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綠道的歷史?
2015年12月23日,東湖綠道一期正式開工,2024年12月28日,東湖綠道正式建成開放。一期工程全長28.7公里,東湖綠道串聯起東湖的磨山、聽濤、落雁三大景區,將打造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4條主題綠道以及4處門戶景觀、8大景觀節點。
2024年3月21日,武漢市東湖綠道二期工程正式開工,與一期工程無縫銜接。東湖綠道二期工程打造聽濤道、白馬道、森林道等5條主題綠道。二期選線盡量成環,北邊環湯菱湖,中間環團湖,南邊環后湖,包括環馬鞍山,形成環路,可供游客選擇多種游玩路線。
根據規劃,整個大東湖區域的綠道體系將達到124公里,由4條63.5公里主干線、9條22.5公里次干線,以及若干條支線組成,打造“世界級綠道”。
簡陽東湖風景區介紹
簡陽市東湖景區內有陶公洞、仙桃洞等奇巧景觀,還有如聽湫亭、霞川橋、飲淥亭、桂嶺、秦橋等恰到好處的人工點綴,身處東湖猶在畫中。
除山石湖水等組成自然風光外,東湖還是富有歷史意義的勝跡,孫中山、陶成章、徐錫麟、魯迅等都曾到過東湖游覽或商量革命大計。
陶成章遇難后,紹興人民為紀念英烈,在東湖建立了陶社。1916年八月,孫中山先生還親臨陶社致祭。建國后,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到過東湖。
郭沫石在東湖還留下詩歌一首:“箬簣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
大舟入洞,坐井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
游覽東湖的游客不僅會被如畫的景色所吸引,而且還會被勞動人民手足胼胝創造的如此奇跡所感動。
東湖的來歷和由來?
武漢東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為核心,湖光山色為特色,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科普教育為主要功能的旅游景區,武漢東湖每年接待游客達數百萬人次,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風景游覽地,2014年前曾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漢中心城區擴大,東湖居武漢市江夏區的湯遜湖之后,是中國第二大城中湖。
東湖因位于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部,故此得名,現為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位于長江南岸,是由長江淤塞而形成,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他湖泊相通并與長江相連,水患頻繁。1899年至1902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下令在長江與東湖之間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并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閘和武豐閘。在人工干預下,從此東湖及其周邊的湖泊與長江分離。
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面積88平方公里,由聽濤、磨山、落雁、吹笛和湖北省博物館五個片區組成,楚風濃郁,楚韻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青山環繞,島渚星羅,素有九十九灣之說。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等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東湖湖畔,成為一道絕佳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