坪鄉、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廣東省信宜市旺將村、山東省五蓮縣靴石村、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迎水橋鎮、福建省泰寧縣水際村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風景區溫湯鎮、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南強村、山西省壺關縣橋上鄉、浙江省余姚市大嵐鎮、西藏自治區定日縣扎西宗鄉、安徽省石臺縣大演鄉、湖南省中方縣中方鎮荊坪村、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四家鄉等。
三、旅游城鎮建設型
是指在旅游資源豐富的鄉鎮,把旅游開發與城鎮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建設旅游小城鎮,帶動鄉村旅游發展的模式。發展這種模式應該具備的條件:一是居住條件、基礎設施具有一定基礎;二是具有獨特的旅游資源,旅游吸引力大。這種發展模式應注意:要對小城鎮進行科學規劃,確保規劃實施不走樣;立足于可持續發展,正確處理資源保護與旅游開發的關系;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完善小城鎮基礎設施;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充分發揮農民參與小城鎮建設的積極性,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云南省騰沖縣和順鎮、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云南省大理州喜州鎮等。
四、原生態文化村寨型
是指利用當地原生態的村寨文化資源,包括當地居住環境、建筑、歌舞等獨特性,以保護為主,因勢利導開發旅游,促進鄉村發展的模式。這種發展類型必須是當地村寨是原汁原味的,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這種發展模式要注意:一是做好整個村寨旅游發展規劃;二是引入市場開發機制,促進旅游開發;三是要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著重強調對當地原生態環境的保護。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貴州省凱里市三棵樹鎮南花村、廣東省封開縣楊池村、貴州省江口縣云舍村、江西省婺源縣李坑村、貴州省平壩縣天龍鎮天龍村。
五、民族風情依托型
是指少數民族農村地區,以獨特的民族風情為基礎,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和旅游接待設施,引導少數民族農民參與旅游開發,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必須是少數民族具備一定規模;民族風情具有獨特性和吸引力。這種發展模式應注意:一是要切實挖掘當地少數民族的風情,提升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二是要引導當地少數民族農民參與旅游接待活動;三是要改善當地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條件。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哈拉新村、青海省互助縣土族民俗旅游村、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漁業村、吉林省延邊州安圖縣紅旗村、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西博榮村、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紅巖村等。
六、特色產業帶動型
是指在村鎮的范圍內,依托所在地區獨特的優勢,圍繞一個特色產品或產業鏈,實行專業化生產經營,一村一業發展壯大來帶動鄉村旅游發展的模式。這種模式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具有生產某種特色產品的歷史傳統和自然條件;有相應的產業帶動,市場需求旺盛;需要一定的“組織形式”通過產業集群形成規模。這種發展模式必須注意:要定位準確,大而全就是沒特色;政府不能越位、缺位和錯位,要樹立服務意識,避免過分干預市場;重視示范帶頭作用,分步實施;大力加強農業和旅游產業一體化組織程度;重視市場推廣和自主創新,以特色促品牌。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山西省陽城縣皇城村、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四川省成都市郫縣友愛鎮農科村、廣東省梅縣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福建省寧德市三都鎮等。
七、現代農村展示型
是指在部分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因勢利導,接待游客參觀、展示新農村形象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必須是在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知名度較大的農村。發展這種模式必須注意:一是要處理好發展旅游與發展其他產業的關系;二是要積極引導農民參與旅游接待活動。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黑龍江省甘南縣興十四村等。
八、農業觀光開發型
是指利用農業生產過程的知識性、趣味性、可參與性,開發規劃出觀光、休閑、度假等旅游產品,滿足游客需求,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必須具備的條件:一是臨近城鎮、客源市場潛力大;二是交通便利,可進入性較好;三是農業生產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強。發展這種模式必須注意:要有良好的項目創意和規劃;要認真對客源市場進行調研,分析客源市場的需求;要制定可行性研究報告;要加大對項目的宣傳促銷力度。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集發觀光園、上海市奉賢區申隆生態園、遼寧省葫蘆島市宏業現代農業園區、上海市金山區漕涇鎮水庫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22團新天冰湖旅游園區。
九、生態環境示范型
是指具備良好生態環境的農村,以生態環境作為旅游吸引力,開發觀光、休閑、度假旅游產品,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要具備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這種發展模式應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防止旅游開發引起環境的破壞和退化;要培育旅游開發經營者和游客的環境保護意識。
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有:江蘇省常熟市蔣巷村、北京市密云縣石塘路村、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浙江省奉化市蕭王廟鎮滕頭村、湖南省長沙縣黃興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民樂鎮羅政村等。
十、紅色旅游結合型
是指在具備“紅色旅游”資源的鄉村,結合“紅色旅游”的發展,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參觀游覽活動,帶動鄉村旅游發展的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必須是在知名度較大的、革命遺跡和遺存較為豐富、旅游接待具備一定規模的鄉村開展的。
7. 重慶市旅游業發展
在疫情影響游客出行選擇方面,數據顯示,2024年7月至2024年7月,客流量變化趨勢顯示重慶旅游業漸趨復蘇。今年7月入渝游客達到440萬人,同比增長41%;出渝游客達300萬人,同比增長28%。,今年3至7月,國內入渝游客來源地數據顯示,自三月云南出現疫情,入渝游客數量整體減少,4月起有所回升。5月底6月初廣東出現疫情后,游客數量再次大幅下降。出渝游客目的地選擇數據顯示,自3月起游客前往TOP5目的地人數呈上升趨勢,但5月底6月初廣東爆出疫情后,出游人數明顯減少。
8. 重慶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
四川廣安市,正式融入重慶都市圈!近日,重慶有關部門發布信息,為更好的打造成渝經濟群,讓川渝兩地城市融入共同發展的經濟圈!重慶將廣安市列入重慶都市發展圈!重慶和廣安臨近的縣域,將互通公共交通車,以便更好的將兩地居民的融入!不得不說,這真是廣安發展的一個大機遇!當然,之前的川渝高竹新區,也是兩地共同發展的有力見證!
