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黄色毛片视频片子,国产91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游途派

游途派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游玩攻略 >

游玩攻略

衡陽市紅色旅游論文,衡陽縣紅色景點

發布時間:2024-05-31游玩攻略 9 次

衡陽市紅色旅游論文,衡陽縣紅色景點

1. 衡陽縣紅色景點

羅榮桓故居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羅榮桓元帥故居位于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的南灣街,是中國著名旅游“黃金通道”“井岡山–南岳衡山”的必經之地,距南岳衡山約70公里。有“楚南第一景”美譽的“錫巖仙洞”,離這里僅有3公里之遙。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獨特的古代民間建筑風格,這里成為南來北往游人爭相駐足的著名景點。南灣街是一組以青石板街道聯成的清代古建筑群,羅榮桓元帥的故居–黑田羅氏異公享祠居于街道的西北端。該祠是1914年由羅榮桓同志的父親羅國亙先生為紀念其十二代祖先異山公而經手建造的祠。建筑面積540多平方米,占地700多平方米。

2. 衡陽著名的紅色遺址

他是為你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西渡鎮遺址社區工業園創業路6號門面。創立于2024年9月3日。注冊資本100萬元。他的經營項目有家政服務,婚姻介紹服務,專業保潔,清洗消毒,服務建筑物,清潔服務,日用電器服務。

因為他的人員都是專業培訓的,所以對于各項服務還是比較擅長的。也深受了消費者的喜歡和吹捧。口碑還是相當好的,也是一個值得推薦的家政服務中心。

3. 衡南縣紅色景點

開放時間:全天

十牛山水景區位于衡陽后花園的最美團自然生態福地,車江鎮金盤存,南岳既明于線,奇山雄峙在后,左顧基水信您,右右利江融駐,景區山川秀美,水色青碧,奇峰怪石眾多,四周群山綿貌,山上樹木夢景,峰項視織遼闊。

景區內有多項故游設施,視一個集休閑、養生、旅游度假、佛教文化、養名醫療服務,旅游地產、傳統于工藝集市及吉法釀造的旅游度假區。

4. 衡陽縣紅色景點有哪些

洪市衡寶戰役烈士墓、中共清潭地下黨支部舊址、夏明翰故居。

洪市衡寶戰役烈士墓

洪市衡寶戰役烈士墓位于衡陽市衡陽縣洪市鎮余田村石灰組,占地面積200平方米。

中共清潭地下黨支部舊址

中共清潭地下黨支部舊址位于衡陽市衡陽縣井頭鎮清潭中學后操場。

夏明翰故居

夏明翰故居位于衡陽市衡陽縣洪市鎮禮梓村余家組,又稱“合家堂”。

5. 衡陽有紅色革命的地方

郴州不屬于衡陽市。郴州與衡陽都是湖南省下轄的地級市,郴州與衡陽相鄰,與廣東和廣西兩省區接界。與衡陽同屬湘南地區。郴州為中國的有色金屬之鄉。銅,鋅,鎢礦儲量豐富。郴州的著名景點有蘇仙巖,金雞嶺。同時郴州也是紅色旅游地。有多個湘南起義景點。

6. 衡陽縣紅色景點圖片

桐梓山紅色旅游公園位于中南重鎮、全國重要交通樞紐、歷史文化名城——衡陽市衡南縣廖田鎮楊和村,包括革命歷史紀念區、軍事體驗區、山地騎行區等,為“衡陽首個紅色旅游主題公園”、“衡南全域旅游示范區”。桐梓山工農游擊隊根據地是“衡陽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旅游觀光、黨史展覽、黨員瞻仰、學員受教的圣地。

7. 衡陽縣紅色景點介紹

1、毛主席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主要景點是主席故居、銅像廣場、滴水洞。

  2、楊開慧紀念館:位于長沙縣開慧鄉開慧村,由楊開慧同事故居、楊開慧烈士陵園及板倉旅游活動中心三部分組成。

  3、劉少奇故里:位于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鎮,占地面積1200多畝,是以劉少奇故居為依托建立起來的,全國唯一一座完整地展示、宣傳、研究劉少奇生平思想和收藏、保護、研究劉少奇文物的人物類紀念專館。

