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去哪里旅游比較好 秋天國內旅游的好地方推薦
秋天給人一種美好的幻想空間,萬物開始成熟,新綠變成金黃,國內適合賞秋的地方實在太多,分布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在這里可以見證最唯美的秋景。
首先,按緯度地帶性規律,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帶大致是沿緯線方向帶狀伸展并按緯度變化方向逐漸更替的。
因此,在我國季節的流轉通常是按照從南到北或者由北而南變化的,所以我們選擇了南北向的3 條路線。之所以選擇3 條而不是1 條路線,是因為我國幅員遼闊,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東西之間差異太大,選擇任何1 條路線都有以偏概全之嫌。
另外從東到西,我國地勢變化也很大,從青藏高原到大海之濱,平均海拔從4000米以上下降到了幾米,再加上海陸差異作用,這就導致了季節在同一緯度上表現出分化,因此我們又安排了東西方向大致沿北緯35°推進的第4 條路線。
在這4 條路線上,我們可以親歷不同的氣候帶變遷,從氣候嚴酷的高原寒帶、亞寒帶,到相對溫和的各類型溫帶,包括高原溫帶、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甚至是溫暖炎熱的北亞熱帶、中亞熱帶、南亞熱帶、邊緣熱帶。
在這4 條路線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以下4 種不同的四季類型組合:“長冬無夏,春秋相連”、“長夏無冬,秋去春來”、“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和“全年皆冬”。
在這4 條路線上,我們可以欣賞到不同的地表植被景觀:高原高寒帶的荒漠和草甸、草原,寒溫帶的針葉林,溫帶的草原和荒漠,暖溫帶的草原和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熱帶的季雨林、雨林。
在這4 條路線上,我們還可以分享不同作物的豐收喜悅,我國不同地方種植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也各有不同,糧食作物有以小麥、水稻為主的,也有以旱糧為主的,經濟作物的種類和分布則更是多種多樣。
全世界范圍內我國的四季更替最鮮明,四季類型組合也特別豐富。我們選擇的4條線路中,中線只經過了兩種四季類型:“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和“長冬無夏,春秋相連”;
西線和“北緯35°線”都經過了“長冬無夏,春秋相連”,“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和“全年皆冬”三種不同的氣候類型;東線則是從東北“長冬無夏,春秋相連”區出發,經過華北、長江中下游地區“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區,最終到達華南“長夏無冬,秋去春來”區。
我國幅員遼闊,地勢變化大,海陸差異懸殊,我們在選擇路線時也考慮了這些因素:“北緯35°線”沿我國地勢三大階梯逐級下降,歷經了從內陸到瀕海的變遷;西線在西北內陸區穿行,平均海拔最高,主要是在第一和第二階梯上;
中線向海洋推進了一步,從第二階梯的黃土高原起始,到第三階梯的海南島止步;東線則是距離海洋最近、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條路線,大部分都行進在第三階梯上,只在開始時是在第二階梯的內蒙古高原上。
不同地區主要種植的經濟作物也各不相同。4條路線中,東線分別經過了甜菜(東北地區)、花生和棉花(華北地區)、油菜(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甘蔗(華南地區)這5種經濟作物的集中產區,從這點上可以看出東線經過的地區大多為較富庶地區;
中線比東線略遜一籌,除油菜外,經過了其他4種經濟作物的集中產區;西線上只在新疆經過了棉花的集中產區;“北緯35°線”上前半段皆為空白,到臨潼開始情況有所好轉,先后經過了棉花集中產區和花生集中產區。
除了地表植被外,在4條路線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糧食作物。在一些山地、高原和沙漠地區由于條件限制不能或只能零星種植糧食作物,在圖中標注為空白區。
東線和中線的自然條件較為優越,都經過了一些重要的糧食產區,各種糧食作物類型基本齊備;西線經過的大部分地區都是空白區,只在新疆伊寧是以小麥為主地區,葉城附近是水稻與小麥兼作,西藏日喀則和拉薩則屬于小麥與旱糧兼作區;
“北緯35°線”前半段基本都屬于空白區,進入甘肅后是以小麥與旱糧兼作和以旱糧為主區,到陜西臨潼之后基本為以小麥為主地區。
從中國的氣候區劃圖上可以看到,中國的氣候帶包含了從寒帶到熱帶的種種不同類型。東線穿越的氣候帶最多,最北和最南可謂冰火兩重天,從寒溫帶開始,經過中溫帶、暖溫帶、北亞熱帶、中亞熱帶,最后落到了南亞熱帶;
中線從中溫帶開始,到邊緣熱帶結束;西線的氣候帶變化不是層層遞推,而是中間冷兩端熱,從北向南,先是中溫帶、暖溫帶然后突然變冷為高原寒帶,再向南則是從高原亞寒帶到高原溫帶。
“北緯35°線”大致沿同一緯度行進,氣候帶卻經歷了從高原寒帶、高原亞寒帶、高原溫帶到中溫帶、暖溫帶的變遷。
在東線上,我們可以看到以落葉松為代表的寒溫帶針葉林,以樺樹林草原、荒漠草原為代表的溫帶草原,以落葉櫟為代表的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以青岡為代表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在中線上,我們可以看到生長著禾草、蒿草、矮灌木的暖溫帶草原,以及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到了最南端的海南島則能看到熱帶的季雨林、雨林;
在整個西線上很難看到高大茂密的植物,我們經過的區域多是生長著小喬木、半灌木的溫帶荒漠,以墊狀植物為代表的高原高寒荒漠,以針茅為代表的高原高寒草甸、草原;而“北緯35°線”上能看到的植被景觀則有高原高寒荒漠,高原高寒草甸、草原,暖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長白山從山腳到山頂垂直分布著4大景觀帶,針闊混交林帶、針葉林帶、岳樺林帶以及高山苔原帶,除此之外還有大面積人工種植的次生林存在,蘊藏著1400多種植物。
因此每逢秋季,不同樹種的樹葉先后變色,深淺各異的綠、金燦燦的黃和宛如明霞般的紅糅合在一起,映襯著遠處白雪皚皚的山峰,共同打造出一個童話般色彩斑斕又無比純凈的秋來。
我國的陸地植被類型非常豐富,到了秋季,除了熱帶雨林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外,寒帶的苔原或針葉林景觀,溫帶的落葉林或草原景觀等都會展現出各具特色的秋之風采。而在內蒙古的渾善達克沙地上,你會欣賞到另一種獨特的景觀:裸露的沙丘、金色的秋草、低矮的灌木和色彩斑駁的疏林,構筑出一個無比絢爛的秋天,這里就是中國的“稀樹草原”。
與北國的秋不同,江南的秋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秋天的江西婺源,漸漸變色的紅楓、黃櫨和不知名的常綠樹掩映著高高低低的灰瓦白墻,遠處的林梢仿佛籠罩著淡淡的霧氣,村口是一潭秋水,水塘中枯敗的荷葉帶著淡淡的幽靜凄涼,卻更有著“留得殘荷聽雨聲”的古風清韻。
我國的秋季往往比春季還短,這是因為秋季冷空氣南下時,往往猶如秋風掃落葉一樣,來勢猛、速度快,但秋季的美麗卻是毋庸置疑的,層林盡染、霜葉勝火、秋水澄碧都是獨屬于秋的美麗。
上一篇: 2024鄭州國慶限行時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