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關于旅游的,十三五時期旅游發展目標
1. 十三五時期旅游發展目標
1、旅游規劃應上升為頂層設計新常態下,旅游產業依托其綜合性帶動作用,已成為引領消費產業發展、引導區域經濟騰飛的引擎產業,80%以上的省區市已將其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因此,旅游的發展亟需超越傳統職能架構與工作目標,制訂國民旅游的公共政策、國家行政資源的支持與管理政策等對接國家頂層設計的戰略措施。
2、大眾度假時代將全面來臨隨著國民財富的不斷積累,旅游成為大眾消費品,“帶薪休假”的加快落實,也促使旅游需求進一步釋放,以養生、養老、避暑避寒等為特征的休閑度假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這將對經濟結構形成復合型帶動效應,并催生相關政策的配套實施。
3、旅游將走向多產業融合之路旅游業是一個跨產業的消費構成和多產業融合的綜合結構,涉及傳統旅游業、國家公共政策以及交通、商業、農業等關聯產業。旅游吸引物帶來游客聚集,游客聚集形成消費聚集,消費聚集帶來產業聚集,最終形成集多重功能于一體的產業聚集形式和載體。
4、旅游將與產城一體化深度結合旅游通過“消費搬運”,構建了食、住、游、購等綜合性終端消費經濟鏈;形成了帶動本地產業發展的泛旅游產業集群;帶來了居民收入增加、城鄉差距縮小、城市品牌提升等利益;帶動了周邊土地升值??梢?旅游產業為區域發展提供了產業、就業、環境、服務和居住五大支持,這也決定了其將成為產城一體化的最優選擇之一。
過去的旅游地產更多強調的是占據旅游資源,擁有美景即可,而現在的旅游地產更加強調投資價值。有業內人士表示,“投資旅游地產就等于同時投資了觀光游和休閑游兩個市場,因為旅游地產產品一般會臨近風景區,可以為客戶提供觀光游服務,所以,旅游地產投資是雙向的。我們更鼓勵地產投資進入旅游地產市場,我們覺得風險相對較低?!?/p>
5、旅游對扶貧的意義重大中國經濟在不同區域之間存在一定差距,而旅游恰恰是為落后區域和發達區域尋找平衡的最好工具。它把經濟較發達、消費能力強的客源區域的人群,搬運到旅游產品供給較好,但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旅游目的地。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為例,將城市的消費力轉化為鄉村經濟的發展力,為民生改善和美麗鄉村建設注入血脈,實現旅游扶貧。
6、“互聯網+”讓旅游進入全新局面旅游是移動生活,互聯網與旅游的結合,極大地激發了旅游成為生活體驗的主渠道,并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觸動的爆發力?;ヂ摼W時代,旅游傳播力大幅提升,線上線下形成順暢的溝通網絡?!盎ヂ摼W+”下的旅游大數據、O2O等資源及理念,為旅游產品創新、商業配套調整、全方位精準整合營銷、完善的客戶服務系統構建等提供了參考與依據。
7、區域聯合應是重要發展方向京津冀一體化、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及長江經濟帶四大區域發展戰略,將對旅游的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笆濉睍r期的旅游發展,應把握區域聯合的機遇,借助互聯網與高鐵快速發展的東風,超越以往僅在路線和產品方面的合作,走向互聯互通、文化融合、品牌合作、資源共享的新階段,真正實現“1+1>2”的效果。
8、旅游將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正在發生轉變與升級,綠色發展、循環發展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成為重點。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逐漸成為新常態的背景下,旅游的生態效應將得到極大的發揮,尤其表現在對推動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建設中。
2. 十三五旅游發展規劃綱要
一 、文旅融合發展的政策分布
10年來專門部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中央文件主要有兩個:一個是2009年《文化部、國家旅游局關于促進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一個是2024《國家發改委“十三五”時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涉及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政策文件分布于10年間,除2012年每年相關政策中都有所涉及。
二、旅游有“熱點”,關鍵靠“文化”
1.文旅融合的核心理念:“旅游是載體、文化是靈魂”。這是10年來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政策的核心理念和思路。建設旅游品牌、創新旅游產品、培育旅游消費熱點,以及大力發展農村旅游、紅色旅游、老年旅游等,凡是涉及到旅游的品質、品牌、消費、特色、個性化、差異化等發展創新范疇,該核心理念貫穿其中,并分別提出了建設內容。當然,這里的“文化”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而不是指僅僅有文化資源。
2.促進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培育以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和實踐活動為支撐的體驗旅游、研學旅行和傳統村落休閑旅游。扶持旅游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數字文化產業相融合。發展文化演藝旅游,推動旅游實景演出發展,打造傳統節慶旅游品牌。推動“多彩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集中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鎮。(《“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
三 、培育文化旅游消費新熱點
1.大平臺拉動旅游消費。以大型國際展會、重要文化活動和體育賽事為平臺,培育新的旅游消費熱點。(《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
2.擴大旅游購物消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體現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傳承和弘揚老字號品牌。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街區,鼓勵發展特色餐飲、主題酒店。(《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24〕31號)
3.積極培育國際消費市場。依托中心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培育面向全球旅游消費者的國際消費中心。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運用市場手段以購物節、旅游節、影視節、動漫節、讀書季、時裝周等為載體,提升各類國際文化體育會展活動的質量和水平,鼓勵與周邊國家(地區)聯合開發國際旅游線路,帶動文化娛樂、旅游和體育等相關消費。(《國務院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國發〔2024〕66號)
四、提升文化旅游產品品質
1.旅游演藝。鼓勵專業藝術院團與重點旅游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鮮明、藝術水準高的專場劇目。(《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24〕31號)
2.節慶會展旅游。發揮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慶品牌效應,組織開展群眾參與性強的文化旅游活動。(同上)
3.文化、文物旅游??茖W利用傳統村落、文物遺跡及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藝術館、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等文化場所開展文化、文物旅游。(同上)