  4、彭德懷故里:湖南省湘潭縣烏石鎮烏石村彭家圍子,該建筑是彭德懷為湘軍任團長時出資修建,是彭德懷早年居住地,也是其投身革命后在家鄉唯一長時間居住活動的場所。與毛主席故居、劉少奇故居形成了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偉人紀念地“金三角”。

  5、衡山羅榮桓故居:位于衡陽市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第四屆中國紅色旅游市場游客滿意十佳景區

8. 衡山縣紅色景點

南武當歷史悠久,傳說眾多,據載,秦始皇曾在此下馬參拜,漢武帝曾加封為“古岳衡山”,唐代仙人呂洞賓、明代道教大師張三豐都曾在此山修煉。大山為鄂皖之咽喉,江淮之要塞,素稱“吳楚東南第一關”,乃江淮文化、吳楚文化、南北文化、道教文化交匯地。 風景區由華中第一谷——龍潭河谷景區、中原第一山——大別山主峰天堂寨景區、南武當武圣宮景區和中心綜合服務區等四大特色景區構成。 南武當山——新的道教圣地 南武當山位于大別山南麓,湖北省英山縣境內,為江淮分水嶺、南北分界線。2002年,武當內家祖庭掌門人游玄德秉承三豐祖師“五百年后必開南脈”的遺訓,來到英山縣的吳家山開創南武當山道教圣地。2003年10月,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辦了中國英山南武當山首屆國際文化旅游節,至此,吳家山正式更名為南武當山。 英山縣面積1449平方公里,總人口41萬,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老區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同時也是歷來文人居士隱居理想之地,是江淮文化、吳楚文化、南北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的交匯地,是大別山生態游、紅色游、宗教游的核心地。

9. 衡陽的紅色旅游景點

衡陽古遺址

嶺茶古脊椎動物化石遺址  衡東縣嶺茶鄉位于衡陽盆地中部、縣城西南17公里處。1982年10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野外考察隊在嶺茶鄉甑箕嶺考察時,發現了大批古脊椎動物化石。化石大都保存完好,有完整的頭骨、牙齒、肢骨等。這批化石距今5千萬至5千2百萬年,有原古馬、小白鼠、寬臼齒獸、冠齒獸和食蟲類等10余種哺乳動物,還有蜥蜴、鱷兩種爬行動物。其中有5件是國內首次發現,對于研究古生物進化、地理復原等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

彭家嶺遺址  南岳鎮以東8公里的彭家嶺蕭家大屋背后,范圍約1萬平方米。時代為新石器時代、商。1965年發現。遺址文化堆積較厚,最厚處約1.3米。采集的石器有斧、錛等,均磨制。陶片有夾砂紅陶、夾砂灰陶、泥質灰陶、夾砂黑陶和印紋硬陶;紋飾有回紋、菱形紋、人字紋、波浪紋、繩紋、籃紋、方格紋、附加堆紋與鏤孔等,其中以方格紋多見;器形有罐、釜、壺及鍋形器等。文化堆積主要分為兩個時期,下層以夾砂紅陶為主,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時期;上層以印紋硬陶、泥質灰陶為主,相當于商代。

金山嶺遺址  衡陽縣福溪鄉育新林場的金山嶺西端,面積約8000平方米,時代為新石器時代、商。1974年發現并兩次進行試掘。遺址文化堆積厚0.3-0.7米,可分為上下兩層。下層主要集中在遺址北部,出土有石斧、石鏃及龍山時期夾砂灰陶殘片。陶片火候較低,制作粗糙,多素面,有少量的方格紋、籃紋和附加堆放;器形有罐、盆、尊。上層文化堆積分布廣,遍及整個遺址。出土有石斧、石錛、石刀、石鏃、礪石、陶紡輪及商代夾砂黑陶、泥質灰陶、泥質紅陶、灰色硬陶、紅色硬陶殘片。有的石器磨制很精致。陶片多素面,紋飾有回形紋、繩紋、方格紋;器形較規整,有鼎、罐、瓿、盤、碗、杯、盆、豆等。

羅卜灘遺址  位于衡南縣泉湖鄉建偉村東北,時代為新石器時代。遺址殘存面積約5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0.2米。采集石器有斧等。陶片有夾砂紅陶、夾砂灰陶和泥質灰陶;紋飾有繩紋、篦紋等;器形有鼎、釜、罐、缽等。

