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幼兒期是長身體的重要時期,也是幼兒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從嬰兒期進入幼兒期,身體各個器官的發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因此,這一時期營養的攝入直接關系幼兒的健康,而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幼兒營養合理攝入的重要前提,飲食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生活習慣,而且對營養的攝入與吸收有直接的影響,這不僅對幼兒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同時也對提高人口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幼兒飲食習慣概念
寶寶吃飯時,玩具之類的,不要出現。看到了也要收。
用語言和行動告訴寶寶,吃飯的時候只能吃飯——這句話對我們來說有點奇怪,孩子們能理解,簡單。
給寶寶一張自己的椅子,每次吃飯,都坐在上面吃。
不要給寶寶吃任何的零食。水果、干果至少在孩子吃飯前一個小時吃完。
寶寶如果不想吃了不要勉強。允許他自己拿勺子、筷子,他會弄得一團糕,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心理準備,還有收拾殘局。
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應包括哪些內容
及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比如定時、定量,可以明確地告訴孩子,這頓不吃好,過了時間就沒得吃,直至下一頓才能吃,這期間除了可以喝水外,零食是絕對不能吃的,無論孩子說自己有多餓,以此強迫他形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絕對不能養成寶寶邊吃邊玩的壞習慣。
進餐時對孩子不要過分遷就,否則會加重其消極心理,對偏食、挑食起助長作用。父母情緒平靜、和氣,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不可采取訓斥、恐嚇、懲罰等強制性手段,否則會使孩子產生畏懼逆反心理,甚至拒絕吃飯。
盡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并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
順其自然,不強迫孩子。在孩子食欲不振時少吃一頓并無多大妨礙,多數孩子餓了自然會產生食欲,自然會吃。有些父母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強迫孩子多吃,并嚴厲訓斥、非吃不可,這對孩子的機體和個性都是一種可怕的壓制,使孩子認為進食是極不愉快的事,逐漸形成頑固性厭食。
鼓勵孩子獨立進餐。幼兒隨著手的動作的發展,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對周圍事物興趣的不斷增加,常常有想自已動手吃飯的意識。當大人給他喂飯時,他會動手去搶勺,或用手去抓飯菜。對此,家長一定要抓住時機加以鼓勵和培養,不要怕將衣服弄臟,也不要怕將飯灑得一地。
教師怎樣培養幼兒良好飲食習慣
不灑飯:首先要對孩子手部肌肉進行訓練,學會拿勺子用筷子,動作協調了才不容易灑。
吃飯不說話:先交代規則,對于那些吃飯說話的請他出來,說完了,說夠了再吃。
不挑食:用故事情景告訴幼兒,不能挑食,挑食的壞處。對改掉挑食毛病的給獎勵。
上一篇: 國外旅游必備app,境外旅游必備
下一篇: 美國旅游面簽語言,去美國面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