4.文化體驗旅游。推動劇場、演藝、游樂、動漫等產業與旅游業融合開展文化體驗旅游。(同上)
5.娛樂業。推廣“景區+游樂”、“景區+劇場”、“景區+演藝”等景區娛樂模式。支持高科技旅游娛樂企業發展。有序引進國際主題游樂品牌,推動本土主題游樂企業集團化、國際化發展。提升主題公園的旅游功能,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品質高、信譽好的品牌主題公園。(《“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
五、建設新型文化旅游功能區
1.培育跨區域特色旅游功能區。依托跨區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單元,培育一批(共20個)跨區域特色旅游功能區,構建特色鮮明、品牌突出的區域旅游業發展增長極。(《“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
2.打造國家精品旅游帶。重點打造絲綢之路旅游帶、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黃河華夏文明旅游帶、長城生態文化旅游帶、京杭運河文化旅游帶、長征紅色記憶旅游帶、海上絲綢之路旅游帶、青藏鐵路旅游帶、藏羌彝文化旅游帶、茶馬古道生態文化旅游帶等10條國家精品旅游帶。(《“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
六、紅色旅游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形式
1.充分發揮紅色旅游的獨特作用。全面落實紅色旅游“十二五”規劃;改進創新紅色旅游宣講和展陳方式;大力推動紅色文化精品創作。(《國家旅游局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指導意見》旅發[2011]61號)
2.紅色景點景區研學旅行。鼓勵各地依托紅色旅游景點景區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24〕62號)
3.實施紅色旅游發展工程。完善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體系;著力凸顯紅色旅游教育功能;積極發揮紅色旅游脫貧攻堅作用。(《“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
4.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打造一批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加強區域資源整合和產業融合,使其更好地滿足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的功能。(《關于印發<“十三五”時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社會〔2024〕245號)
七、鄉村旅游的特點在于文化旅游
1.堅持鄉村旅游個性化、特色化發展方向。立足當地資源特色和生態環境優勢,突出鄉村生活生產生態特點,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開發建設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的鄉村旅游產品,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慶活動。注重保護民族村落、古村古鎮,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景觀旅游村鎮,讓游客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24〕62號)
2.開展百萬鄉村旅游創客行動。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和專業培訓,三年內引導和支持百萬名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等通過開展鄉村旅游實現自主創業。鼓勵文化界、藝術界、科技界專業人員發揮專業優勢和行業影響力,在有條件的鄉村進行創作創業。到2024年,全國建設一批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準文化藝術旅游創業就業鄉村。(同上)
3.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八、旅游工藝品(紀念品)創意設計
1.實施中國旅游商品品牌建設工程。重視旅游紀念品創意設計,提升文化內涵和附加值。推出中國特色旅游商品系列。鼓勵優質特色旅游商品進駐主要口岸、機場、碼頭等旅游購物區和城市大型商場超市,支持在線旅游商品銷售。適度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24〕62號)
2.豐富提升特色旅游商品。扎實推進旅游商品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市場主體開發富有特色的旅游紀念品,豐富旅游商品類型,增強對游客的吸引力。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發、生產、銷售龍頭企業,加大對老字號商品、民族旅游商品的宣傳推廣力度。(同上)
3.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傳統農耕文化等,提升傳統工藝產品品質和旅游產品文化含量。(《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4〕15號)
九、文化旅游扶貧
1. 鄉村旅游扶貧。加大對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的規劃指導、專業培訓、宣傳推廣力度,組織開展鄉村旅游規劃扶貧公益活動,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整村扶持,2024年抓好56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鄉村旅游扶貧試點工作。到2024年,全國每年通過鄉村旅游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扶持6000個旅游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游,實現每個重點村鄉村旅游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24〕62號)
2.紅色旅游扶貧。充分挖掘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內涵,利用革命歷史文物資源優勢,發揮其在紅色旅游中的重要作用,推動當地經濟社會文化持續健康發展,帶動貧困地區穩步脫貧。(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3.非遺旅游產品扶貧。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優勢,開發文化旅游產品。對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生產性保護方式,加以合理利用,為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鮮元素。對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注重原真形態的展示,另一方面通過編排,成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場效益的文化旅游節目。依托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中獨具特色的文化生態資源,積極發展文化觀光游、文化體驗游、文化休閑游等多種形式的旅游活動。
4.特色文化產業扶貧。加快推進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建設,培育民族文化產品和品牌,促進文化產業與旅游等融合發展。(《“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3. 十三五時期旅游發展目標以什么為主題