宣塘坳遺址  位于耒陽市大市鄉長洲村茶場宣塘坳山頂,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1986年5月文物普查時發現,面積約2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0.2米。遺址因地表被開墾為茶園而遭到破壞,山上暴露有不少的陶片和石器。采集的石器有斧、鑿、鏃、鏟;陶片有夾砂灰陶、夾砂紅陶、泥質灰陶,紋飾有繩紋、篦紋、水波紋,器形有鼎、罐等。

賀家山遺址  位于耒陽市大市鄉大市村賀家山,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1986年5月文物普查時發現,面積2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0.1—0.5米。遺址因開梯田和修貯水池遭到破壞,地表暴露有石器、陶片和紅燒土塊。采集的石器有斧、鑿、錛、刀等;陶片有夾砂紅陶、夾砂灰陶、泥質灰白陶、泥質灰陶,紋飾有方格紋、繩紋、水波紋、戳印紋,器形有罐、釜等。

高陂沖遺址  位于耒陽市遙田鎮躍進村十三組的高陂沖山坡上,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1986年5月文物普查時發現。面積約12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0.2-0.5米。遺址因修水渠遭到破壞,地表暴露黑灰色文化層。采集的石器有斧、鑿、錛、刀等;陶片有夾砂紅陶、泥質灰陶、泥質灰白陶,紋飾有方格紋、谷粒紋、繩紋、篦點紋及鏤孔,器形有罐、鼎、釜、壺、豆等。

周子頭遺址  時代兩周,屬古越文化遺址;位于衡陽市南郊岳屏鄉隆橋村東南,距市區約5公里。遺址西、南兩面是蜿蜒起伏的丘陵,東、北面是一片廣闊的平原,有一條自北向南流去的小溪,平原前方為湘江。遺址分布在江岸邊海拔高度約150米至250米的山坡上,面積約3000平方米。

1982年發現并進行局部試掘。遺址文化堆積厚0.3-0.65米,其中部分可分為2層。出土石器134件,有斧、錛、鑿、刀、矛、鏃、網墜等。出土陶片9千余片,有夾砂紅陶、夾砂黑陶、泥質灰陶和印紋硬陶,其中印紋硬陶占絕大多數。紋飾有云雷紋、圓圈紋、“F”形紋、方格紋、曲折紋、籃紋、漩渦紋、錐刺紋等。器形有鼎、罐、壺、豆等,上層還出土有雙翼式銅鏃。

水竹堰遺址  位于衡東縣石灣鎮雙峰村北水竹堰的山坡上,1986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時代為周代。遺址殘存面積約6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0.4米。采集石器有斧、刀、鏃等。陶片有夾砂黑陶、夾砂紅陶、泥質灰陶、印紋硬陶;紋飾有方格紋、弦紋等;器形有鼎、罐、釜及紡輪等。

石堆山洞穴遺址  位于耒陽市羅渡鄉羅渡村八組石堆山上,時代戰國。1986年5月文物普查時發現。山洞東西有出口。洞口高2.5米,寬2米;洞內寬處25米,窄處6米,高5米,深50余米。遺址面積約1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0.3-0.5米。因村民常在洞里取肥,遺址遭到嚴重破壞,洞外散布許多陶片。采集附近片有夾砂紅陶、夾砂灰陶,紋飾有繩紋、籃紋、云雷紋,器形有鼎、罐、壺等。

酃縣故城址  位于衡陽市酃湖鄉勝利村西耒水河畔,距市中心約5公里。1952年湖南省文物普查時發現。

城址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平方公里。西面、西北面殘存高低不一的城垣(殘高1-4米)和低洼的護城河(寬約10米)。城墻為黃土夯筑,夯土層厚15—20厘米,有明顯的夯窩痕跡。夯土中夾有繩紋板瓦、筒瓦和印紋硬陶殘片。瓦為夾砂灰陶,胎質粗厚,瓦面印繩紋,背面常殘留布痕。城址內采集有筒瓦、板瓦、瓦當以及盆、罐、壺、缽、豆等陶器殘片,陶片紋飾有麻布紋、米字紋、方格紋等。陶罐等燒制火候高,胎紅,質地堅硬,與附近鳳凰山一帶漢墓出土同類器物相似。此外,還采集有銅“五銖”錢、銅渣和鐵劍等。由于地面早已開墾作農業生產用地,城址破壞十分嚴重。