9. 重慶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綱要
重慶主城區,即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中所稱的都市區,范圍包括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南岸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北碚區、渝北區和巴南區行政區域,幅員面積5472.68k㎡。都市區是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載體,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金融中心。
渝中區是重慶的母城,重慶直轄市政府所在地。沙坪壩區是重慶的文教區。北碚區在民國時期為陪都重慶的遷建區,曾是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和總統府所在地。巴南區與渝北區原為巴縣和江北縣,是重慶的母縣,其地位類似上海的閔行區、寶山區或北京的豐臺區、通州區。
1、渝中區渝中區,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大都市區,屬重慶主城九區之一。地處在長江、嘉陵江交匯地帶,由于兩江環抱,形似半島,又名渝中半島。渝中區作為重慶市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商貿流通中心,別稱“山城”、“江城”,巴渝文化、抗戰文化以及紅巖精神在此發源。截至2024年1月8日,渝中區幅員面積23.71k㎡,管理11個街道。
2、大渡口區大渡口區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之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是重慶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慶市中心城區十二個組團之一,于1965年建區。大渡口區東臨巴南區,南界江津區,西、北靠九龍坡區。截至2024年末,大渡口區管理5個街道、3個鎮,幅員面積102.82k㎡,常住人口34萬。
3、江北區江北區,隸屬于重慶市,是主城核心區之一。位于長江、嘉陵江交匯處北岸,東南西三面分別與巴南、南岸、渝中、沙坪壩四區隔江相望,北與渝北區接壤。江北區幅員面積為220.77平方千米。
4、南岸區南岸區,是重慶都市區(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南岸區是以城市為主的都市工業區、中央商務區、國際會展區、風景旅游區。南岸區東部、南部接巴南區,西瀕九龍坡區、渝中區,北臨江北區、渝北區。至2024年,管理8個街道、7個鎮,幅員面積263.09k㎡。至2024年,南岸區常住總人口87.39萬人。
5、沙坪壩區沙坪壩區,位于重慶市西南部,東濱嘉陵江與江北區、渝北區相鄰,東南與渝中區接壤,東北與北碚區相連,南與九龍坡區相靠,西抵縉云山接璧山區,緊鄰重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北部新區。截至2024年,沙坪壩區轄19個街道、7個鎮;總面積396.2平方公里。2024年末,常住人口113.39萬人;2024年,沙坪壩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85.97億元。
6、九龍坡區九龍坡區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之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是長江和嘉陵江環抱的重慶渝中半島的重要組成部分。九龍坡區與渝中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璧山區、江津區接壤,與南岸區、巴南區隔江相望。區境南北長36.12km,東西寬約30.4km,幅員面積431.86k㎡。
7、北碚區北碚區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之一,地處重慶市西北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事先規劃、逐步按計劃建設的經濟開發區。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北碚區背靠縉云山,嘉陵江環城而過,以濃郁的文化氛圍、著名的風景名勝、雄厚的科技實力、秀麗的花園城區而名揚四方。北碚區東接渝北區,南連沙坪壩區,西接璧山區,北鄰合川區,幅員面積754.19k㎡,管轄9個街道、8個鎮。2024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58.31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79.61萬人 。
8、渝北區渝北區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之一。地處重慶市西北部,是1994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在撤銷原江北縣建制基礎上設立的新區。渝北區東鄰長壽區、南與江北區毗鄰,同巴南區、南岸區、沙坪壩區隔江相望,西連北碚區、合川區,北接四川省廣安市華鎣市,幅員面積1452.03k㎡。截至2024年,渝北區轄19個街道、11個鎮,常住人口163.23萬人。
9、巴南區巴南區,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之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東與涪陵、南川接壤,南與綦江相連,西與江津、九龍坡、大渡口毗鄰,北與南岸、江北、渝北、長壽交界。巴南區前身是歷史名邑巴縣,商代時巴人就在此立國建都。1994年12月撤縣建區,成立巴南區。截止2024年底,巴南區轄8個街道、14個鎮,幅員面積1834.23k㎡。2024年,巴南區常住人口為106.7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