近年來,我市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綠色發展崛起的主攻方向,以打造國際化旅游目的地為目標,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國家擴大文化消費試點等“五大示范試點”為突破口,深化“三大戰略”“四大行動”,文化旅游產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十三五”期間,全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文化遺產保護成果顯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藝術精品不斷涌現,品牌形象顯著突出,產業融合更加深入,尤其是2024年,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全市文旅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要求,主動作為、迎難而上,積極克服不利因素,全市文化旅游事業在重重困境中保持平穩發展態勢。2024年1至10月,全市共接待境內外游客2833.54萬人次,同比減少30%;旅游綜合收入175.46億元,同比減少34.3%。文旅產業增加值15.3億元,占GDP的4.46%,同比下降0.9%。
4. 實現十三五時期旅游發展目標必須以什么為主題
一是旅游經濟穩步增長。城鄉居民出游人數年均增長10%左右,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1%以上,旅游直接投資年均增長14%以上。到2024年,旅游市場總規模達到67億人次,旅游投資總額2萬億元人民幣,旅游業總收入達到7萬億元。
二是綜合效益顯著提升。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到12%。對餐飲、住宿、民航、鐵路客運業的綜合貢獻率達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業人數100萬人以上。
三是國人更加滿意。旅游交通更為便捷,旅游公共服務更加健全,帶薪休假制度加快落實,市場秩序顯著好轉,文明旅游蔚然成風,旅游環境更加優美,“廁所革命”取得顯著成效。
四是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入境旅游持續增長,出境旅游健康發展,與旅游業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縮小。
5. 十三五 旅游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格局。貴州在全國率先完成全省域旅游資源大普查,世界上第一個以山地旅游為主體的國際旅游組織——國際山地旅游聯盟落戶,實施山地旅游標準化三年行動,著力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省、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搶占山地旅游、全域旅游發展高地。
(二)文旅融合業態創新,培育壯大產業新增長點?!笆濉币詠?,貴州累計推出588個新項目新業態。大力實施100個旅游景區建設工程和“1+5個100”工程,全省4A級以上旅游景區增至137個、省級以上旅游度假區37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7個,世界自然遺產地、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三)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大力實施旅游扶貧九項工程,開展“宣傳促消費扶貧”十大行動計劃,制定推廣鄉村旅游管理服務3個省級標準。
(四)宣傳推廣引資引源,提升多彩貴州頻帶形象。充分把握旅游業“流量經濟”“形象經濟”“眼球經濟”等特點,深耕國際國內客源市場,講好多彩貴州故事,構建多維度宣傳推廣體系、差異化優惠政策體系。
(五)加大政策紓困力度,推動旅游產業提振復蘇。貴州省委、省政府出臺實施支持文化旅游業恢復并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在全國率先全域有序開放貴州旅游景區,科學統籌常態化疫情和旅游市場恢復發展。
(六)強化旅游市場監督,優化貴州旅游服務環境。“一手抓流量、一手抓質量”。近年來,貴州布局建成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同時開展“多彩貴州滿意旅游痛客行”活動,依法嚴打旅游違法違規行為。
6. 十三五時期旅游發展目標必須以什么為主題
“1+1+N”創新體系,第一個“1”為創新驅動平臺,打造秦創原全省創新驅動總平臺,第二個“1”為總體布局,建設“一核三區多園”西部創新高地,“一核”為西安絲路科創中心,“三區”為關中協同創新走廊、陜北能源革命創新區、陜南綠色循環示范區, “多園”是多個創新型園區,“N”是實施八大創新工程和41項重點任務。八大創新工程分別為源頭創新提升工程、新興產業發展工程、傳統產業升級工程、數字陜西建設工程、創新企業培育工程、創新人才引育工程、體制機制創新工程、創新生態優化工程。
7. 十三五時期旅游發展目標是什么
近日,《南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規劃》)正式發布,明確南平“十四五”時期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具體目標:GDP年均增長6.5%左右,2025年經濟總量達2950億元左右。
《規劃》共分三大板塊十四章,全文7萬多字。其中,第一個板塊系統總結“十三五”的發展成就,分析面臨的機遇挑戰,展望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定位、發展目標等;第二個板塊闡述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11項重點任務;第三個板塊為確保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十四五’期間,我們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同時也面臨著新機遇。《規劃》分析梳理出了‘五重’機遇,分別是區域政策釋放新紅利、創新驅動釋放新潛能、新發展格局孕育新市場、生態經濟發展帶來新契機、治理效能提升為發展提供新保障?!笔邪l改委主任朱金生說,抓住契機,乘勢而上,南平正開啟新征程,到2025年,我市全方位綠色高質量超越邁出重要步伐,形成“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培育生態文化、構建制度體系”的系統化實踐模式。
本次《規劃》是進入新發展階段后編制的第一個發展規劃,更加重視“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有機銜接,不僅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還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展望2035年,規劃提出從“十四五”開始用3個五年規劃,到2035年基本實現全方位綠色高質量發展超越,高質量建成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全方位展示“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南平。
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不放松,“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全面開啟新時代富美新南平建設新征程,規劃提出了11項重點任務:加快構建綠色產業新體系、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推動基礎設施發展、厚植綠色生態新優勢、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構筑文化繁榮發展新高地、加強社會建設增進民生福祉、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綠色是南平自帶的底色。圍繞“綠色”,《規劃》提出的第一項具體任務就是加快構建綠色產業新體系,著重對“3+4+5”重點產業集群(食品加工、林產工業、旅游康養3個千億產業集群,機電制造、新型輕紡、新型建材、氟新材料4個五百億產業集群,以及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現代物流、教育文化5個百億產業集群)進行了闡述,在產業布局時要求各縣(市、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所側重,打造本地區重點產品、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等。