清同治《衡陽縣志》載:漢高祖五年(前202)置長沙國,下領十三縣,酃縣為其一,其縣治設于此。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云:“耒水北過酃縣,縣有酃湖……湖邊尚有酃縣故治。”所述與文物工作者調查發現一致,該城址應為漢酃縣縣治。

鐘武縣故城址  位于衡陽縣三湖鎮蔭棠村蒸水與王母河交匯的臺地上。1982年文物調查時發現。渣江至洪市的公路自東向西穿城址而過,余皆辟為水田。

城址呈長方形,南向。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30米。西南面殘存夯土城墻約200米,寬約9米,最高處約3米。北面東段城垣基礎亦可辨識。環臺地均為長方形水塘和水田,形狀規整,當為護城河遺跡。城址內采集有漢代筒瓦、板瓦、瓦當和陶器殘片,紋飾有米字紋、方格紋、繩紋等。

清乾隆《衡陽縣志》載:“鐘武故城在郡西八十里,漢置縣,屬零陵郡。按今十二都地名,三湖町有遺址可驗,其民居有縣堂里、倉門前諸名目。”故該城址當為鐘武縣故址。

永昌縣故城址  位于祁東縣城西42公里的磚塘鄉煙河嶺村。據載:三國吳太平二年(257)至隋開皇九年(589)置永昌縣。《一統志》云:“廢永昌在祁陽縣北六十里,今磚塘其故址也。”1982年文物調查時發現。

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80米,南北寬150米,面積2.7萬平方米。今東、北兩面夯土城墻基尚存,最寬處約10米,殘高1.5米。東面城垣因修公路被截成兩段,南段長65米,北段長75米,公路寬10米。西、南兩面城墻已毀,辟建民房。故城南、北、西以繞城的祁水支流為天然屏障,東面有護城壕,殘跡尚依稀可辨。城址內開墾為耕地,地表散布大量的瓦片。采集有繩紋板瓦、筒瓦以及鼎、罐、缽、碗等陶器殘片,陶片紋飾有水波紋等。在城址東面山坡上有漢墓群。

石鼓書院遺址  位于衡陽市城北石鼓山。石鼓山四面憑虛,其形如鼓,蒸水環其右,湘水挹其左,耒水橫其前。據《水經注》載:“山勢青圓,正類其鼓,山體純石無土,故以狀得名。”一說浪拍山崖,其聲如鼓,故稱。

石鼓書院溯 源要到唐元和年間(806-820)。其時山上有尋真觀,邑秀才李寬(亦名李寬中)來此讀書究學,遂改為書院。衡州刺史呂溫有《同恭夏日題尋真觀李寬中秀才書院》詩,此應為石鼓山有書院之始。宋至道三年(997),邑人李士真在其舊址建石鼓書院。景祐二年(1035),據衡陽郡守的奏請,仁宗御賜“石鼓書院”匾額,遂與當時的睢陽、白鹿洞、岳麓并稱全國四大書院。朱熹、張木式、范成大、辛棄疾、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先后到此游覽或講學,并有題記。

自宋以降,石鼓書院屢經圮建,至清同治年間(1862—1874),山上樓臺書舍,鱗次櫛比,蔚為壯觀。主要建筑有武侯祠、李忠節公祠、大觀樓、仰高樓、七賢祠、敬業堂、浩然臺、合江亭等。光緒間(1975-1908)改為衡陽官立高等小學堂。民國間先后改為衡郡女子職業學校和市立師范學校。1944年6月,日寇大舉進犯衡陽,石鼓山上的建筑悉數毀于日寇炮火。

新中國建立后,市人民政府將石鼓山規劃建設成為公園,廣植樹木花草,修建曲橋亭閣、回廊護欄,豎立石鼓雕塑,

石鼓山摩崖石刻  石鼓山位于衡陽市城北蒸、湘合流處。山上尚存唐代至清摩崖石刻近30處,2000年發現。石刻主要集中在石鼓山西面約40米長的山巖上,與清乾隆《清泉縣志》所載“歷代摩崖在西奚谷  石壁”無異。