而要實現這一目標的“原動力”便是創新?!兑巹潯诽岢龃罅嵤﹦撔买寗討鹇裕?025年,全市力爭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0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達到20家,新型研發機構達到8家,5年內引進培育150名以上高層次人才(團隊),保持科特派工作繼續領跑全國等具體的目標。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為有效推進《規劃》落實,《規劃》提出四項實施機制,突出“四個強化”,即強化組織實施、強化政策項目保障、強化評估考核、強化規劃宣傳。
“《規劃》里的每一項重點任務都注重量化目標指標,具體設有31個專欄,細化具體任務,使得這部《規劃》好落地、可檢查、易評估?!敝旖鹕f,隨著規劃的批準和實施,1000余項、總投資1萬億元以上的“十四五”重大支撐項目落地建設,新時代的富美新南平令人期待。
來源:閩北日報
8. 十三五旅游發展規劃是什么
近日,云南省政府官網發布《云南省旅游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努力把云南省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旅游輻射中心。“十三五”期間,云南省計劃總投資11485.97億元,建設428個旅游重大重點項目、38個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類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145個旅游城鎮體系建設項目、650個旅游特色村建設項目。
9. 十三五時期旅游發展目標主題
十三五”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同舟共濟、砥礪前行,“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顯著
總的來看,“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持續增長,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9.1萬億元、占全球經濟比重達16%,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左右,預計“十三五”期末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標志著我國向高收入國家水平又邁出堅實一步。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733元、比2024年增長39.9%,1.4億家庭年收入達到10萬—50萬元,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持續擴大。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居世界第二,全員勞動生產率和科技進步貢獻率穩步提高,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量子通信等領域取得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形成,202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2萬億元,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左右。重點領域有效投資合理擴大,現代基礎設施網絡持續完善。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糧食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2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為14.4%,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53.9%、比2024年提高3.4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近4年年均增速高達19.4%,成為助推服務業持續增長的新動能。
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2024—2024年超過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24年的3416元增加到2024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到2024年末,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任務可以如期實現,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得到解決。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深入推進,2024年單位GDP能耗比2024年下降13.2%,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2%,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達74.9%,污染防治階段性目標順利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取得積極成效,金融亂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銀行規模大幅縮減,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建立健全,金融等領域風險隱患得到有效控制。
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施,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業態不斷涌現,農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新型城鎮化質量穩步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人口集聚能力逐步提升,都市圈建設有序推進,特大鎮設市取得突破,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升至60.6%、比2024年提高4.5個百分點,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的政策體系更加完善,老少邊貧等特殊類型地區加快振興發展。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高質量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和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成效顯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扎實起步。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局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主要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球排名大幅提升。產權保護制度體系加快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持續深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明顯提升、政府作用得到更好發揮,價格市場化程度超過97%。國資國企改革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財稅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減稅降費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政策效應明顯,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增強。