《清泉縣志》云:“西奚谷  二字在西奚谷  石壁,字大徑八寸,與東巖字皆貞觀中刺史宇文炫書。”今“西奚谷  ”二字尚存,且保存完好。其右側約1米處有一處摩崖,內容為“予守衡一載,時事多蹇。聞石鼓之有‘西奚谷  ’,無暇履其地而覽勝為恨。因與饋遺之列,休官后復來衡。棲遲書院,從荒藤蔓草中覓出‘西奚谷  ’,乃了前緣也。為之修檻奠石,偕友嘯詠其間一月而歸。姑蘇之安亭張時立石。康熙元年春三月朔日。”所述與石刻環境相符,且為“西奚谷  ”這一初唐名刻提供了佐證。石刻中保存較好的還有“江上清風”、“蒸湘”、“介崖”、“高山流水”及一些記事刻石。字體有行、楷、隸、草等。年款可辨的有唐“大和九年”(835)、宋“元祐三年”(1088)、“元祐七年”(1092)、元“元貞元年”(1295)、清“順治丁酉”即順治十四年(1657)

10. 衡陽市紅色景點

.夏明翰故居

夏明翰故居位于衡陽市衡陽縣洪市鎮禮梓村余家組,故居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80余年,主要由夏明翰故居和明翰紀念廣場兩部分組成,故居內陳列著夏明翰烈士的銅像、詩稿等近400件文物,還收集了郭沫若、何叔衡等知名人士為夏明翰題寫的挽聯和詩詞。 

2.清花灣

清花灣位于衡陽縣西渡鎮新橋村,與衡南縣的三塘鎮、譚子山鎮毗鄰相望,離縣城西渡只有二十來分鐘的車程。蒸水和清花二河在這里多情脈動,將這片土地描繪成一幅引弓待發的絕妙“山水弓箭”圖,因此而得“灣”名。 

3.岣嶁峰風景區

岣嶁峰位于衡陽縣岣嶁鄉,海拔1106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岣嶁峰古跡遺址遍布。相傳大禹治水受挫,在岣嶁峰尋得寶書金簡玉牒之書,悟出“疏”的治水思想,疏浚九河,功蓋九洲。

4.大云山風景區

大云山,一名白云山,又名七星山,亦名邪姜山,海拔 998.4米,它距衡陽縣西110里。大云山位于衡陽縣、祁東縣和邵東縣的三縣交界處。據《水經注疏》卷三十八記載:蒸水出衡陽重安縣西,邵陵縣界邪姜山

5.金華山

金華山,原名小云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山腳有條小源河。金華山山巖峻峭,奇峰挺拔,綿延起伏、斗折蛇行,峰巔林木茂密,景物秀麗,云霧繚繞,極為壯觀,站在金華山上眺望,山下華山村的油菜花、河流盡收眼底,遠方山脈高低起伏綿延不絕,

6.雷缽嶺

雷缽嶺坐落于祝融峰之南,在衡山縣店門鎮能仁村與衡陽縣界牌鎮將軍村交界處,海拔1189.3米。山體為純花崗巖構成,是一坐龐大的石峰,峰頭四級云霧繚繞,頂端一巨石側,翻涌清泉,名“石雷池”。 峰側有雷缽峰,在老百姓心中非常有名。

7.中洲公園

中洲公園是位于衡陽縣蒸水、武水交匯處的兩個小島,現有面積81850平方米。島內樹木蔥蘢,鳥語花香;小島四面環水,建有船山橋、玉帶橋、環島石砌護坡和石欄桿,是人們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 公園共種植苗木250種,喬木73種,大約有30807株。

8.九峰山

九峰山位于溪江鄉政府西北面15公里,與雙峰石牛鄉、荷葉鄉交界,海拔1289米。山上峰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垣曲县| 靖州| 舞阳县| 台南县| 若尔盖县| 交口县| 汝州市| 阜平县| 临朐县| 鹿泉市| 荥经县| 大同市| 永新县| 大城县| 吴忠市| 黄龙县| 巨鹿县| 大渡口区| 云南省| 巴林右旗| 富裕县| 岢岚县| 丹江口市| 南郑县| 岑溪市| 子洲县| 来安县| 清镇市| 罗定市| 铅山县| 方山县| 宝鸡市| 同仁县| 济源市| 常德市| 安岳县| 行唐县| 栾川县| 岳普湖县| 上杭县|