開放型經濟新格局加快構建。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成功舉辦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累計與138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雅萬高鐵、中老鐵路、瓜達爾港等重大項目取得積極進展,到2024年8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近2.9萬列。外貿發展穩中提質,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24年達31.54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集成電路等高附加值產品及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保持快速增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設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成為內地第一個自由貿易港。“引進來”和“走出去”水平持續提升,2024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達1381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非金融類境外直接投資1106億美元,中國裝備、技術、標準和服務穩步“走出去”。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2024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降至28.2%、比2024年下降2.4個百分點,家電全面普及,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達35.3輛。初步構建起覆蓋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2024—2024年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5378萬人,勞動參與率和就業率在主要經濟體中始終處于較高水平。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構建,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持續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推進,2024—2024年全國棚戶區改造開工累計2157萬套,2024年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分別達到39.8和48.9平方米。教育現代化取得積極進展,2024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7年。文化公共服務體系惠及全民,2024年廣播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超過99%。健康中國建設扎實推進,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居民平均預期壽命2024年達77.3歲,比世界平均預期壽命高近5歲。
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深化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化了對做好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挑戰的“定海神針”。“十三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保持戰略定力、采取正確策略,堅定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今后,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切實體現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在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十三五”時期,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更加自覺地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國發展的根本目的?!笆濉睍r期,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們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十三五”時期,圍繞適應把握經濟發展的新情況新變化,我們一方面堅持以穩為主,創新完善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確保經濟運行穩定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在關鍵領域著力求進,努力解決制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促進結構優化和動能轉換。進入新發展階段,要繼續堅持穩字當頭,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眨瑫r要積極進取,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笆濉睍r期,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堅持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發展難題進一步破解,發展優勢進一步植厚。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決不能再回到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的老路上去,決不能再回到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搞所謂發展的做法上去,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發展的模式上去。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笆濉睍r期,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需求,我們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積極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不斷提升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方針,以新供給引領、創造和拓展新需求,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培育新動力、打造新引擎。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推動我國發展的根本動力?!笆濉睍r期,我們圍繞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著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積極推進高水平開放,經濟發展的內需潛力、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持續釋放。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善于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堅定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十三五”時期,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我們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力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下一篇: 紹興美景旅游有限公司,紹興市旅游集團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